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日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 ’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摘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孟子学习。采薪之忧:谓有病不能上山打柴,是疾病的代词,为当时交际的习惯语。不果:终于没有实行。达尊:普遍尊贵的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就见者也      如:应当。

B.君命召,不       俟:等待。

C.不识可使寡人见乎   得:能够。

D.使数人于路       要:要挟、威胁。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       ②犹且从师而问

B.①请必无归,造于朝         ②吾尝终日思矣

C.①未见所以敬王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①岂谓是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
3.本文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齐王、孟子、孟仲子都说过假话。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面说的是真话的一句是               )(3分)

A.寡人如就见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B.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C.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D.今病小愈, 趋造于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与态度,他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

B.孟子认为国君的尊贵不应该表现在地位的优越上,臣子对国君的恭顺不应该只停留在礼节形 式上。

C.孟子还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德高望重,就轻慢了地位和年龄比自己低的臣子,国君应该表现出尊德乐道的风范。

D.景丑氏认为孟子对齐王不恭敬,孟子本来要见国君,可是一听到齐王的命令反而不去了,景子觉得孟子这种做法与《礼记》上说的不相合。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3分)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4分)

 

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3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分)

 

 

1.D 2.D 3.C 4.C 5. ① 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我能够见到你吗?(难点是对“视朝”和“识”的解释。视朝:到朝廷处理政事;识:知道。这两个词语各1分,句子通顺1分。)(3分) ②所以一个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重大国事要商量,就亲自到臣子那里去。(重点是对“所不召”和“就”的解释。所不召:不能召见的臣子;就:本义是“靠近,接近”,这里引申为“到……去”。各1分,句子通顺2分。)(4分) ③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3分) ④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要,通“腰”,拦腰,半路拦截的意思。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本题中,C项,“阅”应是“历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 ①兼词 ②代词 B ①表顺接 ②表修饰 C ①所用 ②表原因 D都通“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A项是齐王摆架子,是想叫孟子去朝拜他的托词,不是真的有寒疾;B项是孟子说的话,孟子对齐王这种做法很反感,也假称自己“不幸而有疾”,拒绝去朝见齐王;D 项是孟仲子说的话,他看见齐王派人来问疾,连忙撒谎说孟子的病已经好了一些,现已上朝廷去了。实际上孟子并没有去朝廷,而是到东郭大夫家里吊丧去了,这是孟仲子怕得罪齐王而说的假话。孟仲子一面敷衍齐王的使者,一面派人通知孟子不要回家,以免碰上齐王的使者,要孟子赶在齐王使者回朝廷之前到朝廷去朝见齐王,所以只有C项孟仲子派人对孟子说的才是真话。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对原文“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的理解错了。“其一”是指齐王在“爵一,齿一,德一”中仅占了其中之一的“爵一”,意思是你仅仅是国君,年龄没有我大,品德没我好;我虽然不是国君,没有爵位,但三者之中我占了“其二”,即“齿一”和“德一”。所以这句话应理解为:(国君)怎么能凭他的爵位高来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殁”、“号泣”、“迹”、“凡”、“乃告以家世”倒装句式;(2)“此所谓……也”、“其”、“已夫”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孟子将要朝见齐王,正好齐王派了个人来说:“我本来应当来看你,可是感冒了,不能外出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我能够见到你吗?”孟子回答说:“我也不幸有点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托辞有病不上朝见齐王,今天你却出去吊丧,大概不合适吧?”孟子说:“我昨天有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孟子出门后)齐王派人来问病,医生也来了。孟仲子应付说:“昨天王命召见,他有点小病,不能上朝廷。今天病好了点,已经上朝廷去了,我不知道到了没有?”孟仲子马上便派了好几个人分头在孟子回家的路上拦截孟子,说:“您千万别回家,赶快上朝廷去。”孟子(既又不愿去见齐王,又不能回家)不得已只好到景丑氏家里暂住一宿。 景丑氏说:“在家里就要遵父子之道,在家以外就要尊君臣之道,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伦常关系。父子之间以慈爱为主,君臣之间以恭敬为主。我只见齐王很尊敬您,没见您怎么尊敬齐王。”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齐国人中,没有向齐王进言仁义的,他们难道认为仁义不好吗?不是的。他们心里想‘这个齐王哪里够得上和他谈仁义之道呢’,这才是对齐王最大的不恭敬。而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拿来在齐王面前陈说,所以齐国没有人比我更尊敬齐王的了。景丑氏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礼记》中说:‘父亲召唤儿子时,儿子来不及答应一声就要站起;国君下令召见臣子,臣子不等驾好车马就要动身。’您本来打算朝见齐王,可是一听到王命反而不去了,恐怕与《礼记》上说的有些不相合吧。” 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天下普遍认为尊贵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样,年长是一样,道德是一样。在朝廷中没有比得上爵位的;在乡里,没有比得上年长的;辅佐君主统治百姓,没有比得上道德的。怎能凭着他的爵位来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所以一个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重大国事要商量,就亲自到臣子那里去。君主应重视道德,乐于行仁政,如果不是这样,就不可以和他共商国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2分)

A无乃尔是过与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匪来贸丝                     数罟不入洿池

C肇锡余以嘉名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来吾道夫先路也               直不百步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养生丧死无憾                 D河内凶,则移粟于河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之辞   后世必子孙忧

B斧斤时入山林               五十步笑百步

C寡人之国也                 季氏将有事颛臾

D吾恂恂起,视其缶           弃甲曳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何以伐为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都相同的一组(    )(2分)

A后世必为子孙              其民于河东

B远人不服而不能          既来之,则

C五亩之宅之以桑           庠序之教

D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是使民养丧死无憾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