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孟浩然与      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2 分)

(2)结合全诗,赏析“松月夜窗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3)请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 分)

 

(1) 律诗(五言律诗) 王维 (2)松间明月照着我的窗台,一切是那么空虚,此句描绘了一幅清冷幽寂的夜景。(2分)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迷蒙空寂的夜景写作者内心落寞惆怅,韵味悠长。一个“虚”字,语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答出其中一点并作简析2分) (3)①仕途失意(或壮志难酬)之悲 ②世态炎凉之苦 ③年华已老之哀④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1点1分,共4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第一问,题干问的是“从体裁上看”“是什么诗”,主要有绝句和律诗。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四联,而所给的诗歌每句诗五个字,故应是五言律诗。第二问是问山水田园诗人,中国唐代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的山水田园诗派。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孟浩然(689—740)〕襄州(今湖北省)襄阳人,其诗清新淡雅,情景交融,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解析:题干要求“赏析‘松月夜窗虚’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是考查学生感悟诗歌中景物形象的能力。首先应先将第一节诗中的景物圈划下来,然后再抓住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情感,品味这以画面。。“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解析:题干要求“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20分)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徙之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且圮(坍塌)。给饥民粟,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诉讼)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给)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疏虽留中,镂版书毁。以员外郎巡京辅,出疑者三百余人。进郎中。

迁湖州知府,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宦人嘱巡抚檄取亲讯。幼学固不予,立杖杀之。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故土城,且圮           卑: 位置低下,低矮

B.给饥民粟,修筑           俾:使

C.迁湖州知府,           甫:开始

D.御史以                   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幼学“政务惠民”的一组是(3分)

①垦莱田八百余顷  ②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  ③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

④以员外郎巡京辅  ⑤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⑥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幼学任确山知县时,一方面致力于施惠于民,一方面敢于触犯权贵,严明法纪,汝宁知府担心他惹上祸端,请求上司将幼学调到中牟。

B.陈幼学在中牟任职时,组织百姓捕蝗抗灾,修复城墙,开垦荒地,开凿沟渠,治理水患,由于措施得力,政绩卓越。

C.陈幼学任湖州知府时,严格执法,为民除害;发生洪涝灾害时,他全力抗灾,虽然荒废政务,但被救活的饥民有三十四万多人。

D.陈幼学七十岁时,去职还乡,供养老母,母亲去世后朝廷曾两次征召,他都没有赴任,去世后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4)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拘于时

A.蚓无爪牙之利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②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

B①于其身也,则师焉   孤舟之嫠妇

C①是故益圣,愚益愚   ②位卑则足

D鱼虾而友麋鹿       ②吾从而

 

查看答案

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道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舞幽壑潜蛟

B.①浩浩如冯虚御风                  ②知不可骤得

C.①箕踞                          ②倚歌和之

D.①皆出于此乎                      声呜呜然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尝而望矣(提起脚跟)           举酒客(劝酒)

知不可乎得(突然)               到则草而坐(拨开)

B.舆马者(凭借)                   不绝如(细丝)

是故贵无贱(没有)               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沿着)

C.作《师说》以之(赠送)           一苇之所如(纵然)入深林,回溪(穷尽,走遍)       故为之文以(记)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疑惑)   而莫得其(边际)

功在不(停止)                   而吾与子之所共(享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