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

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3分)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4分)

 

(1)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在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2)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恬静闲适之感,尾联点出农村的穷苦和内心的沉重。诗人运用“以乐写哀”(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衬托”“对照”)的手法,表现自然界的美好与现实生活的贫困不协调,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也就是品赏诗歌的“炼字”艺术。考查两个动词,答题时首先要考虑两字本身在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单看首、颔两联,诗人在一个春日的傍晚来到一片开阔的原野上,极目远望。“悠然”二字传达出的是一种闲适,清雅的感觉。再看对句,更是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诗人运用“碧”“翠”两字,在读者眼前勾画出一幅色彩明丽,对比鲜明的春景图。随着他的目光望去,飞鸟,行人,一派和谐景象。古人作诗,讲究的正是这种画面感。诗人将景色描绘得如此美好,春光,行人,青山碧水。这不正是我们心中为之向往的家园吗?这样的描写,也暗含了一个文人儒生心中的价值取向,他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亦能从这样的景致中看到自己关注的东西。既富有美感,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两者完美的结合,这正是郑珍的高妙之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在本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很明确的——感叹民生疾苦。这里重点考查情与景的关系,揣摩乐景与哀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可知,原来他是想说,在这样的好山好水中,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如意。人们为生活耗尽心力,再好的山水美景也没用人来欣赏。诗人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来描写人民生活的艰辛,乍看之下,反而显得语气平淡,有如一句简单的陈述。可是,在前三联的景物描写的铺垫下,作者深沉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只有在那样的美景的衬托下,才更能突显最后一联的悲凉气氛。以乐景衬悲情,诗人的智慧和他对百姓贫苦生活的怜悯跃然纸上。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雍,字伯纯,世家太原。雍中进士第,为洛阳县主簿。累官殿中丞。环、原州属羌扰边,以雍安抚使。建言:“属羌因罪罚羊者,旧输钱,而比年责使出羊,羌人颇以为患。请输钱如旧,罪轻者以汉法赎金。”从之。迁右谏议大夫。

雍在京东时,平滑州水患。以劳加龙图阁直学士。明年,拜枢密副使。丁母忧,起复,迁给事中。玉清昭应宫灾,章献太后泣对大臣曰:“先帝竭力成此宫,一夕延燎几尽,惟一二小殿存尔。”雍抗言曰:“不若悉之也。先朝此竭天下之力,为灰烬,非出人意;如因其所存,又将葺之,则民不堪命,非所以畏天戒也。”时王曾亦止之,遂诏勿葺。迁尚书礼部侍郎。

太后崩,罢为户部侍郎。陈安边六事,又请于天雄军聚甲兵以备河北,于永兴军、河中府益募土兵备陕西,即泾原、环庆有警,河中援之。

既而元昊反,拜振武军节度使。因言:“延州最当贼冲,地阔而砦栅疏,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土兵寡弱,又无宿将为用,而贼出入此,请益师。”不报。元昊先遣人通款雍,雍信之,不设备。一日,引兵数万破金明砦,乘胜至城下。大将石元孙领兵出境,守城者才数百人。雍召刘平于庆州,平帅师来援,合元孙兵与贼夜战三川口,大败,平、元孙皆贼所执。雍闭门坚守,会夜大雪,贼解去,城得不陷。左迁户部侍郎。居一岁,复吏部侍郎。

雍为治尚恕,好谋少成。在陕西,尝请于商、虢置监铸铁钱,后不可行;又括诸路牛以兴营田,亦随废。颇知人,喜荐士,后多至公卿者。狄青为小校时,坐法当斩,雍贷之

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明年,贼犯定川,邠、岐之间皆恐,永兴独不忧寇。又迁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师,谥忠献。

(选自《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注】 土兵,宋代设于西北边境及广南两路的地方性兵种,亦称土军。砦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若悉之也    焚烧。

B.为灰烬    迅速。

C.又无宿将为用   经验丰富的老将。

D.大将石元孙领兵出境    会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先朝此竭天下之力     (为亭)览观江流之胜

B好谋少成             无土壤生嘉树美箭

C平、元孙皆贼所执     许远立传

D元昊先遣人通款      方其得意五物也
3.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B.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C.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D.初完永兴城/或言其非便/诏止其役/雍匿诏而趣/成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雍历任多个官职,从属于环州、原州两地的羌人侵扰边境,范雍找到问题的所在,朝廷也听从了

他的建议,后来他还消除了滑州水涝的灾害。

B.玉清昭应宫遭遇火灾,章献太后很伤心,有心想重新修葺宫殿,但遭到了范雍的反对,当时丞相王

曾也制止修葺,于是皇帝下诏不要修葺。

C.范雍能鉴察人,喜欢推荐贤士。他曾建议聚集铠甲兵械和增加招募土兵来增强抵御力,但没被朝廷

重视。曾经请求商、虢两地置监铸造铁钱也没有执行下去。

D.李元昊谋反,先派遣人和范雍通和言好,范雍相信他,不设防备,后来李元昊突然攻破金明砦,范

雍向刘平求救,虽遭受惨重的失败,但城池并没有被攻陷。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翻译下列句子。

丁母忧,起复,迁给事中。

狄青为小校时,坐法当斩,雍贷之。

2从文中找出两个能表现范雍有预见性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和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________。

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各国的饮茶习惯不尽相同,各有千秋。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

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①③⑥⑤④

C.③①⑤②④⑥   D.②③①⑤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

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

C为增强人们的国家版图意识,最近推出的新编竖版中国地图将以往作为缩略图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诸

岛”与大陆同比例展示,全景式呈现中国陆海疆域。

D10年前暴发的SARS疫情,令国人至今心有余悸;此次迎击H7N9,从政府部门的科学部署、有序防控中,让人们看到了更多成熟与从容。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这个功利泛滥而诗意乏善可陈的年代,诗性教育能走多远?诗性怎样才能与教育相得益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先行者实已不易,可能的践行者更加任重道远。然而,我们也看到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诗意地耕耘,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曙光。

A.乏善可陈   B.相得益彰   C.任重道远  D.任劳任怨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罢    咄怪事  相形见

B.    笑大方  百战不

C.    惴不安  吁吁

D.揶    瑕不掩  不可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