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新疆和田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民族希望小学接收到长郡中学捐赠的一批图书和电脑,民族...

新疆和田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民族希望小学接收到长郡中学捐赠的一批图书和电脑,民族希望小学举行了简单的受捐仪式,学生代表致谢。请补出致谢词的空缺部分。要求表达连贯,措辞得体。(6分)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的接受绝非仅限于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鞭策。你们的这种精神力量将再次鼓舞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最后,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1分) 今天,我们全体师生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迎来了长郡中学的贵宾,长郡中学捐赠给我们的图书和电脑,将会极大地改善我们的学习条件。(3分) 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向长郡中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2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注意审题,前提是“民族希望小学接收到长郡中学捐赠的一批图书和电脑”,要求是“补出致谢词的空缺部分。要求表达连贯,措辞得体”;题目给出致谢词的中间部分,考生要做的是补出开头和结尾。补写开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是致谢信,开头要有对象,同时要注意用语的语气;信件的最后要强调对长郡中学的感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信仰自由

(美国)爱因斯坦

可以和能够把自己最好的观察和研究能力奉献给客观的、非时间性的现象,做一个这样的人,真是有特殊的福分。我有幸享有这种福分,它使我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个人的命运和周围人的行为。对此,我是多么高兴和感激啊!但是,这种独立性并不允许我们漠视把我们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类联系在一起的义务。

我们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状况奇特得很。我们中的每个人,既非自愿也无人邀请,就在这世界上作一短暂的逗留,对于为了什么和目的何在却毫无所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是感受到: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即为我们所爱的以及许多与我们命运攸关的人而活着的。

我一直在想,我的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依赖着其他人的劳动,我知道,我欠他们多少。

我不相信意志自由。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想要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在任何情况下都陪伴着我,并使我与人们的行为和解,即使这些行为确实伤害了我。这种对意志不自由的认识使我得以不过分严肃地对待作为行为和判断的个体的自己和他人,并使我保持有益的幽默。

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毋宁说我甚至十分鄙视这一切。我的社会正义激情经常使我与人们发生冲突;同样,我对不是绝对必要的束缚和依赖的反感也使我与人们发生冲突。我始终尊重个人;我对暴力和社团狂热怀有不可克服的反感。出于这种动机,我是一个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反军国主义者,我拒绝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即使它装出爱国主义的样子。

我认为,来自地位和财产的特权是不公正和腐败的,过分的个人崇拜也是如此。尽管我熟知民主国家形式的缺点,但我仍然拥护民主的理想。社会的平衡和个人的经济保障,我始终认为这是国家的重要目标。

虽然,我茌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典型的独往独来者,但是,归属于一个追求真理、美和正义的看不见的共同体的意识,阻止了孤独感的产生。

                                                                              (有删节)

爱因斯坦在文中表达的信仰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山间小路

(台湾)龙应台

①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野莓,随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②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拭、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③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院落,叫岳麓书院。

④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叶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踽踽前行者的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什么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拭会面。他要和张拭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来回渡湘江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⑤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⑥可是这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弃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的命运。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三十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于是“逆党”变成太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⑦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院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毁天下书院”,或者,阴柔一点地,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朗朗;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⑧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

⑨细读书院史,就会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近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可是,与“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许更大。辨与不辨之间,文明时进时退。

⑩我在书院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昕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文章主要写岳麓书院,为什么却要从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写起?(5分)
2.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4分)

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
3.文章第④、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6分)
4.请探究本文以“山间小路”为标题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武侠的起源是很早的,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探讨。比如说,有人认为武侠的精神最早来源于墨家的精神、墨子的精神。墨子的精神就是“兼爱”,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牺牲自己为别人谋福利。这是比儒家还能牺牲自己的,儒家还要讲一点中庸之道。而墨家、墨子的行为则是牺牲自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最早论述“侠”这个概念的也有一些著作。其中著名的有《韩非子·五蠹》中对“侠”的否定,韩非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他反对“侠”,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他说“儒”和“侠”都是坏东西。也就是说在统治者眼里,“侠”和知识分子一样都是讨厌的东西,都是扰乱社会秩序、不让统治者好好睡觉的人:知识分子经常提意见,“侠”不提意见而直接捣乱,这些家伙都属于社会的蠹虫,是应该好好镇压的。韩非子的观点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但是他从反面指出了“侠”的一个功能:“侠”的社会功能和文人是相近的,都是为社会鸣不平的,都是对社会持批评态度的,从批评的角度来推动社会前进的。所以说,虽然说文人和武人是两端,恰恰文人和“侠”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北大的陈平原先生有一本书就叫做《千古文人侠客梦》,恰恰是文人最喜欢做侠客梦,“侠”和“文”的联系是非常紧的。司马迁《史记》中的有些篇章,被认为是武侠文学的最早的源头。司马迁是怎么论述“侠”的呢?《史记》里有<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他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承,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司马迁这段论述,是对武侠精神非常好的概括。但是我们注意一点,司马迁这里没有提到“武”,就是说“侠”是可以没有“武”的。我们现在受武侠小说影响,认为侠客一定要身怀绝技,一定要有点什么过人的搏击本领——不是这样的。所以我有一个著名的谬论:中国20世纪最大的侠是谁呢?就是雷锋,雷锋是当代的大侠。我第一次说的时候,北大学生也不理解,说雷锋也不会武功啊,虽然是个解放军,不过也只是个开汽车的解放军,也没打过机关枪啊。我说“侠”跟会不会武功没有关系,只要他能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谋利益,而且不以此来自傲,这就是“侠客”。

司马迁还说过:“游侠救人于厄,赈人不赡,仁者有采”……

就是说能够救人于困厄之中,这就是“侠”的精神。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什么伟大,不仅仅是由于文采,更在于司马迁人民性的立场。司马迁写《史记》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批判不公正的社会、批判统治者;他写了很多布衣人物,写了很多普通人;他把孔子这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写到《世家》里去,把他写到帝王将相的队伍中去;把许多刺客、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写到历史中去,这是他的伟大之处。后来的历史著作为什么不能跟《史记》比?就像鲁迅批评的那样,以后的历史著作成了写皇帝的家谱。立场变了,价值自然就变了,所以司马迁的伟大还在于他的人民性的立场。

                                                 ——节选自孔庆东《中国古代武侠小说概况》
1.韩非子对“侠”的否定从反面指出了“侠”的____的功能,而司马迁的话是对    的形象诠释。(4分)
2.下列各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学术界对武侠的起源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探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武侠的起源是很早的。

B.韩非子认为:“侠”和知识分子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扰乱社会秩序,是需要镇压的。

C.“侠”的社会功能和文人是相近的,都对社会持批评态度,从批评的角度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D.因为“侠”和“文”的联系紧密,所以《史记》中的某些篇章被认为是武侠文学的源头。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武侠精神包括讲义气,说话算数,不过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救助别人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等内容。

B.在司马迁看来,“侠”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武力,真正的“侠”是不应该动武的。这就是司马迁的伟大之处。

C.中国20世纪最大的“侠”是雷锋,这是作者根据个人对侠的理解作  jLI_I的判断,作者并不是真的认为这是谬论。

D.根据文章对武侠精神的论述,晚清的鉴湖女侠秋瑾,愿意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谭嗣同都是具有武侠精神的。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1.(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曼。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词的上阕的词眼是哪个词语?请作简要的原因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