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刘瓛字子硅,沛郡相人。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刘瓛字子硅,沛郡相人。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为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共处蓬室一间,为风所倒,无以葺之。怡然自乐,习业不废。聚徒教授,常有数十。

齐高帝践阼,召瓛入华林园谈语,问以政道。答曰:“政在《孝经》。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之是也。”帝咨嗟曰:“儒者之言,可宝万世。”又谓瓛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瓛曰:“陛下戒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及出,帝谓司徒褚彦回曰:“方直乃尔。学士故自过人。”

永明初,竟陵王子良请为征北司徒记室,瓛与张融、王思远书曰:“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量己审分,不敢期荣,夙婴贫困,加以疏懒,衣裳容发,有足骇者。吾庶欲从九九之遗迹,可得奉温清,展私计,志在此耳。”除步兵校尉,不拜。

瓛姿状纤小,儒业冠于当时,都下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当世推其大儒,以比古之曹、郑。性谦率,不以高名自居,之诣于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呼为青溪焉。

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七年,表武帝为瓛立馆,以杨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瓛曰:“此华宇岂吾宅邪?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徙居,遇疾。及卒,门人受学者并吊服临送。

瓛有至性,祖母病疽经年,手持膏药,渍指为烂。母孔氏甚严明,谓亲戚曰:“阿称便是今世曾子。”称,瓛小名也。及居母,住墓下不出庐,足为之屈,杖不能起。

梁武帝少时尝经伏膺,及天监元年下诏为瓛立碑,曰贞简先生。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四十》,有删改)

[注]①九九之遗迹:相传伏羲画八卦“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九九之遗迹”即阴阳律数之学。②曹、郑:曹褒、郑玄,东汉大儒。③伏膺:从学,师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B.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C.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D.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践阼”亦作“践祚”,指即位、登基,其中“祚”指皇位;“祚”还有福分之意,如“门衰祚薄”中“祚”即为此义。

B.“居母忧”中的“忧”指父母之丧,比如“丁忧”就是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此处的“丁”意为遭逢、碰到。

C.“谥曰”中的“谥”指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或大官进行评定而给予的称号,比如“东坡居士”即为苏轼的谥号。

D.《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而“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等五部书的合称。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瓛笃志好学,安贫乐道。幼时听到舅舅读书,他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成年后虽身居陋室,仍能不改其乐,坚持钻研学问。

B.刘瓛方正直率,不求仕进。齐高帝向他咨询为政之道,他直言不讳,提出忠告,令齐高帝赞叹不已;他一生多次被征召做官,但多次拒绝就任。

C.刘瓛学识渊博,谦逊低调。他儒学精深,冠绝当时,但从不以崇高的名声自居;有客来访时,他专门让一门生侍座其后;自己聚徒讲学时,则甘居陋室。

D.刘瓛至诚至孝,异于常人。他经年为生病的祖母敷药,以至于手指溃烂;他为母亲守丧时,足不出庐,腿脚因而行动不便,扶杖都不能站起。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共处蓬室一间,为风所倒,无以葺之。

(2)陛下戒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

 

