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下图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形象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

下面下图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形象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满分5 manfen5.com

 

 

该标志以汉字“七夕”为形,将中国传统印章、书法与牛郎织女结合,(2分)巧妙幻化成天河连汉水、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瞬间。(2分)讴歌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和对理想爱情的向往。(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要根据标志中的构成要素,按照总分和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然后联系现实,结合着题干中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展开合理的联想,将标志的寓意表达出来。由图示可知,牛郎织女与天河连汉水、喜鹊搭桥的故事与“七夕”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了一起,故可从传统文化所讴歌的爱情、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5个字。(5分)

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①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因此,湿地是人类②        。我国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今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快速的经济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即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人吃早饭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大都实行早午晚三餐制,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                                                    ,一样样精致的茶点,被一双双灵巧的手赋予生命。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中国,早餐早已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了。

①在广州,早餐享受的就是过程,师傅为准备一份点心可能需要忙碌整整3个小时

②现代城市里,早餐的首要需求就是简单快捷

③天津人最懂得这一点

④不是所有早餐都以快取胜

⑤尽管一日三餐,几乎成为人类共同的饮食制度,同样的饭食在中国.却变幻出不同的生活

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

⑥煎饼果子,外柔内脆,鲜香兼备,享受它只需要两分钟

A②③⑥④⑤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②④⑥③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这些经典的抗战歌曲曾响彻中华大地。激昂的歌声、慷慨的歌词,不仅在唱响着当今的时代主旋律,同样也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

B.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对于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C.年轻妈妈向柳娟在湖北荆州7.26电梯事故中不幸离世,引起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发生在各地的多起电梯“吃人事件”,拷问着公共安全。

D.“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留学生跨境旅游渐成时尚,却暗藏安全隐患,虽然办理签证的同时也会购买保险,但是这并不能避免不会出现问题。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虽然今年夏天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各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烧烤模式”,但从四面八方跋山涉水特意来韶山参观的人仍____       

②在这篇写景的文章中,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初上、          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还有那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

③在IT市场,有一条金科玉律:一夏顶三季。今年暑期,苏宁、国美、百脑汇等多家卖场都发起了“暑促风暴”,活动期间,               的人潮把电子一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A.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摩肩接踵    B.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  摩肩接踵

C.络绎不绝  摩肩接踵  川流不息    D.川流不息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

——记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黄家驷

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岁丧父,5个叔伯亦相继因病早逝,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要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少年时代,黄家驷不满足私塾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竟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

1941年,他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求学。黄家驷基础扎实,在导师指引下较快掌握胸外科技术,于1943年获外科硕士学位,并通过全美专家考试取得外科专家称号。留美期间,黄家驷还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每两周组织一次中国建设讨论会,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聘任,决心为开  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搭乘太平洋上第一班通航的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完整无缺地带回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

回国后,他一面在上海医学院执教,一面在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从事胸外科的创建工作。

解放后,他与上海第二医学院和上海市南洋医院协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并亲任院长。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总是坚持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手术。

黄家驷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59年,他在北京创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这是我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决定了建校方针、教学计划以至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等问题。现在国内的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

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回忆了一件往事: 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老师亲自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的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装。"尤为珍贵的是,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论》送给我。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并签上他的名字“家驷。知道我酷爱读书,他殷切地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老师赠送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肩负着,老师的教导和希望,我来到了当年古城武都。正是老师这种深藏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

“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黄家驷是知行合一的医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热情担负起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于1979年在重庆召开会议,成立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他被任命为组长。

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争分夺秒地笔耕。由于《外科学》要大量充实内容,再版将成为大型外科参考书。他日以继夜查阅文献,先写成《胸部损伤》一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会讨论第四版的编写计划。 5月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月14日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在赴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

黄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教授继续他的主编工作。为纪念黄家驷对发展外科学的卓越贡献,编委们一致决定此书定名为《黄家驷外科学》。中华医学会追授予黄家驷“胸心血管外科科学进步贡献奖”以表彰他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我国胸心血管外科的突出贡献。(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黄家驷,江西省玉山县人,生于1906年,1933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1945年在上海创建胸腔外科,他主编的《外科学》等著作,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是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摘自《历史上的今天》)

②“文革”中,他因“复辟旧协和”挨批;过后,他竭尽全力于医大的复校和老三届学生的成长、回炉、招研和放宽考研的年龄限制等,以及后来开展国际交往,学术交流,送出去、请进来....对学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尽其所能,有求必应。(摘自方国栋《纪念黄家驷老师逝世三十周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黄家驷出身医生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智过人,由于家中亲人因病早逝,使得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好医生的志愿。

B.黄家驷基础扎实,领悟力强,先后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

C.医学报国是黄家驷的毕生追求,国家动荡、时局危难之时,黄家驷“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毅然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到祖国。

D.“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这句话是黄家驷的人生梦想, “好教师”“好的胸外科医师”也是他一生的最好概括。

E.晚年的黄家驷虽然告别了手术台,但依然笔耕不辍,从事外科学的研究,撰写、主编了《外科学》等著作,成为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材料表现了黄家驷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本文在介绍黄家驷时,插入了一段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方国栋的回忆,这样写有何好处?请具体分析。(6分)

(4)“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黄家驷在治学、行医和处世等方面堪称楷模。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就以上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