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    (俭朴/简朴),但是          。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    (消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___________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          的去处……

满分5 manfen5.com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           ,招致           的钦羡使人    (难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

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1.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草如荫    B.(jiàn)外山光    C.芦蒿    D.应(hé)
2.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俭朴  消磨 难免    B.俭朴  消耗 不免

C.简朴  消磨 不免    D.简朴   消耗 难免
3.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尘不染    B.流连忘返    C.如雷贯耳    D.莘莘学子
4.在文中第一段末句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
5.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的对联与之意境最接近一项是(   

A.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B.山川佳色澄悬镜    松竹清阴静读书

C.贵客登堂谈真道     高朋满座叙福音

D.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1.A 2.C 3.C 4.D 5.B 【解析】 1.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考查了对同音异形的辨识能力,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绿草如荫”应为“绿草如茵”,意思是草绿油油的,像绿毯一样柔软,像铺在地上的被褥,形容草十分茂盛。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所以选A。本题既考字音又考字形,应结合其意思和用法进行判断。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简朴和俭朴,区别在于“简”与“俭”。 前者着重指简单朴素,运用范围较广泛,可用于语言文字方面,也可用于生活作风方面,还可用于设备条件方面;后者只指生活作风方面,故前者符合“校舍”简单朴素的语境。故排除AB。消耗:(精神、东西、力量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 消磨:1.逐渐消耗;磨灭 2.消遣,打发时光,浪费时光。由“黄昏”可知,此处应为“消磨”。丙处:“不免”①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病一时好不了,心里不免焦急|不免客套几句。②不能免去:君子死而冠不免。“未免”①不免,免不了。②犹言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掌握及运用情况。做这种题型,首先理解词语的意义;然后再去看句子里的语境,如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掌握及运用情况。做这种题型,首先理解词语的意义;然后再去看句子里的语境,如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也形容声音巨大。句中说的是“荷花池”,与句意不符。故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根据所给语句,可按照说明的先后顺序得出②,再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得出④,也是对土山的景物的说明;再由前到后的顺序得出①,在内容上与①相吻合的是③。或者按照如下方法分析也可以,①先引出“土山”,顺其自然写④的“山上之景”,然后是“山后”并有“山后的小河”扩展到“两岸”。故选D。设题特点为给具体语境,要求学生根据语境给句子排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的对联与之意境最接近一项”,首先理解“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副对联的意境,然后再进行选择。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是一副寿联,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是写环境的清幽,C项,“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是写高朋满座,D项,“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意为精神充实,文章方显老道;学问高深,意气方能平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出租车上。他继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后面才知道,捡到手机的人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几年,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生着变化。有的典礼上,学生不再身着以西方元素为主的学位服,而是穿汉服、行汉礼,校长的讲话中使用了不少古语,如“更校名,庆甲子,攻科研,承故庠之传统,书新序之华章”等话语,渗透着浓郁的古风。还有的典礼上,学生身穿印有班级二维码的毕业衫参加典礼,校长的讲话中不乏时尚的语言:“你们总是活跃在时事热点的最前沿,吐槽着‘PM25大气污染’,讨论着‘路边老人该不该扶’,怀念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祭奠着‘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微信的内容,请你为社区宣传栏拟写一则活动报名须知。要求:语言得体,内容完整,字数不超过80字。(6分)

小雨滴:亲!广州西塔IFC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小蛮腰对面的那座高楼啊,举办摩天大厦爬楼梯大赛。哇赛,高432米啊!晕!

文公主:这么时尚的运动大赛,广州早就应该有了!时间?时间?

小雨滴:今年11月3日开爬。你想爬的话,就要在10月11日前报名。冠军有5万大元!

小武夫:小靓我,身体单薄,怕爬不上去啊!哭︿

小雨滴:想参赛要参加体能测试的,合格才能报名。竞赛组要攀2652级台阶,103层楼!身体弱的,就参加休闲组了,挑战62层楼算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单项选择)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

(多项选择)

 

学生

市民

 

学生

市民

A.非常希望

1908%

1190%

A家庭

2023%

2262%

B.希望

6879%

5952%

B.学校

983%

1548%

C.不希望

520%

595%

C.社会

867%

1310%

D.无所谓

694%

2262%

D.以上都是

6532%

5833%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①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l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l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4分
2.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5分
3.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源于巫与优。“优”即以“谐”为职业。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左传》、《国语》、《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的名称。优往往同时是诗人。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性。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在一个集会中,大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敖中忘形尔我。

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民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等残疾人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盛行了。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仔白席巾,嫡亲娘舅当仔陌头人。”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的大缺点——刻薄势利写得十分脱皮露骨。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汉书·刘玄传》,汉朝后期,宫廷内部腐败,所授的官职名目繁多,小商人、厨子等纷纷穿绣面官服,百姓怨声载道并编制歌谣)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

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这也是讥刺人事的乖讹,不过作者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从几方面看,谐都具有两面性。第一,就谐笑者对于所嘲弄对象说,谐是恶意的而又不尽是恶意的,如果尽是恶意,则是直率的讥刺或咒骂。一个人既拿另一个人开玩笑,对于他就是爱恶参半。恶者恶其丑拙鄙陋,爱者爱其还可以打趣助兴。因为有这一点爱的成分,谐含有几分警告规劝的意味,可以说,凡是谐都是“谑而不虐”。其次,就谐趣情感本身说,谐是美感的而也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成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第三,就谐笑者自己说,他所觉到的是快感而也不尽是快感。它是快感,因为丑拙鄙陋不仅带来一时乐趣。不过可笑的事物究竟是丑拙鄙陋乖讹,是人生中一种缺陷,多少不免引起惋措的情绪,所以同时伴有不快感。

(选自朱光潜《诗与谐隐》,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谐”是喜剧的雏形,它都带有讥刺的意味,能使人们在谐笑中认清被讥刺对象的丑陋而对其深恶痛绝。

B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这就是谐趣。

C《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不属于谐,因为它所讥刺的对象奴隶主穷凶极恶,不符合谐的对象的要求。

D谐趣是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人们正襟危坐而形成隔阂时,它能消除隔阂,话跃气氛。

E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看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此谐是不具备美感的。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不属于“谐”的一项是(3分)

A《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非鸡之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非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B.《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C.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D.苏东坡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3.文中说“凡是谐都是‘谐而不谑’。”请指出“谐”和“不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4.有一则寓言故事讲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则寓言故事是否属于“谐”?请根据文意进行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