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

其女往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耽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刑,又不以私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僻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树槐                    通“悬”,悬挂

B.不                        益:增加

C.又不以私害公法              恚:怨恨

D刑杀不称,民之深者          贼:盗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吏拘之,且加罪                ,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问焉                          拔剑切啖之

C.去其腥臊而已                    此数用兵之患也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可乎?      皆出于此乎?
3.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B.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C.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D.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醉酒碰撞了槐树,遭到拘捕,并被判罪。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

C.撞树者的女儿就其父误撞槐树一事向晏子进言,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但不应因此伤害国君的大义,最终打动了晏子。

D.晏子劝谏景公,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提并论,悖逆民心,难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最终使景公幡然醒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甚矣!吾将为子言之君。”使人送之归。(3分)

(2) 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3分)

 

1.D 2.B 3.D 4.C 5.(1) “这样太过分了!我将替你向国君解说这件事。”派人送她回家。(关键词:甚,句式“言之于君”即“于君言之”;使人送之归:派人送她回家。3分) (2) 如果没有大夫您教诲我,我几乎要犯大错,从而危害到社稷。(关键词:微:如果没有;几:几乎;累:危害。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位置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词性推断法等。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可知选项D“贼”应译为“残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虚词的用法主要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的词性、固定句式。A兼词“于之”/语气词。B.都是表承接关系。C项都是助词,“的(部分)” /表提顿。D表反问语气/表推测语气。故选B正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验资”“公”都是名词或代词。本题主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C项由“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可知“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理解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甚”,译为“过分”; 状语后置句“言之于君”即“于君言之”;“使人送之归”译为“派人送她回家”。第二句中“微”译为“如果没有”,“几”译为“几乎”。“ 累”译为“危害”。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景公有一株心爱的槐树,命令官吏们小心地守护着它,树旁立了一根木桩,上面悬挂着牌子,写着他的命令:“触碰槐树的人应受刑罚,损伤槐树的人应处死刑。”有一个人没有听说过这一命令,喝醉酒后误撞了这棵槐树。景公听说后说:“这是第一个触犯我命令的人。”派官吏拘捕了他,将要治他的罪。 那个人的女儿前往晏子家中,托守门人传话说:“我是一个家背靠着外城居住的女子,有话请转达相国,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甘愿在相国的后庭里充一充数(做侍妾)。”晏子听了这话,笑着说:“我难道是沉溺在美色中的人吗?为什么年老了还有女子投奔我呢?虽然这么说,这件事一定有原因吧。”于是传令把那个女子带进来。 那女子进了门,晏子远远望见她,说:“奇怪呀!从她脸色上看,心中一定有深深的忧伤。”于是上前问那女子说:“是什么事情让你忧伤呢?”女子回答说:“国君种了棵槐树,旁边悬挂着命令,触碰它的人判刑,伤害它的人处死。我的父亲迟钝愚昧,没有听到命令,喝醉酒后触碰了槐树,违犯了命令,官吏将要对他治罪。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设置政令,不随意削减俸禄,不私自增加刑罚,也不因为私怨而破坏国家颁布的法令。不因为保护禽兽而伤害人民,不因为保护草木而伤害禽兽,不因为保护野草而伤害禾苗。我们的国君因为要保护他所喜爱的树木,就要杀死我的父亲,让我成为孤儿。这个命令已经对人民实行,成为国家的法令了。虽然如此,但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勇敢之士是不会凭着人多势强去欺凌孤单弱小的人,英明仁慈的君主更不会有违背正确的事理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就好比亲手烹饪鱼鳖的人那样,只要除去它们的腥臊部分就可以了(不应该把好肉也去掉)。现在国君向百姓发布的命令,如果有利于在国内建立良好的秩序,而且对后世也有好处,那么我父亲被处死也是应该的,我为他收尸也是合理的。但是现在的命令却不是这样,太过分了呀!因为碰了一下树木,就要治我父亲的罪,我担心这样做会伤害明察是非的官吏所执掌的法令,也会损害英明君主的道义。邻国要是听说出了这件事,都会说我们的国君喜爱树木而看轻人命,怎么可以这样呢?希望相国明察我的话,来正确裁决违反君主禁令的人。”晏子说:“这样太过分了!我将替你向国君解说这件事。”派入送她回家。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晏子向景公报告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贪欲,就叫做贪婪残暴;推重自己喜好玩赏的东西,把它们抬高到与君主的权威相似的地位,就叫做悖逆正道;随心所欲地处以重刑或死刑,罚不当罪,就叫做残忍暴虐。这三种行为,是治理国家的大祸患。现在国君耗尽人民的财力,来置办漂亮的饮酒膳食用具,准备了众多的钟鼓乐器,修建了极度豪华高大的宫室殿堂,推行这么大的暴政。您推重观赏玩乐的东西,为喜爱的槐树悬挂上特别保护的命令,乘车经过的人要加快车行速度,步行经过的人要快步离开,槐树的威严竟然和君主相当,这分明是悖逆民心的做法。触碰槐树的人要判刑,伤害槐树的人要处死,这分明是罪与刑不相当,轻罪或无罪却处以重刑或死刑,这是对人民最严重的残害。君主您享有国家,没有向人民展现出仁义道德的行为,可是暴、逆、贼这三种邪僻的行为在国内却很盛行,我担心这样做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爱护人民的!”景公说:“如果没有大夫您教诲我,我几乎要犯大错,从而危害到社稷。现在得到了大夫您的教导,真是国家的福气,我接受您的教诲了。” 晏子退朝以后,景公下令立即免除看守槐树的差役,拔掉悬挂令牌的木桩,废除伤害槐树治罪的法令,释放因触碰槐树而被拘捕的囚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B.2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布评论,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究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 

C.本轮巡视组首次实行“一托二”的形式,这将有利于尽快实现今年内完成对中央管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的目标。

D.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济阳的“三轮大爷”不但进入三轮车禁行区域非法停车载客,而且辱骂、拉扯执法交警,这实属是藐视法律尊严的违法行为。

B.刘翔退役之所以被人关注,一是因为他在田径赛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二是因为他背后的商业运作气息屡屡被人诟病。

C.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对促进沿途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

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②③⑥①⑤④  B.①⑤④②③⑥   C.③⑥①⑤②④    D.②⑤③④①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香港非法“占领中环”活动的结束,香港特首梁振英提醒广大市民,要深刻反思一下香港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民主的问题?

B市安监局近期检查了部分酿酒企业,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厂区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齐全,应对措施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

C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四川大学举行颁奖典礼,向乐黛云、陈悖、谢天振等九位在比较文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颁发了“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

D李光耀强行将英语作为新加坡中小学的第一教学语言,并反对将华人方言如粤语、闽南语等列入学校教程,以免因国人说多种方言而造成社会分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________。

②为了保存这些书籍,使之流传后世,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_______建造了一座藏书楼,起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

③《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________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A.惨淡经营     筚路蓝缕     苦心孤诣    B.惨淡经营     苦心孤诣     筚路蓝缕

C.苦心孤诣     惨淡经营     筚路蓝缕    D.筚路蓝缕    苦心孤诣     惨淡经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