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4月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4月3日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4月21日,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何以报德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语》 当受助者们在丛飞的捐助下过上正常的生活时,回望病危的丛飞,他们是否感到一丝焦急与不安?他们是否曾考虑过对于丛飞的爱心,何以为报? 先哲孔子早已为我们找到了完美的答案--以德报德。 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一个科技水平、生活水平都比先秦高得多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放弃先哲留给我们的真善美。以德报德不仅是两千年前的准则,也应当是我们当代人的道德底线。 我不想一味地抱怨世风日下,也不会口口声声诉说社会阴暗。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次内心的拷问,心灵呼唤感恩与报答,社会需要良知与正义。这些,你做到了吗? 我曾读过一个故事。 一个山间的夜晚,一位禅师正坐在自己的小屋外打坐修禅。这时,从黑暗中窜出一个人影,他偷偷地溜进了禅师的小屋。清贫的禅师室内竟无一物可拿,不一会儿,那人就失望地出来了。正当他走到门口,竟看见禅师对着他,像是在等他。没等他开口,禅师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披在他身上,说:“山里风大,穿上这衣服下山吧。”那人无地自容,披上衣服匆匆走了。禅师目送着,自言自语道:“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第二天清晨,禅师在门口发现了昨晚那件衣服整整齐齐地放着。禅师欣慰地笑了:“我真的送了他一轮明月!"” 这是一个关于德的故事,是一个善举救赎一颗心灵的故事。这一轮明月,不就是我们的心灵守望的美德与良知吗?小何扶起了老太,老太反口相诬,小何却以德报怨,带着家人捐款给老太,不知老太有何颜面接受这笔捐款?显而易见,小何是有德之人,多么希望老太从此悔过,能以一颗有德之心来对待别人。 也许你曾经受过别人的帮助,感受过关爱的温暖,也许你也曾有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经历,也许你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也许我们大家一样都在盼着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的到来。那就请不要忘记感恩于人,那就让我们大家都以德报德,甚至以德报怨。 以德报德,是生命与生命间高境界的交流。以德报德,是对爱心最好的慰藉。以德报德,是伟大的情怀。以德报德,更是对美好社会的深情呼唤。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是一个热点新闻,讲述了中学生小何搀扶摔倒老太反被诬陷撞人的事。令人赞叹的是,真相大白之后,小何不仅没有怪老太,反而动员家长给老太捐款。考生审题时要注意材料最后的句子“传为佳话”,要分析成为佳话的原因是什么,是小何的以德报怨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从分析小何这种高尚品德在当下的重要性,应该如何弘扬这种精神等方面入手来立意写作。也可以从老太入手,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心理,提出深刻的思考。文体上看,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一定要注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材料典型、结构严谨。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对于本题来说,可以采用“主旨领悟法”审理立意,通读材料,就会发现,材料的主人公是小何,她热心救人,乐于助人,虽然被诬陷,却以德报怨,为受伤的老太捐款,从小何身上,可以感受到社会所缺失的正能量,由此可以确定作文的立意应为提倡小何这种乐于助人,以德报怨的精神;还可以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为什么材料中会说“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因为小何的高尚情操感动了大家,据此可确定立意;还可以提出另一问题,为什么老太明明被救却诬陷别人?她是出于什么心理?可以从老太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幅漫画,如果将其作为一幅宣传画,你觉得适合用于哪个特定的节日或活动,并请写出这幅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连贯,描述准确,内容完整,不超过75个字。(6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⑤③②①    B.④①③②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           ,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③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

A.颠扑不破  钟灵毓秀   按图索骥     B.颠扑不破  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C.牢不可破  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D.牢不可破  钟灵毓秀 顺藤摸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