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共13分)
审丑 (节选)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 “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的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1.下列对小说中划线语句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从文章前两段的划线语句可以看出,小臭儿那一屋锃亮的家什,锃亮的钢琴,包括锃亮的媳妇,都是靠曾老头当人体模特挣来的。
B.人们看曾老头时板硬的脸上露出恶心的神色,既侧面表现了曾老头的丑陋,也暗示着在世俗的眼光里,做人体模特也是“丑”的。
C.赵无定没心思再谈生意,只觉得“心坠得他累”。一个“坠”字,形象地表现出此时他躲在小臭儿的卧室里偷听人家谈话的尴尬。
D.曾老头明明知道孙子嫌弃自己,但还是竭力维护幸福的假象,对街坊夸奖孙子的孝顺,这表明曾老头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E.结尾划线句反映了赵无定复杂矛盾的心理。他理解了老人的一片苦心,憎恶小臭儿的不孝,却仍愿意为这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3.“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共5分)
梦寻梅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②金貂:汉代的宫饰。
③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获后的欣喜。
C.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D.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
2.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3分)
默写(9分,每小题1分)
①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②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④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 ,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 ,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⑦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⑨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所 贵 乎 朝 廷 清 明 而 天 下 治 平 者 ,何 也? 天 下 不 诉 而 无 冤 不 谒 而 得 其 所 欲 此 尧 舜 之 盛 也 其 次 不 能 无 诉 诉 而 必 见 察 不 能 无 谒 谒 而 必 见 省 使 远 方 之 贱 吏 不 知 朝 廷 之 高 一 介 之 小 民 不 识 官 府 之 难 而 后 天 下 治。
——苏轼《决壅蔽》
阅读下面的课内和课外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一)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五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河内人李好德得心疾,妄为妖言,诏按其事。大理丞张蕴古奏:“好德被疾有征,法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蕴古贯在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按事不实。”上怒,命斩蕴古于市,既而悔之,因诏:“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但未有著令。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贞观五年十二月)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唯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上皆赦之。 ——《资治通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年,天下大稔 稔:谷物成熟。
B.臣请就汤镬 就:受,接受。
C.故令人持币归,间至赵矣 间:间隙
D.上尝与侍臣论狱 狱:案件,官司。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乃敢上壁 仍三覆奏乃行刑
B.不如因而厚遇之 既而悔之,因诏
C.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D.命斩蕴古于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3.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①命斩蕴古于市 ②乃设九宾礼于廷
B.①竟不敢执奏 ②乃谓秦王曰
C.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②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
D.①见应死者,闵之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蔺相如在朝廷上要求秦王斋戒五日才能献璧,私下派人将璧送回了赵国。
B.唐太宗一怒之下错杀张蕴古的事件直接促成了死刑五覆奏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C.五覆奏指的是死囚刑前二日两覆奏,行刑当天还要三覆奏,以保证不错杀人。
D.唐太宗慎施死刑一则是吸取亡隋滥杀无辜的教训,一则也说明他有怜悯之心。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与穷人的“苦”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B.《守财奴》中欧也妮的善良、天真、多情、单纯,烘托了葛朗台的贪婪、无耻、狡诈。她对财产继承权的冷漠乃至最后放弃,也是烘托了葛朗台的卑鄙无耻和冷酷。
C.主父偃的《谏伐匈奴书》是我国古代谏疏中的名篇。谏疏目的是给君王提建议、讲道理,所以这种文章有鲜明的议论色彩,而且目的明确,措辞得体。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里不用“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更能突出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