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曾彦修先生二三事
陈四益
彦修先生同我的几位长辈应当是熟悉的,但我们却一直无缘相识。同他见面,完全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大概是1986年吧,曾彦修和牧惠二位先生正受托于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一套《当代杂文选粹>丛书。丛书的第一辑、第二辑已经出版,每辑十种,每种一人,入选作者都是活跃于当代的杂文名家。我从1981年调到北京,编辑之余,也写些杂感之类的文字。一天,忽然接到彦修先生一封信,说他与牧惠正在着手编《选粹》的第三辑,因为看到我的几篇杂文,希望我能再多选一些寄给他看看。我那时所写有限,搜罗起来也不过五六万字,便一起寄了去,心中并无奢望。不料时隔未久,他又写信约我去他家一谈。
彦修先生家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就像他的衣着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一样。一件已经嫌紧的中山装,我总疑心还是“文革”前的旧衣。后来一次天热时去,一件圆领汗衫已经有好几个破洞,但他依然穿着。一把蒲扇,还是我大学时代在上海用过的那种。若在街上见到,绝想不到他是著名的学者、杂文家、出版家。这样的装束,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虽是第一次见面,却像相识久已。
谈到我的那些文章,他的话很简洁,没有客套,开门见山。记得是那么几层意思:一是告诉我,他和牧惠都读了;二是他们两人都觉得可以收入《选粹》第三辑;三是要我最后校核一下,是否有增删,但告诉我后面的二十九则“杂说”一篇也不要删,只是限于体例,丁聪先生的图无法收入,是个遗憾。然后就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交稿。说完后,虽没有端荼送客,却也没有更多的闲话。
那时,出版社编辑丛书大致都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当主编,再找一位年轻些的当副主编。主编是借重其声望,副主编则是实际操盘者。像彦修先生这样不担虚名,勤于实事,从遴选作者到审读稿件,到同作者谈话,再到最后定稿,事必躬亲的主编,可谓稀有。
因为他做事认真,所以最不能忍受他人的马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刊物如雨后春笋,但编辑多为新手。新手自有新手的好处,譬如勤快、敏锐、胆大,但也有毛病,那就是马虎、自负,但又学养不足,不当改的乱改,甚至改出笑话。这一点让彦修先生很是恼火。
那时我所在的《嘹望》周刊,有一个副刊《珍珠滩》。《珍珠滩》有一个杂文栏叫“枥下谈”,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是专为一些年事已高的名家所设。“枥下”谐音“历下”,也含“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意思,以名家汇聚为号召。创办之初,请几位老前辈座谈,其中就有李锐、李普、彦修、黎澍四位。
第一次收到彦修先生来稿,欣喜之余,也令我吃了一惊,因为他在稿纸上方作了如下申明:“对稿件如有一字之改动,请与作者联系”。这样的申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于是“谨从命”,我把编辑过程中的每一处改动都写信告诉彦修先生,无非是几处衍字或笔误。经过几次这样的告知,彦修先生大概觉得我这个编辑还靠谱儿,所以下一次寄稿时解除了这条“禁令”,并告诉我是因为被有些编辑改怕了,不得已出此策以应之。这件事让我很是感慨:一个能对自己的文章如此认真的人,必定对别人的文字也同样尊重;反之,一个随意删改他人文字的人,对自己的文字也必定不会认真。这对于编辑,当是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
对文字的态度,也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彦修先生是那种方正坚守,绝不苟且的人,因此他也不齿于无原则、无特操的风派。《人民日报(海外版)》有一个栏目叫“望海楼随笔”,我的一篇《怀师》刊发在那里,其中讲到刘大杰先生在“文革”中修改自己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事,觉得强制学者修改著作,从施之者言,是极大的愚蠢;从受之者言,是极大的悲哀。大杰先生是受害者,又何必苛求于他呢?此文彦修先生读后给我一信,后来又读到他更为详尽的批评文章,认为“学者、文人、思想家、理论家,还有政治家,不管古今,都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彦修先生责以大义,我是赞同的,“文革”中那些栽赃陷害、见风使舵、曲意迎合的事令人不齿,但对刘先生当时的处境,我觉得彦修先生毕竟有些隔膜,何况就是在复旦,刘先生也未能见谅于许多前辈。因此我未作任何辩解或争论。
