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组织审核、社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组织审核、社会公示等各个评选环节,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结果于昨日正式揭晓。

B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的人”,这种变态的精神现象和变态性格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的。

D.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B 否定不当,应删去“否认”。C句式杂糅,删去“来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D搭配不当,“随着”应该搭配表示动态的名词,可加上“的不断加快”。故选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3分

A.用别别扭扭的形式、弯弯绕绕的文字将本来明明白白的道理“艰深化”,这种学风不足为训

B.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C.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寒蝉与小灰雀不置可否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走进凤凰城

①湘西的凤凰城是一座风情别具的古城,传说有一对凤凰从这里拍翅而起,小城便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

②走进凤凰城,感觉小城的确有着凤凰一样美丽迷人的风采。山水相依,钟灵毓秀,是小城生动的容颜。微雨过后的小城,空气格外的清新,远处的山峦上萦绕着一层薄雾,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雾中时隐时现。田野是绿的,山峦是绿的,沱江的水也是绿的。

③沱江是绕过小城边廊的一条河,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水草清晰可见。河上渔舟荡漾,欸乃声声,几只慵懒的鱼鹰随渔翁的号子扎进水中,荡起圈圈涟漪,恰似你扩展的思绪。河畔,有阿妹在淘米、洗菜、捣衣、照身影,阵阵杵声与姑娘的欢声笑语相应和。那些由木柱做架,以纵纵横横的杉木板做壁,支撑起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壁连着壁,檐接着檐,悬挂在高高的河壁上。连同木楼后面的青山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或水墨画中才寻得见。

④在凤凰城中,到处能读到历史的沧桑。沱江中有座石墩搭成的小木桥,古时为一步一墩的“踏岩”,是人们从北门进城的必经之路。北门又称“壁辉门”,城门上的城楼依然完好,雄伟壮观。古城楼两端沿江岸筑有城墙,高近两丈,为紫红色砂石垒成,建成于康熙年间,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段约有500多米。古城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铺就,这一块块从山里背来的青石板,纵横交错成小城的血脉,每一条小巷的青石板都被人们的脚板打磨得油光发亮,无疑是小城岁月的见证。

⑤走进临江老街,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说是街却没多少店铺,更没有招惹人眼的广告招牌,临街的多数房屋敞开着门扉和窗子,很坦然地任你观览。几束斜阳投身的光影里,偶尔有挑着山货挎着背篓的人匆匆掠过。门边窗前,不时就有老妪、孩童好奇的目光,看风景的我分明成为他们陌生的风景。在小街幽深而神秘的氛围中,唤起人们对一个久远年代纯朴民风的回忆,恍然依稀,我仿佛回复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岁月。我似乎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朦胧中看见“边城”里的爷爷、翠翠、大佬……向这边走来,看见沈从文先生朝他的故居走去。

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位于城南中营街,是那种典型的南方四合院,看上去很古老。院中有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天井四周为瓦木结构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间,厢房四间。屋子不大,却优雅怡神,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正是这种古朴雅致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沈从文先生的书房,临窗是一张大书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成的。

⑦凤凰城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这里有古寺、古塔、古阁、古城墙和古吊脚楼,有奇山、奇石、奇水、奇泉和奇洞。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小城也是奇人辈出的地方,有鸦片战争中抗英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有文坛泰斗沈从文,有著名画家黄永玉……那份人杰地灵的荣耀成了小城源远而神圣的文化风景。

⑧古城凤凰,装点你的美丽风景,不仅是这里的青山绿水,不仅是那独特的风情,更是那方土地上的坚韧、勤劳和纯朴的人们。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16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两项是(        )(5分)

A.第一段写古城凤凰的传说,既为古城增添了奇异的色彩,又暗示了古城人杰地灵,为写下文的山水凤凰、人文凤凰作铺垫。

B.本文不重在写景,但写景笔墨不少,其目的在于以景衬情。作者写沱江和谐淡雅的意境,突出了凤凰人内心的和谐与平静。作者说“走进临江老街,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说是街却没多少店铺,更没有招惹人眼的广告招牌,临街的多数房屋敞开着门扉和窗子”,以凤凰城之古朴衬托凤凰人之纯朴。

C.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位于城南中营街,是那种典型的南方四合院,象征着沈从文的淳朴。院中有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象征着沈从文的坚毅。

D.作者说“田野是绿的,山峦是绿的,沱江的水也是绿的”,连用一个“绿”字,看似不经意,实则独具匠心,一则写出凤凰城空气清新,二则写出凤凰城生机勃勃,三则暗示凤凰城与世隔绝,未被工业文明污染。

E.作者写凤凰城,不是每一处都平均用力的,有的地方详细,有的地方简略,详略有致,凸显了作者的裁剪功夫。比如写沱江,则浓墨重彩,写河水之清澈,写河面渔舟和鱼鹰,写河畔声影相随。而写古寺、古塔、古阁、古城以及奇石、奇泉和奇洞则一笔带过,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F.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指沈从文的《边城》正是凤凰古城生活的反映,沈从文对故乡的眷恋正是他创作的动机,这一句为下文写沈从文故居以及《边城》创作背景作铺垫。
2.第4段中“血脉”和“打磨”的意思是什么?试分别解释作者这样用词的妙处。(6分)

                                                                             
3.试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分析作者对凤凰古城的描写。(5分)

                                                                             
4.结合文本,你认为环境与人是怎样的关系?(8分)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6分)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盘桓。

②云销雨霁,                               ,秋水共长天一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5分)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略有删节

【注】 黾勉mǐn miǎn:努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辙亦海康      迁:搬家

B.渊明临终,告俨等          疏:奏章

C.性刚才拙,与物多          忤:感触

D.其必有以之矣              处:立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

B.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

C.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D.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2)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

(3)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