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为诸生时,郡被倭,客兵横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为诸生时,郡倭,客兵横市中。会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状。知府曰:“此何与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时,以天下为己任,乡井之祸不关诸生耶?”举隆庆二年进士,常德同知,入为户部员外郎。

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诸司毕会。巡按御史赵应元独不往,居正嗛之。及应元事竣得代,即以病请。王篆者,居正客也,素应元,且迎合居正意,属都御史陈炌劾应元规避,遂除名。用汲不胜愤,乃上言:

御史应元以不会葬得罪辅臣,遂为都御史炌所论,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窃恨之。夫疾病人所时有,今在廷大小诸臣,曾病请者何限。御史陆万钟、刘光国皆以巡方事讫引疾,与应元不异也,炌何不并劾之?即炌当世宗朝,亦养病十余年。后夤缘攀附,骤列要津。以退为进,宜莫如炌。己则行之,而反以责人,何以服天下?陛下但见炌论劾应元,以为恣情趋避,罪当罢斥。至其意所从来,陛下何由知之?

孟子曰:“君之恶其罪大。”臣则谓逢相之恶其罪更大也。陛下天纵圣明,从谏勿咈。诸臣熟知其然,争欲碎首批鳞以自见。至若辅臣意之所向,不论是否,无敢一言以正其非,且有先意结其欢,望风张其焰,是臣所谓逢也。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恶者,炌特其较著者尔。

以臣观之,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独陛下一人公耳。陛下又不躬自听断,而委政众所阿奉之大臣。大臣益得成其私而无所顾忌,小臣益苦行私而无所诉告,是驱天下而使之奔走乎私门矣。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习之,内外章奏躬自省览,后宣付辅臣,俾之商榷

疏入,居正大怒,欲下狱廷杖。会次辅吕调阳在告,张四维削用汲职,帝从之。居正以罪轻,移怒四维,厉色待之者累日。用汲归,屏居郭外,布衣讲授,足不践城市。

(节选自《二十四史·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倭,客兵横市中             被:遭受。

B.素应元                       憾:遗憾。

C.君之恶其罪大                 逢:迎合。

D.张四维削用汲职               拟:打算。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乡井之祸不关诸生耶?                今其智反不能及

B.曾病请者何限                        使工药淬之

C.望风张其焰                          项庄拔剑舞

D.而委政众所阿奉之大臣                乃设九宾礼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用汲为人刚正、遇事敢为的一项是

①会御史接部至,用汲言状             ②陛下天纵圣明,从谏勿咈

③用汲不胜愤,乃上言                 ④逢君之恶其罪大

⑤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恶者             ⑥屏居郭外,布衣讲授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用汲年轻时就性格刚直,敢说敢做,外籍军人在本地横行不法,他及时向来巡查的御史反映情况,表现出关心民生疾苦、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

B.首辅张居正归葬其亲,湖广各地官员都去悼念,赵应元没有去,张居正因此心怀不满,张居正的门客王篆迎合其意,让陈炌诬告弹劾赵应元。

C.王用汲上谏时,痛斥了陈炌等人阿谀奉迎宰相的不良行径,并含蓄委婉地劝诫皇帝,对于国家政务,应该亲历亲为,避免出现偏听则暗的不利局面。

D.王用汲直言上谏而触怒了张居正,皇帝听从大臣的的意见免其官职,丢官后的王用汲隐居城外,以平民的身份教授学生,再也不愿进入纷扰的城中。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应元以不会葬得罪辅臣,遂为都御史炌所论,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窃恨之。(5分)

(2)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习之,内外章奏躬自省览,后宣付辅臣,俾之商榷。(5分)

 

