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知”而后“止” 生当“知止”。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弘一法师有墨宝仅二字:知止。我则认为,“知”而后“止”。 “知止”,意即“知道止步”。生途漫漫,波诡云谲,凶险暗藏。有时,往前多走半步,便坠悬崖刀丛。而知止者,却能知晓这人生中不可逾越的界限,适时止步,远离祸害。故而老子于《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圣哲之谕,焉可不听? 只是,世上知“知止”之理者多,真能行“知止”者少。我们举目所望的,多乃“不知止”之人事。徐才厚、周永康、薄熙来、万庆良之流,可谓位高权重矣,然而他们不知止,违法而行,终致身败名裂,万古传臭。又如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明知一些工程项目严重污染环境,却不知止,依然积极引进以为自己的“政绩”“加分”。这些“不知止”者,皆非愚昧之族。可是,他们为何不知止呢? 我想,皆因他们“不知”,故而“不止”。 “知”,非简单之“知道”意。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明”之义。智明,故而理智明晓,知事有利害,晓有当止处,以是而能“知止”。“不知”者,虽知事有利害,有当止处,然而他们非智明之士,知事有利害而只见利甚却不见害更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利令智昏”了。智既已昏,则无从判断何处当止,故而逾越界限,跨步成祸。这种事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周永康们、某些官员们,正是“利令智昏”,失去了“智”,所以“不知止”,终于祸害国家与自身。我们一些轻易上诈骗伎俩当的普通百姓,也常是因“利令智昏”,“不知止”而遭受祸害。 由此可知,世上“不知止”的人事,常是因“利令智昏”,失了智明,致以“不知止”。故而,依我之见,欲要人“知止”,则人必先“知”,然后才能“止”。 范蠡助勾践灭夫差,功高盖世。然而他深知勾践乃“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者,因此他在富贵利禄面前理智止步,携西施而泛江海,悠游人世。他写信给朋友文种,劝他“知止”。文种不听,终为勾践逼杀。范蠡、文种一“知”而“止”,一“不知”而“不止”,结果死生异路,令千古嗟叹。 文种亦世间罕遇之彦俊,而卒以伏剑亡,其见功名富贵之利甚而不省其害更甚,于是失“知”而不能“止”,确是取祸之道。由此亦可知,欲使人“知”,则不仅要使人接受文明之教育,以明知人生各种不可逾越之界限,更要使人深晓其似“利”而实“害”之本质,方能在“利”面前保持理智,而后方能“止”。 视当世大局,自取祸乱者,多由“不知止”而起。日本、菲律宾只见“联美抗中”之“利”而不顾其“害”,故而对美国之献媚、对中国之挑衅皆“不知止”。这种“见利忘害”的赌徒心态,正是极不智之典型表现。 生当“知止”。劝君“知”而后“止”。 《“知”而后“止”》提纲 ◆思维与结构类型: ★ ①层进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②层进式:议(观点)+联(现实问题)+议(问题根源)+议(解决之道) ◆行文大致思路: 1.开篇明确提出观点:“知”而后“止” 2.阐释“知止”是“知道止步”,并分析为什么要知止:不知止则殆矣 3.虽然知止如此重要,可现实中许多人却不知止。列举事例,引发思考:为什么人们不知止? 4.总提自己对“人们不知止成因”的观点:因为不知,所以不止。 5.通过对“知”的深层含意是“智明”的解读,结合事实剖析人们是因为利令智昏而不智明(不知)而不止。 6.提出使人们智明(知)而止的办法:一在文明之教育,使人们明白人世各种不可逾越的界限;二在使人们看清使人们逾越界限的“利”的害的本质。 7.进一步分析,知止而不止者,普遍抱有一种赌徒式的侥幸心理。要使人知止而止,则一定要消除这种对待逾分之“利”的非理性的赌徒心理。(这段由于篇幅关系不能完全表达,故可以删除,以使文意流畅简洁紧凑。) 8.回应文首,回扣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他出家前曾为一位朋友写过一幅字,就是“知止”二字。他认为这幅字说出了人世间的“一个大道理”,能够读懂这两个字的人,必是智者。 我们常说“知足”,其实“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由人的,“知止”是由自己的。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止,反映了一个人的淡定从容,是智慧、是修养、是道德的综合体现。 知止,得先知足,不知足是难以知止的。人们之所以既不容易“知足”,更难“知止”,其缘由概因一个“利”字的诱惑,不是难在不知道,而是难在不舍得,不愿意。什么是当止?先哲早就教导我们:适可而止。但这没有量化标准,让许多人无法掌握什么是“适”?所以,这得靠一个人平时的修养,靠人生经验的积累,靠一个人的智慧来判断。 平心而论,一个人能够真正感觉“知足”已非易事,“得陇望蜀”是普通人的心里常态,能够“得陇”而拒绝“望蜀”,真正能够做到“知止”,则非大胸怀不可。知止,不但是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也要对“痛苦,烦恼”懂得说,行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如果说“知足”是一种心态,那么“知止”则是一种德行和智慧。知足不易,知止更难。这个道德命题真有待于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和实践。我的更多文章 材料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①崇尚并追求至善,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止于至善。 ②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③明白自身能力有限,谦逊待人。 ④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珍惜光阴。 ⑤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2)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4)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5)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李凭箜篌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甲】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

