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____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________。
A.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B.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C.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D.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天人交战的“盗火者”
王龙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成为彻底改变严复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的热血之士纷纷开出自己的救亡药方。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救国之策;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从来述而不作的严复,终于决定要化笔为剑,用文章来呐喊冲锋了!
新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发表了第一篇重磅文章《论世变之亟》。他清醒地看到:“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压抑多年澎湃已久的爱国激情,终于化作急迫的救亡使命感,他一口气写下了《救亡决论》、《原强》、《辟韩》等为人传诵一时的名篇。这些充满激情的政论文章,抨击时弊,呼吁国人因时而变,维新图强,是一次对中国专制政体从治统到道统、从形式到内容的彻底清算,其宗旨用蔡元培的话说就是“尊民叛君,尊今叛古”。主要内容则可归纳为四句话:帝王窃天下,儒术卫王权,八股笼士心,治术坏民智。严复的这些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
戊戌维新失败后,严复躲进小楼,立誓“屏弃万缘,惟以译书自课”。对中华文化不曾一日消解的深层焦虑感,成为他不竭的精神动力。十年中,这位孤独的圣徒扛着救赎的十字架,独自一人匍匐在精神孤旅之上。1906年,在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时,当他译到专制政体“彼将使之为奴才也,必先使之终为愚民也”一语,不禁心生悲愤,涕泪长流。中国千年的专制之痛,竟让一位遥远的西方人总结得如此精确。
拯救吾国,必先拯救吾民。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决定了他只选择那些有助于改造国民性格的西方书籍介绍给中国人。深受严译影响的鲁迅,后来也深为理解严复这种忧虑的心境,他感叹道:“严又陵究竟是‘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的,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深层忧虑,在严复是沉痛的“三民论”的呼号呐喊,到了鲁迅笔下则是痛极无声的那个麻木的愚民阿Q形象。中国的启蒙事业,就这样薪火相传,涓滴成河。
1905年春,围绕改造中国的途径,严复与孙中山有一次正面的思想交锋。严复对革命党领袖再次重申,在时机尚未成熟时革命,“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
孙中山直言不讳:“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孙中山对书斋中的严复显然不无揶揄之意。但这场对话显然也暴露了严复思想深处的矛盾:一方面他对君主专制恨之入骨,一方面又要遥遥无期地等待民智终开的那一天。
1910年,他以“硕学通儒”的资格进入实施“新政”的清政府新设立的资政院,又获“文科进士”赏赐。有人质问严复,为何还不与清廷划清界限?他说:“今日政府未必如桀,革党未必如汤,吾何能遽去哉!”这句话背后充满忠臣孝子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奈与侥幸。1911年武昌起义前六天,严复还为清朝写了第一首国歌。起义爆发当晚,严复在日记中痛惜地写下“武昌失守”四字。
1920年代,“革命”已取代“进化”成为中国最主流的强势话语。坚持改良的严复自然被淹没在革命的洪流之中。在新潮人物的眼中,晚年严复已成为一个无法与同时代新人进行对话沟通的思想老人,充满精神的孤独。
1921年严复去世。临终前,他的遗嘱第一条便是“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生前自题墓碑:“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一个终生反对专制政体的启蒙思想家,却自甘把一个消失的王朝作为精神归宿,严复最后一次特立独行地展示了他人生的悖论与谜题。
(摘编自《随笔》2014年第2期)
【相关链接】
①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积极倡导西学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1897发表译作《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阐发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1912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深重忧虑,曾试图将北大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
