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目眇眇兮愁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

(2)沅有芷兮澧有兰,_________________。

(3)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_,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1)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2)思公子兮未敢言 (3)举杯断绝歌路难;吞声踯躅不敢言(4)三顾频烦天下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默写题表面考查默写,实则考查其诗句的内涵,平时注重对文句内容的理解。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兮”“踯躅”“频烦”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1.“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5
2.“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6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盍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主:死者的牌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维岳故贳之    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   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  攻破

D.慎毋以示世也   小心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避将何之?吾死耳

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C.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他在史可法死后杨维岳为他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5

(2)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5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修建军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后来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做基础。

(原载2011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C.“和”与“同”两者在争论之初是互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地要求统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复周礼并不是一味照搬“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B.“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C.“和而不同”的价值是追求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D.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中后期儒学“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B.“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C.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郑州考生在高考前一天的晚上还在玩游戏,他的母亲忍不住骂了他几句,没想到惹恼了儿子。第二天一早,母亲发现准考证在家放着,儿子却不见了踪影,便急忙赶到考场。然而一直等到开考铃响,也没有见到儿子的身影,儿子手机也一直处在关机状态。这位无助的母亲忍不住在考场外大哭,自责不已。

这件事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议论。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