【乙】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王阳明《传习录》)
1.分别用四个字概述孟子和王阳明观点(2分)

孟子的观点               ,王阳明的观点               
2.根据引文有关“良知”论述,谈谈你对孟子和王阳明观点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1.这首词写出了年老的作者对时局的关注,表现出强烈的报国志愿,与辛弃疾词中的名句“                                               ”同样感人。(2分)
2.赏析“天涯想”与“空惆怅”的对比效果。(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贲、育:古代两位著名的勇士。②张良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良倾家产收买刺客,始皇巡游武阳,良与能使120斤铁椎的力士在路上狙击。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B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特:特别 

C子房不忍忿忿之心           忿忿:愤怒、怨恨

D其身之可爱                 爱:爱惜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故加之不怒           何不淈其泥扬其波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C非子房谁全之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而忧其度量不足         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却脾气暴躁,不能忍耐。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项 籍 唯 不 能 忍 是 以 百 战 百 胜 而 轻 用 其 锋 高 祖 忍 之 养 其 全 锋 而 待 其 敝 此 子 房 教 之 也 当 淮 阴 破 齐 而 欲 自 王 高 祖 发 怒 见 于 词 色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3分)                    

(2) 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悲伤的耳朵

(1)1990年,当时的东德人满怀幸福地拆除柏林墙,他们拿着铁锤、钢钎,拿着铁锹和绳索,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面巨墙下,有的人骑在墙头上,他们用各种工具对付这面矗立在他们生活中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离墙。在这些人里边有中年人,也有孩子。有人在拆除的过程中流下了热泪。那些激动的人都感觉到随着这面巨大的隔离墙的倒塌他们获得了新生。有很多世界著名的歌星在柏林波茨坦广场举办了场面浩大的摇滚音乐会,在那个时刻,只有摇滚才能表达他们获得自由以后的狂欢和幸福。一面巨大的模拟柏林墙在燃烧起来的摇滚的激情中崩塌,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个时刻,看到了这个场景。

(2)我没有看到。我没有办法获得世界的这个讯息。那时候我被隔离在世界之外,隔离我的不是具体的墙,而是一种生活

(3)我告诉母亲我想当一个作家,母亲很高兴,但是不相信。母亲不能把写作的行为跟我联系起来,在她看来两者之间距离遥远。虽然她并不明白我写出的那些文字所代表的确切意义,但是她能明白那些文字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她很骄傲我有当作家的梦想,但她又很担心我有这个梦想。母亲说只怕你是有那个心没那个命。

(4)我并没有顾虑母亲的担忧。我想我可以不当作家,但我还是要写作。写作就像我在黑暗中穿行时候头顶的一盏灯,它照亮了我的道路。我那时还热爱萨特。萨特说:词语高于一切。当人看见一棵梧桐树的时候,其实是在等待着关于这棵梧桐树的形容词。只有这个形容词,有关对于梧桐树的表达才使得这种凝视具有了意义。他说,人的一切生活经历都凝聚在对“说出的存在”即对一切的审查之中。萨特的这个想法帮助了我,他使我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我试图为自己的生活命名,试图说出我的生活的存在。那是我写作行为的开始。