不料两年以后,又收到彦修先生一信,说是读到一些文章,知道了刘先生当时的处境,文人处此际会,实也大难,还是要多谅解些才好。因此他将前次对我文章“不妥当的评论收回作罢,并致歉意”。彦修先生的为人处事,真称得起前辈风范。 (选自《杂文选刊》2015年4期)
相关链接
①曾彦修,四川宜宾人,1919年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方日报第一任社长、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报人和出版人之一。2015年3月3日4点43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曾彦修是中共罕有的好人,1957年曾自划右派完成单位指标。
——百度文库
②在我一生经过的一些大事中,我的原则是:一切按具体情况处理。明知其错的我绝不干。为此要付出多大代价,我无条件地承担就是。世界上很多事情,常常都会有例外的,唯独有一件事情,我以为绝不能有例外,那就是:良心。
——曾彦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传记的开篇写到,“同他见面,完全是一次意外的惊喜”,这里的“惊喜”源于曾彦修先生在编辑《当代杂文选粹》第三辑时看中了“我”几篇杂文。
B.在“我”第一次与曾彦修先生见面,双方交谈完稿件事宜后,曾彦修先生“虽没有端茶送客,却也没有更多的闲话”,这里表现了作者对对方待客的不满。
C.为了更好地刻画传主曾彦修先生的形象,这篇人物传记成功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既有对传主语言的直接描写,也有对传主外貌和衣着的细致描绘。
D.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报人和出版人之一,年事已高的曾彦修应约在《珍珠滩》栏目座谈并为之写稿,是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写照。
E.在曾彦修先生看来,“学者、文人、思想家、理论家,还有政治家,不管古今,都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表现了他对刘大杰先生胡乱修改著作的不满。
(2)文中写了“我”与曾彦修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
(3)从文本看,曾彦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概括。(6分)
(4)你如何理解曾彦修的世界上唯有“良心”绝不能有例外?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星期四。茨维达小姐向我解释说:“由于监狱长的特许,我可以在监狱探视日带着画笔和画纸进入监狱,坐到会见室的谈话桌边。囚犯亲属们这一纯朴而人道的行为有许多可供速写的素材。”
我并未向她提过任何问题,但是,由于她发现我昨天看见她站在监狱前的小广场上,她认为有必要为自己在那里出现进行辩解。我倒希望她什么也别告诉我,因为我对人物画没有任何兴趣。如果她果真把那些素描拿出来给我看的话,我肯定不知如何评价它们;不过她并未把那些画拿出来给我看。我想她大概把那些人像画收在专门的画夹里,并且每次都把那个画夹存放在监狱办公室里,因为昨天我看见她时(我记得很清楚),并未看见她带那个形影不离的速写本与铅笔盒。
“我要是会画画的话,我会全力以赴地去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外形。”我断然说道,因为我想改变话趣,也因为我有一种自然倾向,要在无生命物质的状态中识别自己的各种心情。
茨维达小姐立即表示同意我的看法。她说,她最喜欢画的东西是小渔舟使用的那种
“四爪锚”,它有四个爪钩。经过防波堤边停泊的小船时,她还指给我看四爪锚,并且向我解释,画那四个爪钩时选择倾角与透视角会遇到哪些困难。我觉得这个物体传给我一种信息,我应该译解这个信息:锚是一种鼓励,鼓励我固定在什么上面,抓住某种东西,沉下去,结束我这种漂浮状态,这种浮在表面的状态。但是,这种解释有可能产生这种疑问:这是否是邀请我起锚向大海航行呢?四爪锚的形状中确有某种东西,也许是那四只爪钩,也许是那被海底岩石磨损了的四条弯臂,告诫我说,不论采取哪种行动,都会带来损伤与痛苦。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不是一个深海使用的大锚,而是一个灵巧的小锚。它并不要求我放弃青春年华,只是要求我停泊一下,思考一下,研究一下我自己身上的未知数。
“要想从容不迫地从各个角度画这种锚,”茨维达说,“我自己就应该拥有一个,以便同它建立一种亲切的关系。您认为渔民会卖给我一个吗?”