1.B 2.C 3.C 4.(1)他被授予奉朝请一职,没有就任,兄弟三人同住一间茅屋,茅屋被风吹倒,而没有钱修葺。 (2)陛下以前车之失为鉴戒,加上宽厚仁政,即使危急也可以安定;如果重蹈其覆辙,即使安定也一定有危急。 【解析】 1.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曰”“也”“于是”“为”“即”等。正确标点: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学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C苏轼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试题分析:C“有客来访时,他专门让一门生侍座其后”理解错误,“之诣于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的意思是自己去拜访别人时,只让一个门生拿着胡床跟随者,轻装简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除”,被任命、被授予等;“为……所”,表被动;“葺”,修葺、修补、修缮等。(2)句中关键词“戒”,以……为鉴戒;“虽”,即使;“循”,遵循、沿袭、顺着等。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瓛字子珪,沛郡相人。五岁时,听舅舅孔熙先读《管宁传》,高兴地要读,舅舅便为他说解,刘瓛精心听讲,说:“这可以达到。”他被授予奉朝请一职,没有就任,兄弟三人同住一间茅屋,茅屋被风吹倒,而没有钱修葺。但怡然自乐,学习不松懈。收徒授学,常常有数十人。 齐高帝即位,召刘瓛进华林园谈话,问他为政之道。他答道:“为政之道就在《孝经》里。刘宋王朝之所以覆灭,陛下您之所以得天下,正是这点。”皇上赞叹道:“儒者之言,可以为万世之宝啊。”皇上又对刘瓛说:“我顺应天命进行变革,人们议论认为如何?”刘瓛说:“陛下以前车之失为鉴戒,加上宽厚仁政,即使危急也可以安定;如果重蹈其覆辙,即使安定也一定有危急。”等他出去,皇上对司徒褚彦回说:“如此方正直率。学士自然超过别人。” 齐武帝永明初年,竟陵王子良请他任征北司徒记室,刘瓛致信给张融、王思远说:“接到你们的信让我应召,本当停下手上公事,但考虑到平生抱负,将有违你们的关怀。我对人情世故很笨拙,不习惯做官,以前曾经做过佐吏,便因为不能办好公事被罢免,这是熟识我的亲友们所共知的。自己充分估计自己的能力和职位,不敢期望高升,从小贫困,加上生性粗疏懒散,衣着长相,很是吓人。我希望遵从九九的遗迹(顺应阴阳天道留下的踪迹),可以无微不至地侍奉父母,开展自己计划,我的志向就在于此而已。”被授予步兵校尉,他没就任。 刘瓛身材瘦小,儒学学问在当时最高深,都城的士子、无官职的王公贵族,没有不在他座下受教的,当世的人推他为大儒,把他比作古代的曹褒、郑玄。刘瓛生性谦虚率真,不以崇高的名声自居,去拜访别人,只有一位门人拿着胡床跟随在身后。住在檀桥,有数间瓦房,屋顶都漏雨,学生敬仰他,把瓦屋叫做青溪。 竟陵王子良亲自前去拜访他。永明七年,向武帝上表要求为刘瓛建立馆舍,把杨烈桥原来主人的宅邸给了他,学生都来庆贺。刘瓛说:“这豪华宅邸难道是我的宅子?幸亏是诏令作讲堂,不然还恐怕被它害了。”没来得及迁居,就生病了。去世时,门人学生都穿吊丧的衣服来送葬。 刘瓛有天赋的卓绝的品性,祖母生疮已一年多,他手持膏药,用指头抹药以致手指溃烂。母亲孔氏很严明,对亲戚说:“阿称就是今世的曾子。”称是刘瓛的小名。到守母丧时,刘瓛住在墓下不肯走出守丧的草屋,腿脚因此弯曲,扶杖都不能站起来。 梁武帝年少时曾经师事刘瓛,到梁武帝天监元年时,他下诏为刘瓛立碑,谥号贞简先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人伦纲常是儒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儒学在三教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佛教在中国遭到最大的攻击就是它的“不忠不孝”,损害了纲常名教。为此,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提倡孝亲忠君,并且用以出家济世为“大孝”的理论来回应儒家的抨击。尽管如此,儒家仍然一直抓住佛教的“出世”思想和行为不放,对其进行批判。

程颐曾说,释氏之学无须同圣人之学进行比较,只从“迹”上就可以判其荒谬:佛氏逃父出家,便是绝人伦、背离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对此,朱熹也表示赞同。但朱熹比其更进一层。朱熹指出,佛教的最高本体是“空”,是一切皆空,儒家的最高本体是“理”,是“万理咸备”;比较起来,佛教的本体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空无”之体,儒家则是体用兼备。在朱熹看来,儒家的“天理”中包含着仁民爱物、民生彝伦、格物致知等方面的内容,佛教不是没有见到“理”,而是见到了离开人伦日用的空理,所以是“空虚寂灭”。

佛教方面并不这样认为,唐代的圭峰宗密就认为儒家的“仁义之义”只是一孔之见,佛教见到的是“义理之义”,而非“仁义之义”。从佛教的立场看,“有义”或“无义”是看一个人在做事时候的心态:若是以觉悟之心去做,就是有义之事;若是以狂乱之心去做,就是无义之事。“仁义”只代表儒家对“义”的看法,但不是最终的“义理”,更不能把“仁义”说成是“天理”。对此,朱熹的意见是,宗密视“仁义”为世俗的“恩爱”,是情而不是义,因此,佛教是不讲“义理”的。但与朱熹同时代的大慧宗杲则说:仁、义、礼、智、信固然是人性的具体表现,但它们本身都不是“性”,儒家只认此“五常”为天理,是见“天”不见“人”,是“为学”不“为道”,是有缺陷的。