(5)我在一个精神近于荒漠的地方开始自己对写作的梦想,由我的幻想而赋予的写作行为的神圣感和崇高感那时候被我深深地迷恋。我把那种书写的姿态看成是我每天的仪式,在工作完毕走出矿井洗过澡之后回家,我必要先把我脑子里涌动的想法用词语呈现出来。

(6)我经常跟母亲交谈,告诉她我的理想。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能获得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抵抗父亲对我的生活的控制和操纵。父亲想让我找女人,想让我结婚,延嗣后代。在父亲看来那是真实的生活。他想象不出我还应该有什么别样的生活。他觉得男人就不能婆婆妈妈,不能怯懦不能软骨头。男人骨头软就没法儿在世上活。

(7)父亲认为我每天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纸上纯粹是瞎扯淡。他看到我彻夜亮着灯在纸上写着那些始终没有名堂的字就愤怒。他觉得我是中了邪。父亲在北山上开垦了两亩地,他在那里种植了玉米、粟子、莜麦和马铃薯。父亲出了窑以后就上山照看他的田地。父亲不满意我的时候就会让我往山上的庄稼地送粪。那是我绝望的时刻。我挑着装满粪肥的箩筐穿过巷口往后山走,很快我就感到肩头被挑着箩筐的扁担磨压的疼痛,我的双腿发软,脚步踉跄,虚汗直流,但我除了咬紧牙关挺着往前走没有别的办法。那时那条山路和箩筐里的粪肥一样令我厌恶和仇恨。父亲并不怜悯我,他要看着我把那些箩筐里的粪肥挑到山上,倒在他的面前为止。

(8)柏林墙倒塌了。L摘下耳机对我说。

(9)他把插在半导体上的耳机插头拔下来,把半导体的音频旋钮调大,我听到一阵急骤的音乐,然后有一个男人说出了东德人拆除柏林墙的消息。同时还有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获释,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还有捷克荒诞派剧作家哈维尔当选捷克总统的消息。

(10)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为什么L知道很多事情而我不知道;为什么L可以知道世界的很多讯息,而我无从获悉。我看着他的那个普通的袖珍型半导体。只要把调频调到某一个波段的时候就能获悉那些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声音。那些声音完全不同于我们以往听到的声音。

(11)我在历史课本中看到过柏林墙。历史教科书里说:柏林墙是一堵伟大的墙,它的修建使一个国家抵御着另一个国家的影响和侵蚀。

(12)那时候我感觉到真实的悲伤。那些声音让我看到我和一个真实的世界有多远。

(13)我认为我的耳朵是为真实的声音准备的,就像我的眼睛是为世间的真相准备的。我的耳朵跟真实的声音相遇的时候,我既悲伤又幸福。

(14)我用积攒的钱给自己买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从这个机子里传来各种不同的声音,我的耳朵第一次享受到声音的盛宴。我贪婪地吸纳那些声音。我甚至觉得我的耳朵是为那些讯息准备的。我很快乐。我感觉到隐秘的快乐和幸福。

(15)父亲不满意我的生活,也不满意我的行为。他很愤怒。父亲跟母亲说:这小子成天胡思乱想,得给他找个女人,找个女人结婚生上个娃儿他就老实了。父亲想用一个女人拴住我。母亲也想让我找一个女人,但母亲希望我能被一个女人照顾和爱。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我全部反对。我不领他们任何人的情面。说好的媒人带女孩子到我家相亲的时间,我带着我的半导体收音机在外边游荡,直到他们离开了我才回家。父亲很愤怒。父亲在家门前截住我。他看着我戴着耳机摇头晃脑的样子,劈脸就给我一个耳光。我还没来得及反应,他就把我的收音机夺去。父亲愤怒已极,他把我的半导体扔倒脚下,父亲眼里冒着火,用脚来回踩。我的收音机,我亲爱的收音机就那样成了父亲愤怒的牺牲品。
1.第2段中“一种生活”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3分)
2.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我试图为自己的生活命名,试图说出我的生活的存在。

②我的耳朵跟真实的声音相遇的时候,我既悲伤又幸福。
3.文章第11段插入历史教科书的说法有何作用?(4分)
4.赏析第15段画线的句子。(4分)
5.有人认为本文写的是个人生存的艰难,也有人说写的是个人精神突围的艰难,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感悟。(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