1.B 2.A 3.D 4.C 5.⑴御史赵应元因为没去参加(宰相张居正父亲的)葬礼而得罪辅佐大臣,于是被都御史陈炌弹劾,以假托有病欺骗上级的罪名而被削除了名籍,我私下里对这种做法非常愤恨。(注意“以”“为……所”“论”“坐”“窃”的翻译。5分) ⑵皇上您为何不每天取来各种政务而尽力熟悉了解,对朝廷内外的奏章亲自审阅,然后再交给大臣,让他们商量讨论呢。(每句1分,注意“日”“习”“躬”“宣付”“俾”等词语翻译。5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憾:怨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素憾应元”,意思是一向怨恨赵应元。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通假及词类活用等方面。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应特别注意。A项“被”可联系《荆轲刺秦王》中“被八创”来理解;B项中“憾”,可采用代入法判断,如“憾”解释为“遗憾”,则与下文无法衔接,因此可知此项解释错误; C项“逢”可联系词语“逢迎”理解;D项中“拟”可联系诗句“也拟泛轻舟”耿理解。 2. 试题分析:A同为副词,竟然。B①介词,因为;②介词,用。C①助词,“……者,……也”表判断;②代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D①介词,相当于“给”;②介词,在。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①词性分析法,②位置分析法,③温故求新法,④语境判定法,⑥标志识别法。本题中A项可采用“温故求新法”,先从课本句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入手,再将“乃”的解释代入到文中句子,可判断出两个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可用“语境判定法”来分析,结合上文赵应元因病请假的内容,可知“曾以病请者何限”,“以”是因为的意思。C项可采用“标志识别法”来判断,结合原文“望风张其焰者,是臣所谓逢也”,可知这里“者……也”是固定结构,表判断。D项可采用“位置分析法”来判断,“于”用于动词“委政”和名词词组“众所阿奉之大臣”之间,起到引进对象的作用,应为介词,给。 3. 试题分析:②是王用汲夸赞皇帝圣明,④是孟子的话,⑥是说王用汲洁身自好。选项中凡是有这三个选项的,皆可排除,据此可得到答案。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好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明确题意:读透题目包含的信息和限制,如本题的“全都能表现”王用汲”“ 为人刚正、遇事敢为”,题干从三个角度和层次进行了限制和要求。(2)准确解读:句不离境,要在语境中对句子进行准确解读,如本题④句,只有在语境中,才会知道这是孟子的话。(3)巧妙排除:优先排除“最不是”的信息,灵活的扫清障碍。如本题中可优先排除含有④的BC两项,再排除A项。 4. 试题分析:C项信息集中在3.4.5三段,由文章内容可知,“含蓄委婉地劝诫皇帝”与文意不符,应是“直言明谏”。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本题把各选项中涉及的人、事、时间、地点与原文一一对照,就会发现,王用汲是上疏坦率地直言进谏,并不委婉含蓄。所以C项错。 5.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如⑴“以”,因为;“为……所”, 表被动;“论”,弹劾;“坐”因……而犯罪;“窃”,私下里。⑵“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习”,熟悉;“躬”,亲自;“宣付”,交付;“俾”,让。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删”“调”“换”“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删”,对省略的内容要补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如本题中,“御史”是官职,“陛下”是专有名词,“应元”是人名,“得罪”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这些词语都要保留;“辅臣”是“辅政大臣”的简称,要补全;“为都御史炌所论”是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形式,应调整成现代汉语中的句型;“会葬”“坐”“托疾”“欺罔”“削籍”“恨”“庶政”“习”“章奏”“躬自”“省览”“宣付”“俾”等,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皆有所不同,应替换。 【参考译文】 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做学生时,郡里被倭寇侵犯,士兵横行市中。这时御史巡视到,用汲报告情况。知府说:“这关学生什么事?”用汲说:“范希文作秀才时,以天下为己任,故乡的灾祸竟然不关学生的事吗?”隆庆二年中进士,逐渐升为常德府同知,入京任户部员外郎。 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回乡安葬他的父母,湖广各部门官员全都来参加葬礼。巡按御史赵应元却独不前往,张居正怨恨他。等到赵应元任职期满,因病请假。佥都御史王篆,是张居正的门客,一向怨恨赵应元,并且迎合张居正的意思,嘱咐都御史陈炌弹劾赵应元逃避职责,于是除名。用汲非常愤怒,于是上书说: 御史赵应元因为没去参加(宰相张居正父亲的)葬礼而得罪辅佐大臣,于是被都御史陈炌弹劾,以假托有病欺骗上级的罪名而被削除了名籍,我私下里对这种做法非常愤恨。生病是人经常有的事,现在在朝廷大小诸臣,曾经因病请假的哪里有数?御史陆万钟、刘光国、陈用宾都因巡查地方事务后生病,与赵应元没有区别,陈炌为什么不一起弹劾的?即便是媒陈炌在世宗朝代,也是养病十多年。后来钻营攀附,突然位列要职。以退为进,应该没有谁能像陈炌。自己就做了了,反而要求别人,拿什么让天下人信服?陛下只看到陈炌弹劾赵应元,认为任意趋利避害,按罪应当罢斥。至于他们的意图从何而来,陛下从哪里能知道呢? 孟子说:“迎合君主的罪恶是最大的罪。”我则认为迎合宰相的罪恶则他的罪恶更大。陛下天纵圣明,听从进谏不觉逆耳。各位大臣仔细知道是这样,争着要碎首批鳞表现自己。至于至于辅政的意思所向,不是正确与否,没有人敢说一句话来来指出他的错误,且事先有意讨他们的欢心,望风助长他们气焰的人,这是我所说的迎合啊。现在大臣没有不迎合宰相缺点的,陈炌只是其中比较明显的罢了。 在我看来,天下无事不偏袒,没有人不为自己,只有陛下一人公正罢了。陛下又不亲自处理,而把政事委托给众人所阿奉的大臣。大臣们更加能够完成他的私心而无所顾忌,小臣更加苦心行私而无处诉说,这是驱使天下人让他们奔走谋私啊。皇上您为何不每天取来各种政务而尽力熟悉了解,对朝廷内外的奏章亲自审阅,然后再交给大臣,让他们商量讨论呢。 奏疏呈上,张居正大怒,想下监狱执行杖刑。正赶上副宰相吕调阳休假,张四维打算削用汲官职,皇帝听从了。张居正因判罪轻,迁怒张四维,好几天没有给他好脸色。用汲回到家,住在城外,穿布衣讲学,脚不踏进城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9分)