“可以问问。”我说。
“为什么您不想买一个呢?我自己不敢去买,因为一个城里姑娘如果对渔民的一件粗笨的东西发生兴趣,会使人感到惊讶。”
我仿佛看见我把这样一个四爪锚送到她面前时,力求做得像在送她一束鲜花,因为四爪锚丑陋的形状显然不像一件礼品,送给她这种东西我有点于心不忍。当然,这里蕴藏着一种我未能发现的含义,我以后要好好体会它。想到这里便答应为她购买一只四爪锚。
“我想要带锚索的四爪锚,”茨维达补充说,“我会数小时坐在那里不知疲倦地画那团绳索。因此,请您再买条长长的绳索,十米长,不,十二米长。”
星期四晚上。医生已允许我适度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为了庆贺这个喜讯,黄昏时我走进“瑞典之星”酒馆喝了一杯温热的朗姆酒。酒馆柜台边站着一些渔民、海关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一位身穿监狱看守服的醉醺醺的老人声音洪亮地压倒各种议论说道:
“每星期三,那个据说叫茨维达的,全身香喷喷的姑娘都递给我一张一百克郎的钞票,叫我让她和那个囚犯单独待在一起。到星期四这一百克郎就变成了许多啤酒。探视结束的时候,那个姑娘走出监狱,浑身都是监狱里的臭味。那个囚犯回到牢房里,囚服上沾上了那个姑娘的香气。我呢,满嘴啤酒气味,生活是什么?就是串味儿。”
“生活是串味儿,你还可以说,死亡也是串味儿,”另一名醉汉插话说。很快我就弄明白了,他的职业是掘墓人。“我要用啤酒的气味压倒我身上的死人气味。酒鬼死了,我埋过许多酒鬼,只有死人气味才能压倒他们身上的啤酒气味。”
我把这段对话记录下来,作为世界对我的警告,因为世界正在解体,并且企图把我也裹带进去。
(选自《寒冬夜行人》,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茨维达小姐发现“我”昨天看见她站在监狱前的小广场上,就主动跟“我”解释出现在那里的真实原因,让“我”相信。
B.喜欢关注冈犯亲属们那淳朴而人道的行为,并自愿热情地给他们画素描,且将画像收集起来,可见,茨维达为人质朴。
C.“我”喜欢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外形,这才有了下文“我”与茨维达小姐交谈“四爪锚”的情形,这拓展了小说的情节内容。
D.小说以“我”与茨维达小姐的交往作为线索,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内容深刻。
E.本文通过茨维达绘画习惯的叙述与分析,刻画了茨维达这一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她的善良真诚、善解人意。
(2)第二段“不过她并未把那些画拿出来给我看”这一细节的透示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监狱看守”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你如何理解小说里的“生活是串味儿”?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探究作答。(8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郦道元的《三峡》中引用渔歌“ ,____ ”既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又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无声的人和江景衬托琵琶女一曲弹罢后的艺术效果的名句是___ _, _ 。
(3)在《虞美人》一词中,李煜发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的两句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②,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钮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字季常,亦为苏轼好友。②桧:即圆柏。一种常绿乔木,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③摐摐:形容雨声。④钮:油灯。
1.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王长官的形象特征。(5分)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卢彦伦,临潢人。辽天庆初,萧贞一留守上京,置为吏,以材干称。是时,临潢之境多盗,而城中兵无统属者,府以彦伦为材,荐之于朝,即授殿直、勾当兵马公事。
辽兵败于出河店,还至临潢,散居民家,令给养之,而军士纵恣侵扰,无所不至,百姓殊厌苦之。留守耶律赤狗儿不能禁戢,乃召军民谕之曰:“契丹、汉人久为一家,今边方有警,国用不足,致使兵士久溷父老间,有侵扰亦当相容。”众皆无敢言者。彦伦独曰:“兵兴以来民间财力困竭今复使之养士以国家多故义固不敢辞而此辈恣为强暴人不能堪且番、汉之民皆赤子也,夺此与彼,谓何?”
