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1.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2.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1.C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概念理解题,传统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做题的基本方法是要回归原文。首先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C项,“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D项,这是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缘由。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因果关系颠倒。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①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花对果说:“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得不错,我的确没有你漂亮,可我知道,任何一个果都曾经是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儒家学说的“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是一种有关尊严的生活写照。有人认为“有尊严的生活”是“公平公正”,有人认为“有尊严的生活”是“我的事情我做主,我做主的事情我负责”,有人认为“有尊严的生活”物质保证是前提,有人认为“有尊严的生活”不关乎物质条件,有人认为“有尊严的生活”是自尊,有人认为“有尊严的生活”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请你联系现实或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写一篇题目为“有尊严的生活”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乡林贤治①我不止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月光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种风味,粼光如荧光;月夜的笛声是美好的,还有潇潇春夜细雨,满枕蛙声……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声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地看我读书和写字……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怀念的。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⑤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

⑥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有的逻辑。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他们所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⑦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自嘲。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世代相传的痛苦情结。⑧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这实在很可以鼓舞祝祷的。然而,我们所见的是:农民潮水般地涌向城市,最后不免潮水般地退回乡村,在不断地潮汐涨落之间,劳动者角色遂时时得以替换,且得继续替换下去。乡村中最精锐的劳动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了城市,由是,城市永远年轻。⑨为什么农民不可以一次性地选择城市呢?为什么出发点总是成为终点?纠缠的社会问题,如何是我可以数说明白的呢?但我已经自觉,精神还乡是一种奢侈;而表同情于离乡,也不过“忏悔贵族”的心情罢了。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取材于《平民的信使》,有删改16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者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没有故乡。B.文章第③段描写故乡的风物,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作者认为农民不能安贫乐道,留守家园,含蓄表达了自己的吃惊和惋惜之情。

D.文中描写了农民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对农民改变命运的行动感到沮丧。

E.作者认为乡村中最精锐的劳动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了城市,因而城市永远年轻。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6分)

①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

②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自嘲。
3.作者对“农民”“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请根据全文说说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4.第⑤段中“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这句话你赞同吗?请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不少于200字)(10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①钱穆在《国史大纲》“两宋之部”中说:“与秦、汉、隋、唐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的富强”,而宋的统一“却始终摆脱不了贫弱的命运”。

②宋的“积贫”表现在哪里?钱穆说:“宋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具体表现是兵和官越养越多,财政支出越来越大,政府只好用增加税收来解决,宋代的税收比唐代增加了七倍。“宋之疆土民庶远不及汉、唐,而国家税入远过之,此其所以愈贫而愈弱矣。”

  ③这看起来似乎能自圆其说,但稍微考察一下,则完全没有道理。宋代的税收确实比唐代增加了许多。但要想说宋比唐贫,必须首先证明宋代的经济状况不如唐,或只跟唐相当。税收不适当地超过了经济的增长,才会出现贫的局面。

④关于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简言之,远比唐代发达。它的疆域虽比唐小,但它的土地开垦面积高于唐,唐代485万多顷,宋代511万多顷。单位面积产量也高于唐。唐代富饶的关中地区亩产稻谷二石,而宋代许多地区亩产米已达到二至三石。唐代最盛时,每年运往首都粮食300万石,而宋代两淮、江南、两浙六路每年运往汴京粮食多达600万石。

  ⑤宋代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一位外国学者统计宋代的铁的产量之多超过了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总和。

  ⑥宋代商业繁荣,货币流通量飞速增加,宋朝为此大量铸造铜币,宋神宗时每年铸造500多万贯。而唐代最多时,玄宗一年才32万7千贯,宋神宗时两年的铸币量超过唐代三百年的总量,两者差距之大,何止几十倍。而税收量仅比唐代多了几倍而已。事实上,宋朝财力相当富裕,于正常开销外,还能拨出大量经费救助弱势群体,在全国各县设立安济坊收养贫病之人,设居养院收养鳏寡孤独,设漏泽园安葬无主尸骨。这一切,汉、唐做不到,而宋代做到了并坚持到宋亡。这样的王朝怎能称之为“积贫”呢?

  ⑦ 至于“积弱”问题,从军事角度看,宋和辽相比,双方实力基本相当,宋稍弱一些,所以和议签订后,双方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宋和金相比,也略弱一些。和西夏相比,则稍强一些。与蒙古国相比,就弱得多,但应看到,蒙古国是当时的超级强国,它灭亡一国,往往只需要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唯独南宋却与之抗争了几十年。从当时的国际范围看,宋虽然不是超级大国,也算是一流强国,用“弱”,特别是“积弱”来概括它合适吗?

⑧现代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准,主要看它的综合国力。宋的经济实力比辽、金强。科学技术更远超辽、金,世界史上起革命性作用的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出现或得到推广的。宋代官学、书院遍布全国,学术文化也得到高度发展。从综合国力角度考虑,宋王朝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

                                (取材于李裕民破除偏见,还宋代历史以本来面目》)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钱穆以宋朝的税收远超唐代作为基本依据,提出了宋代“积贫积弱”的说法。

B.作者列举具体的史料从多个角度说明: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远比唐代发达。

C.宋朝经济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因军事上“积弱”,最终被蒙古国灭亡。

D.综合考虑经济、科技、教育等诸多因素,作者认为宋代也是一个富强的朝代。
2.作者否认宋朝“积贫”和“积弱”的依据是什么?请分条概述。5分)

否认“积贫”的依据:                                                         

否认“积弱”的依据: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8分)。

①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劝学》)

②适百里者,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

项伯亦拔剑起舞,                        ,庄不得击。           《鸿门宴》)

④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⑥身既死兮神以灵,                                           (屈原《国殇》)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弄春晖:在春天的阳光里嬉戏玩耍。②拟归:打算回家。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弄春晖一个字传神入化,赋予万物以生动的情态及和谐的意趣。

B首句描写山中景致,形象描绘山川、草木沐浴在春光中的形态。

C第三句诗人揣度客人心理,以退为进,转到万里无云的无雨时节的描写

D.“入云深处”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游山之兴。

取材于生活琐事,采用了虚实相映的写法,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4分)
2.莫为轻阴便拟归”这一句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不少于200字)(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