②1879年,被康有为称为“西学第一人”的严复从英国学成归国,此后仕途不顺。1885年起,为博取举人的头衔,严复接连八九年参加了四次乡试都铩羽而归。苦闷到极点时,他甚至悔恨自己“一肚子洋墨水全是多余”。其间,他染上了鸦片烟瘾。
(摘编自《国学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即使在戊戌维新变法失败后,怀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严复依然为了改造中国国民性格,不断地选择、译介了西方许多典籍,如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等。
B.严复与孙中山虽同是拯救中国,但由于各自政治主张的不同,即改良与革命的不可调和,最终使得二人在思想交锋中互相揶揄和攻击,直至不欢而散。
C.严复沉痛的“三民论”的呼号呐喊,鲁迅笔下那个痛极无声的麻木的愚民阿Q形象,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深层忧虑,实质上源自于严复和鲁迅精神的孤独。
D.被康有为称为“西学第一人”的严复从英国学成归国,仕途并不顺利,留学所学不能帮他科举登第,这使得他精神极其苦闷,一度怀疑自己的西学知识。
E.作为积极倡导西学的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论”,并尝试着去实践,如试图将北大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
(2)严复的思想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述。(6分)
(3)严复给十九世纪末中国播下的思想启蒙“火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文中最后一段说“严复最后一次特立独行地展示了他人生的悖论与谜题”,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严复的“悖论与谜题”的理解。(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考驾照
【美】安吉利卡·吉布斯
玛丽安去考驾照的那天下午,艾立克森太太陪她一起去。这是六月里第一个热天,她们开上大马路时,发现路上挤满了开往海滩的车辆。
艾立克森太太盯着她那双黑色、能干的手看,心里总有千百回地想着:家中没有勤快的她真不知该怎么办,先前雇用好几个白人女子管家的那段日子是多么难熬,那些态度很随便的女人认为替人做家事是贬低身价,给人带小孩更是莫须有的侮辱。
“你开得好棒呵,玛丽安,”她说,“我跟你说,别去多想上一次的事。那样的雨天,在那么陡的山坡上开,谁也会倾滑的。”
“出四项错误才不及格的,”玛丽安说,“我不记得路考官在我表格上划的×号,都是我犯的错。”
“有人说那都是他们在暗示你得塞点红包。”艾立克森太太心有怀疑地说。“不是的,”玛丽安说,“那样反倒把事情弄得更糟,艾立克森太太,这我很清楚。”
车子停在路边一小行车队的后头,路考官还没到呢,剩下的事就是耐心苦等了。
两辆车门上喷了公家徽志的汽车在对街停了下来。路考官飞快地跨出车来,一身整洁的制服显得精神抖擞且颇有军人气概。玛丽安的手抓紧了方向盘。“那就是上次当掉我的那个。”她低声地说,指着一个矮壮、趾高气扬的男人,他正对排在车队前头的一名应考者发号施令。
“别紧张,玛丽安。”艾立克森太太说。她们默契地交换了个微笑。与上次不同,来到她们车前的路考官是个温和的中年男人,他翻看她们的证件时,咧开很宽的嘴笑着。艾立克森太太踏出车外。路考官朝艾立克森太太挤了挤眼,他钻进汽车坐在玛丽安身边的座位上。
“在街角那儿右转,玛丽安。”
艾立克森太太在路边上看着他们平稳地往街上驶去。路考官在一个小黑本子上作记录。
“年龄?”他们往前开了不久,路考官问道。
“二十七。”他用眼角瞄着玛丽安。
“该有一大群小黑毛头了吧,呃?”玛丽安没有回答。
路考官说:“停在那辆卡车跟绿色别克车中间。”那两部车离得相当近,不过玛丽安没费多大劲儿就把车挤进去了。
“以前开过车吗?”路考官问。“开过,先生,我在宾西法尼亚州有过三年的驾照。”
“你为什么想开车?”
“我雇主需要我开车接送她的孩子。”
“你不是要在晚上溜出去跟小伙子约会吧?”路考官问。
玛丽安摇着头,他还在笑。
“你在下个街口左转,然后在下条街中央再转回头。”路考官说。他开始用口哨吹出《天鹅河》那首歌。“有没有让你想起家乡来?”他问道。玛丽安将手伸出车窗外,在街上有条不紊地掉了个头,然后往回驶。
“没有,”她说,“我生在宾州的斯克兰顿城。”路考官故作惊讶地说:“你不是南方佬?唉呀,可唬住我了,我还以为你准是从那边来的呢。”
“不是,先生。”玛丽安说。
“转上缅因大街,瞧瞧你在车多的路上开得如何。”他们在缅因大街上跟着一条车龙后头行驶过好几条街,然后看见前面有一座水泥桥高高地跨在铁路上方。
“念念桥头的那个路况标示。”路考官说。“小心驾驶。天雨路滑,危险。”玛丽安念道。
“你念得还真不赖嘛。”路考官惊叹了一句。
“你是怎么学的呢?”“我去年大学毕业的。”玛丽安说。她的声音有些不太能抑制了。车子爬上桥坡时,路考官大声笑了起来。他笑得差不多连下面的指示都说不出来了。
“在这儿停下来,”说着他抹了抹笑出的眼泪,“然后再发动,大学毕业,真的吗?真想不到!”
