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 (清)査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査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江西萍乡东部。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
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5分)白描(1分):错落有致的村子里,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绿草绒绒的河岸上,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2分)颔联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2分) 或: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结合)(1分):沿途所闻是鸡鸣狗叫的声音,沿途所见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的身影。(2分)颔联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2分) (手法1分,具体说明2分,手法的作用2分。如果答“列锦”也算对。有其他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但答“对偶”不得分。) 2.(6分)①颔联:祥和(和谐)、宁静(安宁)、新鲜(清新);颈联:舒适(清凉)、充满生机(或:生机勃勃);尾联:农耕(春耕、耕作)繁忙(忙碌)。(4分,答对三处中的一处得2分,答对两处即得4分。对颔联、颈联的概括有一个准确的词语即可。) 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或:农家、农村)生活的热爱(喜爱、向往),对百姓勤奋的赞美。(2分,两个要点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表现手法的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畴,包括衬托、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等。答题时,先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题目要求考生分析“颔联”写景的手法,考生可以从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上下远近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手法等考虑。这两句写的是村庄里的动物,采用白描的手法,又有声音的描写,考生可答白描,也可答试听结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把握。鉴于诗歌每联内容都不同,考生分析芦溪特点时应逐句分析概括,对芦溪的赞美,表达的即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学而归,孟母方                绩:纺织

B.宁能其夫子                      衣:使……穿衣

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妾也    客:把……当作客人

D.孟子,遂留其妇                  谢:感谢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3分)

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徙舍学宫之旁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     妇辞孟母而求去    孟子谢,遂留其妇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句各5分)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时的城镇化:最早的城里人是什么人?

倪方六

城镇化近年来似乎成了一个热词。所谓城镇化,亦即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农村人转为城里人的一个历史进程。中国作为世界上传统的农业大国,城镇化其实一直在进行之中。

中国最早的城里人出现在何时?

上查三代,现代的城里人大多是农村人。中国最早一批城里人出现于何时?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为,城里人的诞生时间与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由于商品交易形成,出现了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商人,”“首现分离,由此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波原始城镇化运动,即学术界所说的“城市革命”。

中国最早的一批“城里人”是商人。早期商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只有贵族才有用剩余物品参与交易的可能。由此可以推断,中国第一批“城里人”的出现,不会晚于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代,距今至少4000年。根据对《史记》等史料记载的分析,当时应该有过多轮原始城镇化运动,其中最著名的一场城镇化运动,应该是由夏禹主导的。他把全国划分为徐、冀、兖、青、扬、荆、豫、梁、雍等九个“州”级行政区。“九州”中的每一州都应该建有一个地区性中心城市。

商朝因祖上分封于“商”这个地方而得名,商朝的人善于交易,其灭夏前在财富上的原始积累,就是通过用“绣”这种纺织品与夏做粮食贸易完成的。商建立后,做生意已成为商朝人的社会职业,“商人”概念因此而来。

古代第一轮城镇化高潮是在哪个时期?

进入东周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国民生产和经济都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变化剧烈,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大兴土木,构筑城池,“都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城镇数量剧增,古代中国的城镇化运动,因此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这期间,城镇化运动开展得最好的,应该是齐国。齐国都城临淄规模很大,有几十万常住人口。当时的临淄十分富有殷实,“GDP”应该远高于其他诸侯国城市。临淄城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更为有趣的是,那时齐国已有球迷一族,临淄因此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人类足球发源地。

据《史记》《战国策》诸史书记载,齐国至少有大小城镇81个,以每城万户、每户5口人来算,平均每座城镇有5万常住人口,并不逊于现代县城规模,可见齐国城镇化程度之高。

中国古人如何“农转非”?

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城镇化进程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古代原则上是限制“农转非”的,这与人头税的收取和提倡农耕的“重农抑商”思想有直接关系。

然而,古代的户籍制度同样浇不灭古代农村人进城的热情,特别是在饥荒年间,由于城里赈济及时,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跑到城里谋生,于是形成“流民”云集的情况。

怎么处置这些没有户口的“流民”?各朝采取的措施并不一样。南宋朝廷一般是分别对待,积极救助,疏堵并用。一方面为“流民”建立临时户籍档案,发给其相当于现代的“暂住证”一样的“收执”,作为领取福利钱、米等的凭证,“流民”离开时销毁“收执”。另一方面接收“投资移民”,有钱有条件的“流民”可转为“坊郭户”。

