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水边偶题 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水边偶题 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邑先生:庄子。
1.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6分)

 

1.首联所写的“野水”和“水边花”紧扣诗题“水边偶题”。(2分)以水之“无情”反衬人的有情,以水边“花好”反衬人心情之不好,这样借物起兴,为下文情感的抒发作铺垫。 (3分) 2.情感:造化无情、人生失意的感伤,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叹息,世事无常、穷达成空的慨叹,弃世绝俗、隐逸山林的向往。(4分) 作用:抑郁之情以旷达出之,使诗中感情不至过于低沉压抑,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野水”“水边”与题目“水边偶题”的相扣,“无情”“花好”反衬人的有情和心情的不好,借物起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答题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扣住诗句意向,结合全诗主旨作具体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理【解析】 “只知”“不觉”,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引起下文对穷达的感叹;丘柯、周召,世事无常,蒙邑最有才,对隐逸山林的向往。这道题目考查思想内容情感,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思想内容要抓住意向进行分析,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B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C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D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坚壁,作战时采用的一种对付入侵之敌的策略,坚守据点,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毁掉战地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也抢不到东西。

B超距,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直接的、瞬时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媒质传递,也不需要任何传递时间。

C“封侯”是统称,一般指封爵。古代做官一般不能世袭,所以官员的后代也会落魄,有“富不过三代“之称。而封爵之后,能够世袭爵位,代代“吃皇粮”。

D三晋,韩、赵、魏三家在春秋晚期实际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认为他贤能勇猛,十分信任他,但他过于轻敌,导致征荆失败。

B.在始皇诚恳道歉和强烈要求之际,王翦依然坚持自己的兵力要求,事实证明,这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让自己的士兵养精蓄锐,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2分)

⑵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4分)

⑶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B.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

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所以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身处大千世界,我们面对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诱惑。未知的世界是诱惑,位高权重的地位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美好的生活是诱惑,舒适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装、可口的美味也是诱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请以“诱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8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心躁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芦苇的穗。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上,而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百仞之渊                临:对着

B.庶人不服                    庶人:百姓

C.巢非不也,所系者然也    完:坚固

D.心躁也                    用:使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                    生于高山

B.蟹六跪二螯                    蓬生麻中,不扶

C.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              或师,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第一段文字的特点。

B.第一段的议论中心是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C.文章用“蒙鸠”系巢于芦苇之上,风至苇折卵破子死的比喻,说明人应该注意立身的方式。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组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环境的重要。
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分)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