玛丽安把车开到了路边,把排档扳到空档上,拉上了紧急刹车,等了半晌,然后又扳回排档。她的面孔板了起来。松开刹车时,她的脚滑离了离合器踏板,引擎熄了火。
“唉,唉,玛丽安小姐,”路考官说,“别忘了你有大学文凭啊。”
“去你的!”玛丽安大吼了一声。她猛地开动车子,车身摇晃了一下。霎时间路考官收起了他的兴高采烈。
“请驶回我们出发的地点。”说着,他在玛丽安的申请表格中胡乱地打了四个黑黑的××。
艾立克森太太在原处等着他们。玛丽安把车停下之后,路考官跳了出来,在艾立克森太太面前粗鲁地掠过,满脸涨得紫红。“怎么回事?”艾立克森太太问,脸色惊惶地跟在他后面看。玛丽安低头凝视着方向盘,嘴唇在颤抖。
“啊呀,玛丽安,又没通过?”艾立克森太太说。玛丽安点了点头。
“只是方式有点不同。”她说着将身子移向了右边的车座。
(略有删改)
(1)下列对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能干的黑人女佣玛丽安不像白人女管家那样看低女佣这份工作,这让艾立克森太太对她很满意,评价颇高,关切地陪着她去考驾照。
B.玛丽安看到路考官跨出车来,她抓紧方向盘低声说“那就是上次当掉我的那个”,既表现了玛丽安对路考官敬畏的心理,又写出了她的紧张不安。
C.为了缓解玛丽安考试的紧张情绪,路考官一直温和地与她聊天,笑着跟她闲话家常,还用口哨吹出《天鹅河》那首歌,让她放松。
D.玛丽安大吼了一声“去你的!”并猛地开动车子,这表明玛丽安为自己在路考爬坡表现欠佳而懊恼不已,她太在意路考的成败了。
E.小说略写第一次路考,详写第二次路考,让读者了解了玛丽安考驾照的过程,对玛丽安两次没有通过路考的原因产生思考,深化了主题。
(2)玛丽安两次“考驾照”都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中的玛丽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写了玛丽安考驾照的故事,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①韵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②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即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1.上阕前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2.下阕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概括。(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少从楼昉学,能文,楼钥亟加称赏。嘉泰二年,入太学。十年,登进士第,调峡州教授。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且曰:“他日愿以二子相累。”湖北茶商群聚暴横,清之白总领何炳曰:“此辈精悍,宜籍为兵,缓急可用。”炳亟下召募之令,趋者云集,号曰“茶商军”,后多赖其用。
理宗即帝位,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兼崇政殿说书。帝问外人因阁子库进丝履有谤议,清之言:“禁中服用颇事新洁者。”帝曰:“故事,月进鞋数两,朕非敝不易,何由致谤?”清之奏:“孝宗继高宗,故俭德易章,陛下继宁考[注],故俭德难著。宁考自奉如寒士,衣领重浣,革舄[注]屡补,今欲俭德著闻,须过于宁考方可。”帝嘉纳。
诸路亏盐,执其事者破家以偿,清之核其犯科者追理,罣[注]误者悉蠲[注]之,全活甚众。沿江算舟之赋素重,清之次第停罢,如池之雁义有大法场之目,其钱分隶诸司,清之奏罢其并缘渔取者,盖数倍公家之入,合分隶者从朝廷偿之。报下,清之方与客饮,举杯曰:“今日饮此酒殊快!”
十一月丁酉,退朝感寒疾,危甚,犹以未得雪为忧。俄大雪,起曰:“百官贺雪,上必甚喜。”命掬雪床前观之。累奏乞罢政,不允,奏不已,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进封齐国公致仕。卒,遗表闻,帝震悼,辍朝三日,特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赐谥忠定。
清之不好立异,汤巾尝论事侵清之,及清之再相,巾求去,清之曰:“己欲作君子,使谁为小人。”力挽留之。徐清叟尝论列清之,乃引之共政。赵葵视师年余,乞罢,上未有以处之,清之曰:“非使作相不足以酬劳,陛下岂以臣故耶?臣必不因葵来遽引退,臣愿为左,使葵居右。”上讫从之,然葵竟不果来。 (选自《宋史•郑清之传》,有删改)
【注】[宁考]即亡父。 [舄] xì①鞋;②同“潟”;③姓。 [罣]guà同“挂”。 [蠲] juān ①除去,免除; ②显示,昭明; ③古同“涓”,清洁;④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B.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C.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D.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于西周。唐代改为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丁酉,古时计时方法。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至今仍在沿用。文中“丁酉”是指这年的十一月为丁酉月。
C.教授原意为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D.节度使,官名。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
A.嘉泰年间,郑清之被授予诸王宫大小教授之职,升为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崇政殿说书,后来向皇上建议要俭以养德,崇尚简朴之风,受到皇上的嘉许。
B.郑清之从小就能写文章,受到楼钥赏识。调任峡州教授之后,向统帅赵方汇报事情,赵方置办酒席款待他,并准备将儿子托付给他。
C.郑清之依法处理了盐商违法之事后,并依次废去长江沿岸很重的船税,还建议朝廷补偿归属各衙门的钱,获得了朝廷同意。
D.郑清之不喜欢树立异己。他先后挽留汤巾、徐清叟这些与他有矛盾的人一起共事,并向皇上建议赵葵担任宰相。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故事,月进鞋数两,朕非敝不易,何由致谤?(5分)
(2) 诸路亏盐,执其事者破家以偿,清之核其犯科者追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