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①之谋,曰“赵壮者尽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栗腹:燕国丞相;②鄗同“镐”,本为晋邑,当时属赵;③④ 地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            B.赵壮者于长平

臣之也,犹不如人。                     秦地可王也

C.赵王使使者廉颇尚可用否               D.被甲上马,以尚可用

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传以美人及左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此其理也,有何怨乎?                B.廉颇居梁久

无可奈何,死付之度外矣                填然鼓

C.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D.赵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

,籍何以至此?                      昔者先王为东蒙主
3.下列对文本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廉颇失掉权势时,门客都弃他而去。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客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廉颇非常高兴,让他们暂时退下。

B.乐乘离开赵国后,赵王想起用廉颇,是因为此时赵国已经没有优秀的将领了。

C.赵襄王即位,启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打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很久,魏国并不重用他。

D.廉颇为求起用,年老强饭,一饭斗米,坐谈间解了三次大便。赵使回赵国后向赵王报告,廉颇年老身衰,不能召用。后遂用“一饭三遗矢”谓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3分)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3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3分)

 

1.A 2.C 3.C 4.(1)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次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起用。(每句1分) (2)计策没有确定,赵王想寻找能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定语后置句,1分;“报”,回复,1分;句意准确1分) (3)这与拿着刀子刺人而杀死他,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是”,这,1分;“何异于”,与……有什么不同,1分;句意准确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A项,二者均为成年,壮年;B项,前者全部死去;后者全部占有。C项,前者,看;后者,比。D项,前者,表示;后者,给……看。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项,前者,然而,但是,副词;后者,这样,代词。A项,均为副词,本来。B项,均为音节助词,不译。D项,均为介词,把。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 廉颇不高兴,认为他们趋炎附势,让他们回去。B 项,赵王想起用廉颇,是因为屡次被秦军围困。D 项,“坐谈间解了三次大便”是使者的诬陷。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报”,回复;“是”,这;“何异于”,与……有什么不同;以、复。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未能补充兵役)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提出以割让五座城邑给赵国,作为讲和的条件,赵国才答应了退兵。赵王将尉文城封给廉颇,号称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此时蔺相如已死) 当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京,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弃他而去。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人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去吧!”门客说:“唉,您的见识何等的落后啊!天下之人交友之道,到处都像市场上的交易一样。您得势时,我们来追随您;您失势时,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交易之道的常理,有什么可怨恨的呢?”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攻打魏国的繁阳,夺取了它。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起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打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任李牧为将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并不信任、重用他,而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重新得到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次被赵国起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职干事。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收买使臣,让他回来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纵身上马,表示自己仍然健壮可用。赵国使臣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人虽老,饭量还好。可是只跟我坐了一会儿,就去大解了三次。”赵王一听,以为廉颇已经老迈不堪任用,就不再召回他了。 楚国得知廉颇在魏国,暗地里派人去接他。廉颇虽然做了楚国的将军,但没有任何建树。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子弟兵啊。”最后,死在楚国的寿春(即安徽寿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概述性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不超过25个字。(4分)

国家是有尊严的,但      ,要通过维护个体尊严的能力和付诸程度来证明,它不能“预支”,更不能“透支”。在价值观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益不是孰大孰小的问题,不应存在优劣上下之分,个体永远不能沦为集体羽翼下的雏鸟或孵卵,否则,就会给权力滥用国家名义谋集团之私或迫害异己提供依据。孟德斯鸠早就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王开岭《是“国家”错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B.在《边城》中,翠翠爱上了大老天宝,二老傩送由于没有得到翠翠的爱,下青浪滩淹死了。

C.“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国风”《氓》就是选自《诗经·秦风》;“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成了文学的泛称。

D.演讲要有对象意识,首先要分析听众。但对于高水平的演讲者来说,可以凭借自身人格魅力,而不需要考虑听众因素,照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譬如《不自由,毋宁死》。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奸雄”形象,许劭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自己的人生格言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格言是他错杀吕伯奢后对陈宫所说。

B.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诸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和青梅煮酒论英雄等。

C.《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D.《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张飞家后园桃园结义之后,一直亲如手足,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唐 王勃《山中》)

B.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宋 吴激《诉衷情》)

C.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 温庭筠《商山早行》)

D.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唐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照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风体现在语言文字中,是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               。相反,        ;观念陈旧,则文风滞涩、面目可憎。毋宁说,是有僵化思想于前,方有死板文风于后的。(必修四读本朱铁志《文风琐谈》)

①思想解放,则文气酣畅、文章漂亮      ②思想解放,则文体活泼、文风刚健

③精神饱满,则文气酣畅、文章漂亮      ④精神饱满,则文体活泼、文风刚健

⑤思想保守,则文章呆板、言语乏味      ⑥思想保守,则文风滞涩、面目可憎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