初取临潢,军中有辛讹特刺者,旧为临潢驿吏,与彦伦善,使往招谕,彦伦杀之。辽授彦伦团练使、勾当留守司公事。
天辅四年,彦伦从留守挞不野出降。授夏州观察使,权发遣上京留守事。师还,挞不野以城叛,彦伦乃率所部逐挞不野,尽杀城中契丹,遣使来报。未几,辽将耶律马哥以兵取临潢,彦伦拒守者七月。会援兵至,敌解围去,因赴阙。
天会二年,知新城事。城邑初建,彦伦为经画,民居、公宇皆有法。改静江军节度留后,知成州烟火事。未几,迁静江军节度使。天眷初,行少府监兼都水使者,充提点京城大内所,改利涉军节度使。未阅月,还,复为提点大内所。彦伦性机巧,能迎合悼后意,由是颇见宠用。岁余,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为宋国岁元使。改礼部尚书,加特进,封郇国公。天德二年,出为大名尹。明年,诏彦伦营造燕京宫室,以疾卒,年六十九。
(选自《金史·卷七十五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授殿直、勾当兵马公事 授:授予
B.无所不至,百姓殊厌苦之 厌:厌恶
C.权发遣上京留守事 权:权力
D.敌解围去,因赴阙 阙:朝廷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兴以来/民间财力困竭/今复使之养士/以国家多故/义固不敢辞而/此辈恣为强暴/人不能堪/
B.兵兴以来/民间财力困竭/今复使之/养士/以国家多故/义固不敢辞/而此辈恣为强暴/人不能堪/
C.兵兴以来民间/财力困竭/今复使之养士/以国家多故/义固不敢辞/而此辈恣为强暴/人不能堪/
D.兵兴以来/民间财力困竭/今复使之养士/以国家多故/义固不敢辞/而此辈恣为强暴/人不能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彦伦才能出众。辽天庆初年,担任萧贞一吏人时,凭才能闻名;临潢境多盗贼,城中士兵没有统管的人,官府因其才能,把他推荐给朝廷。
B.卢彦伦是非分明。辛讹特刺以前是临潢的驿吏,也是卢彦伦的好朋友,一直与卢彦伦交好;后来他受命率金兵进攻临潢时,卢彦伦斩杀了他。
C.卢彦伦处事果断。卢彦伦曾经跟随过留守挞不野,挞不野发生叛乱时,卢彦伦就率领部下驱逐他,把城中的契丹人全部杀掉,派使者来报告。
D.卢彦伦管理地方事务时,可谓管理有方。天会二年,在他掌管新城事之时,城邑刚开始建造,卢彦伦为城市建造规划,民居公房都很有章法。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番、汉之民皆赤子也,夺此与彼,谓何?
(2)明年,诏彦伦营造燕京宫室,以疾卒,年六十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路径
王杰群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新、创造、创作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公众提供独特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由过去吃、穿、住、用、行向学、健、游、安转变,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会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稳中有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文化创意产业本身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建设,项目推介活动的开展,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高端人才的引进,金融创新的深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环境明显得到优化,保障体系也日渐完善。
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文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大多遵循产业资源文化型升级模式,即以传统产业为出发点,将创新意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和品牌中,实现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种传统的由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国内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一些文化资源禀赋丰富但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城市,由于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无法照搬传统的产业文化的发展模式。他们应将独有的文化资源、创意、想法商品化、市场化,运用产业手段完成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将阳春白雪的原创艺术扎根于生产制造,使艺术、文化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中产生效益倍增效应。
同时,国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还处于模仿型排浪式的低级次阶段,商家也只是简单地复制再生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逐级得到释放,个性化、多样化消 开心麻花等小微文创企业的成功凸显了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的新特征,即生产小型化、专业化、个性化。在文化创意产业中,雄厚的资金、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本不再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素,创意和人才才是企业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今后的考察中,应该创新对企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将考核重点放在企业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人才资本、创意内容等无形价值上,主动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文创企业提供涵盖税收、资金、人才、市场、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全面支持。
(选自2015年3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创新、创造、创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手段,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是其核心价值,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是其交易特征。
B.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由过去吃、穿、住、用、行向学、健、游、安转变,这是当今经济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C.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D.文化创意产业为公众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当今的经济新常态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近年来整体稳中有进的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基础的同时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B.产业资源文化型升级模式主要适用于国内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地区,有将创新意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和品牌中,实现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的特点。
C.在生活质量提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就会越来越注重产品所具有的创意价值和文化内涵,因此,生产商要敏锐感知消费者的偏好,以便主动丰富产品的核心价值。
D.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压力并存的形势,我们需要积极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把创意变成就业的机会和创业的资本,这样也可以把包袱变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行于国内较为成熟的文创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资源文化型升级模式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它把传统产业作为出发点,具有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优势。
B.将独有的文化资源、创意、想法商品化、市场化,运用产业手段完成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这种发展模式适合一些文化资源禀赋丰富但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城市。
C.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好的文化创意产品会释放相应的需求;通过树立品牌将碎片化的文化资源和内容进行集合,能够形成市场效应。
D.从开心麻花等小微文创企业的成功中可知,雄厚的资金、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本不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素,只有创意和人才才是企业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