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醉歌(其九) 汪元量① 南苑西宫棘露牙,万年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醉歌(其九)

汪元量

南苑西宫棘露牙,万年枝①上乱啼鸦。

北人②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注:①汪元量:南宋诗人。②万年枝:冬青树。③北人:这里指元朝士兵。
1.前两句诗描写了一种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诗人在第四句集中写一个细节,有何深意?请简要概括。(6分)

 

1.写出了南宋宫廷园林一派萧条没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2.一是表现元兵的无知和可笑;二是告诉人们宫苑易主,山河巨变,南宋政权已经沦亡;三是写这场人世巨变颠倒了世间的一切美丑、善恶。(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前两句诗描写了一种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形象。应先找出诗句中的景物形象,然后抓住其特点连缀成画面,最后结合全诗分析其中的情感。“南苑西宫棘露牙,万年枝上乱啼鸦”,前两句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旧时皇家园林的破败残横以及乌鸦的聒噪来比喻亡国的悲凉,以荆棘的杂和乌鸦的乱来反映出一种失意与烦闷,准确表现了亡国的悲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解析:题干问“诗人在第四句集中写一个细节,有何深意,这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首先应先找出这一细节,然后再分析其深意。后两句说是北人占领了皇宫,却把高贵的红梅误认为是杏花,可见其无知低俗,大好的江山落在这样的人手里,真是暴殄天物,让人更觉得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更展现了国家灭亡给作者带来的悲痛。融情于景。荒凉的宫殿,杂乱的鸦声,包含了作者的亡国之痛。 作者描写一个细节,一群北人(元兵),入侵到南宋宫殿,站立在曲曲折折的阑(栏)干旁边指指点点,把美丽高贵的梅花误认为是杏花。表面写北人的无知,实质上表现了国破家亡后一切美丑、善恶的颠倒,形象中暗示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悲。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祖父遂,字长子,宣帝时与有故,相随博弈,负进。及宣帝即位,用遂,稍迁至太原太守。

遵少孤,与张竦俱为京兆史。竦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并入公府,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尚鲜明,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适之,侍曹辄诣寺舍白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适。”遵曰:“满百乃相闻。”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大司徒马宫大儒优士,又重遵,谓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之?”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久之,与扶风相失,自免去。

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起,遵为校尉,击朋、鸿有功,封嘉威侯。居长安中,列侯近臣贵戚皆贵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桀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

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满分5 manfen5.com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遵常醉,然事亦不废。

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请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

王莽素奇遵材,在位多称誉者,起为河南太守。

(选自《汉书·游侠传》,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宣帝时与有故  微:低贱,卑下    B.相随博弈,负进  数:屡次

C.其方饮          值:遇到          D.奈何以小文    责:责备
2.下列各项中,直接表现陈遵“放纵不拘”的一组是(3分)( 

①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 ②日出醉归,曹事数废 ③西曹以故事适之 ④取客车辖投井中 ⑤满百乃相闻 ⑥奈何以小文责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遵、张竦都担任过京兆史。张竦博学通达,廉洁节俭;陈遵豪放,不拘小节。

B.西曹请求罢免陈遵,大司徒马宫却认为陈遵能治理三辅地区政务繁杂的县,并向皇帝推荐他。

C.陈遵担任校尉,打击赵朋、霍鸿有功,加以贵戚的推重,被朝廷封为嘉威侯。

D.陈遵富于文辞,擅长书法,给人写的书信,收信人把它收藏起来以为荣耀。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5分)

(2)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桀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0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其中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审美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也有人把它归纳成一种模式——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给那些在快节奏、重功利、轻人情的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一种廉价的抚慰。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所谓“明星写作”。它因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而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作”也好,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它们或者采用平实、自然的语体风格,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使人感受到冬天炉边闲话、夏日豆棚啜茗的艺术氛围;或者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流露着一种浓酽的文化乡愁;或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宽容,各种文学话语、理论话语逐步呈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放弃以往散文创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文学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由于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也好,读者也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这构成了今日散文繁荣兴盛的基础。

(节选自王充闾《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软化、细化的趋向,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B.“小散文”虽然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也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学的审美性。

C.“小散文”的“消费性格”表现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模糊不清的小感悟。

D.“小散文”能给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带来廉价的抚慰,但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它和“明星写作”一样,所引起的轰动热潮不会维持太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点的“大散文”是20世纪末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之一,但它却不像“小散文”和“明星写作”那样能引起轰动的热潮。

B.“明星写作”能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既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又是因为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

C.“大散文”选材多样,可以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可以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D.因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和读者中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长久的文学生命力,是因为它们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能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

B.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们审美趣味、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变化等都对文化散文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C.以往的散文创作追求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受到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创作已摆脱了这些影响。

D.对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让你走进过往的回忆: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充满感动。

根据上面的材料,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沙漠玫瑰的开放

龙应台

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出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⑩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通过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

B作者擅长细致描写,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的开放惊天动地。

C从一蓬干草的枯死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

D给一种普通的地衣起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坚韧的礼赞。

E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2.请根据文意,概括沙漠玫瑰的几个特点。(4分)

答:                           
3.“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请谈谈此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4.有人说去掉第⑩段对文章理解也无太大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明理由。(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形象?这一形象具有什么特点?(2分)

(2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