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表达准确,逻辑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表达准确,逻辑严密。 6分

爱因斯坦的左脑特别发达,     他总是使用左脑。他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和形成观念的能力非常卓越。    有趣的是,他       用语言      用非语言(比如图形)进行思考的,      是以一种跳跃的方式。完成之后,再将它转换成语言,    从右脑转到左脑。这就是“思维错位症”。

                                             

 

因为 但 不是 而是 而且 即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例如,第一空后文“总是使用左脑”是原因,故用“因为”,以此类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战国楚简的不断出土,引起了海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开始掀起一股重新研究儒学经典系统的热潮。

B.经验显示,我国先后完成的两次经济增长动力转型,保证了我国经济30多年平均10%的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

C.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多媒体教室、慕课、翻转课堂等的出现,不仅使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也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D.这本《中国民间皮影艺术》精心选配了5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势,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

B.古代民间带有迷信色彩的相面之说很是盛行,所谓吉人天相,是说一个人如果生得天圆地方,仪表堂堂,其未来会有相当不错的发展。

C.如今造假手段不断翻新,各种“山寨”如日中天,工商部门明确表示要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下大力气整顿经济市场。

D.九寨沟自然山水巧夺天工,那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令人流连忘返。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搪瓷    厮打    中原节    山青水秀   要言不烦

B.省视    挑捡    捅娄子    加官晋爵   以逸代劳

C.寒喧    行迹    一柱香    记忆犹新   余勇可贾

D.沿用    衍生    座上客    自行其是   文过饰非

 

查看答案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声虫     性格粗/日持久

B/    /鸡蛋     而不舍/订立

C.连/   /口贴    世恒言/效尤

D.拜/   /     传出/受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红楼点滴(三)

张中行

①我是在中等学校念了六年走入北京大学的,深知充任中学教师之不易。没有相当的学识不成;有,口才差,讲不好也不成;还要有差不多的仪表,因为学生不只听,还要看。学生好比是剧场的看客,既有不买票的自由,又有喊倒好的权利。戴着这种旧眼镜走入红楼,真是面目一新,这里是只要学有专长,其他一切都可以凑合。自然,学生还有不买票的自由,不过只要买了票,进场入座,不管演者有什么奇怪的唱念做,学生都不会喊倒好,因为红楼的风气是我干我的,你干你的,各不相扰。举几件还记得的小事为证。

②一件,是英文组,我常去旁听。一个外国胖太太,总不少于五十岁吧,课讲得不坏,发音清朗而语言流利。她讲一会总要让学生温习一下,这一段空闲,她坐下,由小皮包里拿出小镜子、粉和胭脂,对着镜子细细涂抹。这是很不合中国习惯的,因为是“老”师,而且在课堂。我第一次看见,简直有点愕然;及至看看别人,都若无其事,也就恢复平静了。

③另一件,是顾颉刚先生,那时候他是燕京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兼课,讲《禹贡》之类。先生专攻历史,学问渊博,是疑古队伍中的健将;善于写文章,下笔万言,凡是翻过《古史辨》的人都知道。可是天道吝啬,与其角者缺其齿,口才偏偏很差。讲课,他总是意多而言语跟不上,吃吃一会,就急得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疾书。写得速度快而字清楚,可是无论如何,较之口若悬河总是很差了。我有时想,要是在中学,也许有被驱逐的危险吧,而在红楼,大家就处之泰然。

④又一件,是明清史专家孟心史(森)先生。我知道他,起初是因为他是一桩公案的判决者。这是有关《红楼梦》本事的。很多人都知道,研究《红楼梦》,早期有“索隐”派,如王梦阮,说《红楼梦》是影射清世祖顺治和董鄂妃的,而董鄂妃就是秦淮名妓嫁给冒辟疆的董小宛。这样一比附,贾宝玉就成为顺治的替身,林黛玉就成为董小宛的替身,真是说来活灵活现,像煞有介事。先生不声不响,写了《董小宛考》,证明董小宛生于明朝天启四年,比顺治大十四岁,董小宛死时年二十八,顺治还是十四岁的孩子。结果判决:不可能。我是怀着看看这位精干厉害人物的心情才去听他的课的。及至上课,才知道,从外貌看他是既不精干,又不厉害。身材不高,永远穿一件旧棉布长衫,面部沉闷,毫无表情。专说他的讲课,也是出奇的沉闷。有讲义,学生人手一编。上课钟响后,他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本讲义,拇指插在讲义中间。从来不向讲台下看,也许因为看也看不见。应该从哪里念起,是早已准备好,有拇指作记号的,于是翻开就照本慢读。我曾检验过,耳听目视,果然一字不差。下课钟响了,把讲义合上,拇指仍然插在中间,转身走出,还是不向讲台下看。下一课仍旧如此,真够得上是坚定不移了。

⑤最后说说钱玄同先生。先生是学术界大名人,原名夏,据说因为庶出受歧视,想扔掉本姓,署名“疑古玄同”。早年在日本,也是章太炎的弟子。与鲁迅先生是同门之友,来往很密。他通文字音韵及国学各门。最难得的是在老学究的队伍里而下笔则诙谐讽刺,或说嬉笑怒骂,他是师范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兼课,讲“中国音韵沿革”。先生有口才,头脑清晰,讲书条理清楚,滔滔不绝。我听了他一年课,照规定要考两次。上一学期终了考,他来了,发下考卷考题以后,打开书包,坐在讲桌后写他自己的什么。考题四道,旁边一个同学告诉我,好歹答三道题就交吧,反正没人看。我照样做了,到下课,果然见先生拿着考卷走进教务室,并立刻空着手出来。后来知道,先生是向来不判考卷的,学校为此刻一个木戳,上写“及格”二字,收到考卷,盖上木戳,照封面姓名记入学分册,而已。这个办法,据说先生曾向外推广,那是在燕京大学兼课,考卷不看,交与学校。学校退回,先生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学校要依法制裁,说如不判考卷,将扣发薪金云云。先生作复,并附钞票一包,云: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这次争执如何了结,因为没有听到下回分解,不敢妄说。总之可证,红楼的容忍风气虽然根深蒂固,想越雷池一步还是不容易的。

(选自《故园人影》,有删节)

【注】红楼,指原北京大学文学院,作者曾就学于其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系。
1.阅读第①、⑤两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在作者看来,合格的中学教师要具备哪些条件?请概括说明。(3分)

(2)从作者的叙述来看,钱玄同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学生好比是剧场的看客,既有不买票的自由,又有喊倒好的权利。(3分)

(2)讲课,他总是意多而言语跟不上,吃吃一会,就急得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疾书。
3.第四段举孟心史先生例子,作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交代“他是一桩公案的判决者”这一背景?(4分)
4.作者通过回忆在北大学习的亲历往事,集中表现“红楼的容忍风气”,行文条理贯通,亲切自然。请从结构安排人物描写两个角度进行探究。(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