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鳏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       所以:用来……的

B.悉散以乡里                     赒:周济

C.往往尚皆在                       往往:常常

D.乃其墓                         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B.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C.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当为连公行丧

D.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当为连公行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

B.连舜宾曾经到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C.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鳏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5分)

(2)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5分)

 

1.C 2.D 3.B 4.(1)那些鳏夫寡妇孤儿孤老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鳏寡孤独”“饥馑”“无所告依”“恨”各1分,句意1分) (2)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去世了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卒”“反”“家”“焉”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题中,C项的“往往”解释有误,应为:处处,到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句大意为: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解释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对比。题中,B项错误在于,“告以处士”的意思不是告诉处士,而是把连处士的身份告诉强盗。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鳏寡孤独”分别指四种人,即:鳏夫、寡妇、孤儿和孤老;“饥馑”指贫困饥饿的人;“无所告依”即: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恨”就是遗憾。第(2)句中的“卒”即“死”;“反”通“返”;“家”活用为动词,安家;“焉”作兼词,相当于“在这里”。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 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年轻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是当时的考纲),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人是一位长者,不可以侵犯。”就离开了。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处士生四个孩子,叫连庶、连庠、连庸、连膺。以学问教导的两个孩子后来都中了进士,现在连庶担任寿春县令,连庠担任宜城县令。 连处士在天圣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庆历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陆蔽山的南坡。自从他死后到现在二十年了,那些认识连处士的应山县老年人,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连处士而生活的人,有很多人还健在;那些听说过连处士为人做事的年轻人,离连处士的生活的年代还不算远。如果再过三四代到了孙子曾孙子辈,关于连处士的传闻,有时会有遗漏,那就恐怕应山的人不再能够详细了解连处士了。于是就在他的墓前树碑刻文表彰他,来告诉分后世的人。庆历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记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几周前,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它令公共卫生官员们和计算机科学家们感到震惊。文中解释了谷歌为什么能够预测冬季流感的传播——不仅是全美范围的传播,而且可以具体到特定的地区和州。谷歌通过观察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记录来完成这个预测,而这种方法以前一直是被忽略的。谷歌保存了多年来所有的搜索记录,而且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超过30亿条的搜索指令,如此庞大的数据资源足以支撑和帮助它完成这项工作。

发现能够通过人们在网上检索的词条辨别出其是否感染了流感后,谷歌公司把五千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和美国疾控中心在2003年至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其他公司也曾试图确定这些相关的词条,但是他们缺乏像谷歌公司一样庞大的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

虽然谷歌公司的员工猜测,特定的检索词条是为了在网络上得到关于流感的信息,如“哪些是治疗咳嗽和发热的药物”,但是找出这些词条并不是重点,他们也不知道哪些词条更重要,更关键的是,他们建立的系统并不依赖于这样的语义理解。他们设立的这个系统唯一关注的就是特定检索词条的频繁使用与流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之间的联系。谷歌公司为了测试这些检索词条,总共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数字模型。在将得出的预测与2007年、2008年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后,谷歌公司发现,他们的软件发现了45条检索词条的组合,一旦将它们用于一个数学模型,他们的预测与官方数据的相关性高达97%。这是一种可视化的呈现手段,和疾控中心一样,他们也能判断出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而且他们的判断非常及时,不会像疾控中心一样要在流感爆发一两周之后才可以做到。

所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时候,与习惯性滞后的官方数据相比,谷歌成为了一个更有效、更及时的指示标。公共卫生机构的官员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惊人的是,谷歌公司的方法甚至不需要分发口腔试纸和联系医生——它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当今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新型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基于这样的技术理念和数据储备,下一次流感来袭的时候,世界将会拥有一种更好的预测工具,以预防流感的传播。

除了在公共卫生领域,大数据引起社会生活巨大变革的例子数不胜数,大数据(bigdata)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因为不再追求精确度,不再追求因果关系,而是承认混杂性,探索相关关系,数据被巧妙地用来激发新产品和新型服务。数据正成为巨大的经济资产,成为新世纪的矿产与石油,将带来全新的创业方向、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因此,发达国家纷纷开发利用大数据来夺取新一轮的竞争制高点。

正如《纽约时报》20122月的一篇专栏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来源于求实理论网,有增删)
1.关于“大数据”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就是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正成为如新世纪的矿产与石油一样巨大经济资产的海量数据。

B.“大数据”就其数据和技术而言,我们可以得出其基本特征:数据资源庞大,精确度较高,信息混杂,处理速度快。

C.“大数据”就其价值而言,《纽约时报》曾称人们和各个领域的决策都属于海量数据和分析,而不是基于经验、直觉。

D.“大数据”赋予当今社会一种新型能力,即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论断。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①段指出谷歌公司成功预测了2009H1N1流感的传播,并说明是大数据的支撑与帮助。

B.②③段紧承①段详细介绍了谷歌公司对庞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过程、处理方法、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

C.④段总结谷歌成功预测流感的巨大价值,同时指出这种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方法前景无限。

D.⑤段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技术理念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与前文呈分与总的关系。⑥段卒章点题。
3.关于谷歌如何预测2009H1N1型流感的传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人们在网上搜索的词条辨别出其是否感染了流感,并关注病理状况及其所用药物。

B.谷歌把多年来保存的搜索记录和每天收到的30亿条以上的搜索指令作为数据资源。

C.把最频繁检索的特定词条和前几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得出联系。

D.谷歌用数学模型之类的可视化手段呈现其相关性,从而判断流感的源头及传播范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1899年,美国军事学院举行士兵越野比赛。比赛当天,19岁的麦克阿瑟正发着烧,浑身无力,比赛开始不久便渐渐落后,到了一半路程时,他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20分钟后,他走到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着“士兵专用”,看过去曲曲折折,非常坎坷;另一条标着“军官专用”,看过去却平坦很多。当时四下无人,麦克阿瑟本来是可以走军官专用那条路,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士兵专用的那条道。40多分钟后,疲惫不堪的麦克阿瑟终于到达终点,并被告知获得第一名。原来,军官专用的那条路初看起来很平坦,但越到后来越难走,而且路途很长;而士兵专业的那条路,虽然有些坡坡坎坎,但却越来越平坦,且长度只是 “军官专用”的一半。

读了上述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为倡导全民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请你拟写一则全民阅读倡议书,不用出现标题、称呼语、日期和落款。要求紧扣主题,语言连贯、得体,有文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6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 分)

手机自拍杆在人员密集、空间狭窄的博物院展厅,极易碰触到其他观众和展柜,安全隐患不可小觑,因此,    。相比国外一些博物馆的“禁杆”,故宫博物院的“限杆”较为温和,不建议使用,必要时人工制止,但并未明文禁止。对自拍杆的温和态度,      ,而游客也只有通过不断增强自身文物保护自觉,积极践行“文明旅游”理念,才能够不辜负这份信任和尊重。    ,比写在纸上的规范禁令,效果要更好、更长久。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需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