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55个字。(5分) 互联网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55个字。(5分)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答:_                                                                      

 

拍客是互联网时代一群择取社会“热点”拍成图像和视频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并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 互联网时代一群择取社会“热点”拍成图像和视频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并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被称为拍客。(二者皆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实际上也是压缩语段的一种题型,下定义时特别要注意寻找反映本质特征的信息。第一步,确立格式就是“拍客是……的人”。首先知道拍客的本质内容。下定义一定注意句式最好为单句。第二步,去除次要信息。就下定义来说,议论、抒情、举例子等句子为次要信息。原题中的“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属于这类,应去除。第三步,合并同类项。接近的内容,我们合并或取其一。第四步,就是组织语言,使之通顺。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是,没 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②⑤⑥③④  B.②⑤①⑥③④  C.②⑤①④⑥③  D.①②⑤④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专家认为,如果全国实行统一的药品编码,就可以建立药品信息系统及用计算机对种类繁多的药品进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D.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        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生存空间。

2)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        ;所建37栋别墅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3)制造“6.15”新疆和田恐怖案的犯罪分子终于        ,被逮捕归案。

4)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真是          

A.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B.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C.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D.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5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相关链接】

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锺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因为年轻时支持著名学者胡适的观点,并得到胡适的赏识,所以周汝昌走上了研究《红楼梦》的路。当然兄长周祜昌的指点也很重要。

B.周汝昌研究“红楼”和“曹学”时, 崇尚实证和实录,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

C.作为中华文化学家,作为红学家,周汝昌喜欢民族风俗、民族建筑,喜好作诗和书法,因而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D.周汝昌生长于乱世,身体多病,晚年双耳失聪,两眼近乎失明,生活简朴不富裕,但他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追求,有目标。

E.《石头记会真》是周汝昌历经50多年的研究而完成的《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他也凭借众多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

2)红学家梁归智用“痴人”形容周汝昌,他对红学研究的“痴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上取得了那些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周汝昌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纵观他的一生,这位大家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坚持真理,且为之蹈死而不悔的两句是               。”

(2)李商隐《锦瑟》中“                                  ”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缈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和迷惘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