诚信的文化阐释

廖小平

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地看,“诚”与“信”首先并不是一个合一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信”是一个比“诚”出现得更早的概念。这在迄今的有关考证中也得到了证实。尽管如此,从逻辑上看,“诚”却是“信”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无“诚”即无“信”。这与中国文化特别重视“诚”以及中国文化对诚与信之关系的论证方式有关。在中国文化中,“诚”首先并不是一个主体性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具有宇宙本体论意蕴的范畴提出来的;并且,作为本体论范畴的“诚”,制约着作为主体性范畴的“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即是说,“诚”是天本来即有的本性,对天的这种本性的主体实践(“诚之”,即“行”)即为人之诚的本性,人之诚来源于天之诚并由天之诚所决定。《孟子》所说的“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则从另一个角度,即对天之诚的“思”的角度,来说明天之诚是人之诚的本根。发展到后来,作为本体论的诚转化为主体性的诚,对于诚之主体而言就自然具有了伦理道德的意义,诸如朱熹所言:“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正是“诚”从本体论向主体性的道德论的转化,才使“信”这一作为纯粹伦理道德的范畴得以奠定在“诚”的基础上,并与“诚”合二为一。换言之,信之所以可能,从根源上说它是由天之诚经人之诚所前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诚比信具有更根本、更本原的意义。于是,诚与信的下述关系便是中国文化对诚与信之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逻辑推论:(1)“诚”是“信”之本,“信”是“诚”之用;(2)“诚是个自然之实,信是个所为之实”;(3)“诚”则“信”,“信”不一定“诚”。在中国文化中,只有理解了诚与信的上述关系,才能对“诚信”这一合一的概念有较贴切的理解。

在西方文化和文献中,很难看到“诚信”这一合一的概念,在英文中更没有与“诚”相对应的统一的单词,更多看到和使用的却是包含着“信”的各种概念,如信用、信任等等。这也许是语言差异及转译的困难所致。但在西方语义中,相较于“诚”而言,“信”的作用更为突出,对“信”的使用频率更高。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信并不非以诚为前提和根据。西方对“信”的规定并没有像中国古代那样,非去追索“信”的“诚”之形而上前提和伦理道德基础,而是把“信”的根基奠定在契约观念之上。他们把“信用”、“信任”建基于契约观念之上,它不非必以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诚”为依据,而是充分体现了契约观念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特征,并最终演变为法律原则。

