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皆如蝼蚁,大小高低...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皆如蝼蚁,大小高低如一,何必去争谁高谁低。”胡适先生说:“我是山下人,就在山下看人,怎能不计较大小、高低、胖瘦?”

读完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

 

出入之间 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都一样,不必争谁高谁低,胡适先生说要在山下看人,并计较人的不同。那到底是在山上看还是在山下看? 其实我觉得两者应兼得,在山上看人,多了一份淡泊达观,在山下看人,使我们不脱离实际。我们既要保持精神世界的高度,但又不能脱离世俗脱离生活。 当我们的精神世界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才能变得悠然自得。在山上看人,并不是一种俯视众生的角度,而是要更看清人,更看清生活。 就像梭罗,孑然一身来到瓦尔登湖畔居住,摒弃一切与生活无关的浮华,来到树林里聆听枝桠上的虫鸣鸟叫。 这样简化的生活,却使其探索到生活真正的意义,使得其的精神世界越攀越高。 就像庄子,虽然穷居陋巷以钓鱼卖草鞋为生,但因为自身思想的高远深阔,使其能在困厄中不失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达观的认识,使得其视前途如草芥,视富贵如粪土。 当我们在山上看人时,我们的思想境界是澄明的,我们能以一种本真的淡然角度去看淡尘世一切,以一种淡然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得失。从而拥有一份“静观庭前花开花谢,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恬淡。而这种圆融通达的人生境界的建立是基于对思想、对精神不懈的追求。 当然,我们不能总是在高山下看人看世界,这就多了一份孤高与傲视,却少了一份对生活最真实的体验。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真正的隐士并不藏于深山之中,而是与人与生活最直接的接触,过着平凡的日子。 就像托尔斯泰,当他的精神世界达到一定高度时,他渴望的是做一个农夫,耕作于阡陌间,以最谦卑的态度去看待人生。 我们原本就是山下人,所以不能失去最原始的一份赤诚。当我们在山下看人时,我们才会不脱离实际,才能发现充实的生活,既不能少一份雅致,亦不能少一份世俗。 当我们既拥有精神世界的高度,亦不失一份谦卑亦不脱离现实。我们才能在尘世污浊中让生活如同“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般散发着隽永的芳香与幽香,从而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山上看人看人生,得到的是份达观与澄明;山下看人看人生,得到的是份谦卑与赤诚,两者兼得,才能赏尽人生极绚烂的美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知,庄子和胡适的观点截然不同,是因为各自所处的位置或站的角度不同,由此很容易得出立意:如何看待一个人,一件事,取决于你站在哪一个位置,处于什么样的立场。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看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庄子的角度思考,一个人的起点很高,或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遥遥领先,就如同站在“高山”之上,看其他人或事物,都觉得一样渺小,无论如何也追不上自己。从胡适的角度,可理解为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示例,从下面四个人物中任选两个人物,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苏轼       李清照       柳永      辛弃疾    

例:屈原,汨罗江畔,一篇《离骚》,忠心动日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端午节”下定义。要求:不超过40个字。(4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紫貂

乔迁

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

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之人,使其暖,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

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随着凉意而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

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地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了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

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

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

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紫貂也疼咱母亲呢!”四爷说:“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

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一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不住地捶腰,嘴里咝咝痛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痛。

三皮便对四爷说:“给我坛陈年老酒吧!”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

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的身上……

四爷热泪长叹:“仁心呢!”

三皮参加了抗联。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

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土。

清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得哇哇直叫。三皮过来,谄笑着,吹嘘说道:“这还是我猎到的呢……”少佐目露神采,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你的,再猎一只给我。”三皮惊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

四爷在山上发现了死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早让紫貂掏吃了。

(《小小说精选》2011年1月20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开始介绍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的习性,不仅表现其灵性,与小说结尾相呼应,而且富有神秘的传奇色彩。

B.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这句话突出了紫貂皮的妙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紫貂也疼咱母亲呢!”“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三皮与四爷的对话,不仅映衬了三皮的孝心,而且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

D.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貂有心善的习性,这里又写它残忍掏吃人心,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是一处明显的败笔。

E.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作用,他的陈年老酒也如同紫貂一般,给小说带来传奇色彩。
2.联系文本,谈谈小说为何从对“猎貂”的介绍切入?(6分)
3.主人公“三皮”的三次猎貂过程,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三皮,有的说是紫貂,请结合文本从多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卒相与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并序》)

(4)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并序》)

(5)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6)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8分)

送友人归

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尾联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