严格地说,朱熹的理事关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程颢说:“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论今与后,己与人。”朱熹强调的是程颢的理事无二、道不离日用,亦即程颐所说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这与佛教的“空虚寂灭”并非同一层次的问题。朱熹批评佛教的“空”是“见地”出了问题,确实看到了问题的要害,所以他又说:“释氏合下见得一个道理空虚不实,故要得超脱,尽去物累,方是无漏为佛地位”。但是,佛教见空,是为超越物累,解脱成佛。从这个意义说,它的空是“心”空而“事”不空,是以心为体,以事为用,而非儒家的理事不二。儒家“以理为本”,释家“以心为本”,佛教讲的“心空”是为了“去累”,而儒家讲的“理实”是为了“纲常”。因此,朱熹的“理”是存在论的理,不是形而上的理。

(选自《哲学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进行了一些变革,如提倡孝亲忠君,并以出家济世为“大孝”,以此来应对中国纲常名教的攻击与批判。

B.文中的“儒学”即儒教,为中国三教之一,在三教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核心价值在于人伦纲常的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

C.儒学代表人物程颐对佛氏逃父出家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行为是荒谬的,是绝人伦、背离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的行为。

D.朱熹认为,儒家讲究“天理”,如仁民爱物、民生彝伦、格物致知等;佛教却没有见到“理”,而是一切皆空,“空虚寂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的圭峰宗密认为佛教讲的是“义理之义”,而儒家讲的“仁义”只代表其对“义”的看法,而并非最终的“义理”。

B.文章作者认为,朱熹对佛教的“空”的批评确实看到了问题的要害,作者完全赞同朱熹对佛教“空虚寂灭”的判断。

C.与朱熹同时代的大慧宗杲认为,儒家的“五常”固然是人性的具体表现,但只认此“五常”为天理,是见“天”不见“人”。

D.朱熹认为,宗密把“仁义”看作世俗的“恩爱”,把“仁义”视为情而非义,因此佛教是不讲究“义理”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由于不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地教派,在传入中国后必然会遭到儒家、道家等各种纲常名教的抵制与批评。

B.儒家的“义”是“仁义之义”,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要求,佛教的“义”之有无是看做事时的心态。

C.朱熹强调理事无二,意即伦理纲常的原则与日常的为人处事是不可分割的,他批评佛教之“空”是理事相背离。

D.朱熹之所谓“理”即“天理”,它强调与日常生活实践的结合,即程颢说的道不离日用,“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男子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电影《罗马假日》中的一句台词也十分经典:不用诉说的委屈会成为一种骄傲!其实,人的心胸是不断地被现实中的不如意撑大的,是不断地受人不公正对待撑大的,是不断地在一次次的焦虑中撑大的,是不断地在一次次走投无路中撑大的。所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怕,它只是一个人的心胸被撑大的过程,它没有极限,它只会越来越大。

请以“撑大胸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5分)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形式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6.7

炼钢

168.5

6.7

炼油

68

2.7

机动车

99.8

4

合计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

      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根据以上材料,请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说说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啮齿类动物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们是大自然的基石,      绝太多数肉食类动物都以它们为主要食物        ,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蛇类、猛禽类以及猫科、犬科、鼬科动物了而它们贮藏食物的行为帮了森林的忙,它们把果实埋藏在距离母树较远的地方,       当啮齿类动物吞噬果实的时候,种子也随之散布到更远的地方而且有些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老鼠或其他动物的消化道才能萌发可见,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的建设、维护、恢复等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职责,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少作品具有优美的意境。                                   ,我们这时自然会回忆起相似的经历和画面,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比如,我们原来就有过某种审美体验,但却是模糊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表述它

对于审美享受的取得

忽然读到一首诗,它把这种难状之景置于我们眼前,让我们获得了以前想说却说不出的审美感受

也可以通过联想而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而置身诗境,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诗人取得共鸣

A.③④⑥⑤①②   B.⑤②⑥④①③  C.③⑥④②①⑤   D.⑤③②④⑥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