因宋代户籍划分和变更登记三年进行一次,当时一般三年办一次“农转非”。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户部曾上奏:“西北流寓之人候合当造簿年分推排施行。”一批“西北流寓之人”遂被划分户口等级,“农转非”成为“坊郭户”。
1.下列各项中,关于“商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商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只有贵族才有用剩余物品参与交易的可能,中国最早的一批“城里人”是商人。

B.商朝的人善于交易,商建立后,做生意已成为商朝人的社会职业,“商人”的概念因此而来。

C.商人是随着商品交易形成而出现的,他们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中国最早的商人的出现,不会晚于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代。

D.春秋战国时期,国民生产和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变化剧烈,城镇数量剧增,城里人越来越多,商人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城镇化”,亦即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农村人”转为“城里人”的一个历史进程。

B.齐国城镇化程度很高,因为当时的齐国都城规模很大,有几十万常住人口,十分富有殷实,城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C.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为政,大兴土木,构筑城池,城镇数量剧增,因此迎来了古代中国城镇化运动的第一个高峰。

D.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为,城里人的诞生时间与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
3.下列关于中国古人“农转非”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饥荒年间,城里赈济及时,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跑到城里谋生,于是形成“流民”云集的情况。这些流民“农转非”,在城里居住下来。

B.古代原则上是限制“农转非”的,这与人头税的收取和提倡农耕的“重农抑商”思想有直接关系。

C.宋代户籍划分和变更登记三年进行一次,一般三年办一次“农转非”。“流民”被划分户口等级,有的“农转非”成为“坊郭户”。

D.对于城里的“流民”,南宋朝廷一般是分别对待,积极救助,疏堵并用。有钱有条件的“流民”可转为“坊郭户”。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时候只要往上走几步,不要太高,只要走到海拔五百米,世界就完全不同了。

本来我们是抬头看世界,可是就在海拔五百的地方,我们既可以俯视也可以抬头,天更广了,平芜拓得更大,人的心也就远大了。

我们不必像爬山专家,到五千或者一万的地方,把名字刻在石上,他们说那是“征服”。但是,有了征服,就没有完全自由的心情。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

——(林清玄《海拔五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8分)

灯下漫笔

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选自《坟》,有删节)
1.本文从论述思路上看可分为两个部分,请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6分)
2.作者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试从文中找出这一论断的依据。(6分)
3.结合全文,说说“‘人’的价格”该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所说“第三样时代”又是怎样的时代?(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槐花

 

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

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

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向他走来。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觉。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他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上锁。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家乡话了。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儿媳妇是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床低矮柔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窗下有一张躺椅,上面铺着熊皮。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菜。吃完,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时,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

“为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媳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你们用汉话谈吧。”“父亲不会。”“慢慢学嘛。”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一间房子。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

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守夜人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宽大的身子。后来,他把儿子为他架的床拆了,在地上铺上那张熊皮,听着火炉里的噼啪声和那好闻的松脂香气,在熊皮上安然入眠。

小家伙每次都给他捎来东西:一捆引火的干树枝,点燃后熏除蚊虫和秽气的新鲜柏枝,糖果,甘蔗,鼻烟,甚至还带来过一摞连环画和一把玩具手枪。然后就和他告别,上街吃饭,打下点小注的台球。有一次,小家伙从车上抱出来大把洁白芬芳的槐花,他把槐花扔在熊皮上,小屋里立即充满了槐花的香气。他又从车上取下一小袋麦面,说:“做个馍馍吧,家乡的槐花馍馍吧。”谢拉班生火,烧水,和面,在面粉中掺进细碎的槐花瓣子。馍馍熟了。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小屋里缭绕着甘甜的槐花香气。

现在。在这个槐花初放、香气浓郁的夜半,谢拉班躺在床上,他好像又看到说家乡话的小家伙从车上下来时摹仿那些最老成的司机的姿态,听见他喊:“老头,嗨!”

组成这个城市的建筑正从模糊的、似梦非梦的灯光下解脱出来,谢拉班就从床上起来。那天他花了很长时间把一些废钢条绑成了一架梯子,把梯子扛到槐树下,采摘了许多芬芳洁白的槐花。                            (选自《阿坝阿来》,有改动)
1.谢拉班为什么“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4分)
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2分)

(2)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2分)
3.小说中有关槐花花香的描写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6分)
4.作品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的写法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效果?试作探究。(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