中国当前的诚信缺失,在文化上可以从上述中西文化对诚信的不同理解中得到解释:从中国文化来看,作为道德之根基的“诚”,日渐被市场经济的“信用”所替代乃至淡化,经济信用似乎可以代替一切,“诚”在强大的市场经济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以致不堪一击,于是“信”与本来决定它的“诚”出现了割裂。这样,在中国文化看来,“信”缺失了“诚”这一形而上的终极依据和伦理道德根基,从而沦落为一种纯粹实用的经济理性的工具,进而可能走向“信”自身的反面。从西方文化来看,西方的“信”并不非以“诚”为根基和依据,它是建基于契约观念之上的。但在中国,一方面历史上缺乏契约观念的传统,另一方面,现代契约观念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因此,“信”同样缺失契约观念的依据和基础。这样,从中西文化上看,中国当前诚信缺失也许就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8月24日)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对于“诚信”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信”比“诚”出现的更早,与“诚”的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色彩。

B.在中国文化中,重视“诚”的重要性,将其提升至宇宙本体论的高度,将其视作是上天的本性。

C.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诚”首先不是做为一个伦理道德范畴而出现的,而是做为一个本体论范畴而呈现的。

D.在中国文化里,“诚”是“信”的根基,“信”是“诚”的运用,有了“诚”则一定有“信”,有了“信”,就一定有“诚”。
2.下列关于中国当前“诚信危机”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所倡导的“信用”完全替代了具有浓郁的伦理道德色彩的“诚”。

B.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信”丧失了“诚”的基础,与“诚”产生了严重背离。

C.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缺少西方的契约观念,当前国人的观念、心态及行为取向等方面,缺少现代的“信用”理念。

D.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缺少西方的契约传统,有关于“信用”的各种法律规章尚不健全,还存在很多漏洞。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中国文化传统不同,西方的“诚信”更侧重于对“信”的理解与运用,这表明西方的“信”不以“诚”为根基,不具备任何的伦理道德色彩。

B.与西方文化传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将“诚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理解和运用,“诚信”是一个颇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范畴。

C.“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表明朱熹已赋予“诚”以伦理道德意义,诚与信合而为一,“诚”完成了从主体论向本体论的转化。

D.由于对“诚”重视,使得中国的“信用观”更多地崇尚道德自律,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现代社会法律建设的缺失和不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的发病率也在攀升,严重侵蚀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B.近年来,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那些粗制滥造、夸张离奇的垃圾作品,也许在一年后,甚至几年后就会被人们遗忘得一干二净。

C.央视的《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巧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巧妙结合起来,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D.郑州西三环立交桥五个月内塌陷11次的原因,是因为建筑设计不合理还是建筑质量有问题,相关部门有必要给群众一个明确解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批用正宗新疆和田玉籽料雕琢打磨出来的项链,串串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立马成为本届珠宝展的抢手货。

B.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C.错失“三连冠”的丁俊晖仍放松地大开玩笑,冠军傅家俊也很默契地跟他一唱一和,俨然把发布会变成了现场“二人转”。

D.各级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虽然都在高调喊着要给学生减负,但在行动上却是更加变本加厉地给孩子们施加压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李步云认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建设          中国的第二个突破口。

②中共山西省委近日召开通报会,就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的人事安排问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进行           

③城市雕塑盲目地求新求大,不但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会让公众产生反感。

A.①法治      ②协商     ③反而     B.①法制     ②磋商      ③反而

C.①法治      ②磋商     ③而且     D.①法制     ②协商      ③而且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羁拌      胡诌      障眼法      穷乡僻壤

B.联袂      聒噪      嗑瓜子      两全齐美

C.股份      敲榨      人来疯      不容置喙

D.诟病      博弈      双簧管      声名鹊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