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儒皆知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戚/悲泣)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渐次   乍暖还寒          B.缅怀  妇儒皆知

C.赋予   凄凄切切          D.加剧  温情脉脉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逝    悲戚     反应

B.流逝    悲泣     反映

C.流失    悲戚     反映

D.流失    悲泣     反应
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材料中的“清明雨”意味相近的一项是

A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B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B 2.A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B“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流失: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白白的流掉。如“水土流失”。或者指有用的东西、人才流散失去,如“人才流失”。多用于有形的物体。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多用于无形的事物,如“岁月流逝”。悲戚:悲伤哀伤。悲泣:指悲伤哭泣。反映: 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这部小说~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把情况~到县里ㄧ他~的意见值得重视。 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 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②化学反应③打针或服药所引起的呕吐、发烧、头痛、腹痛等症状。 ④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热核~。 ⑤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他的演说引起了不同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对文中句子蕴意体味的一道试题,考试要注意体味清明雨的深层意味,清明雨的蕴育这作者内心的苦闷情感。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40分)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

(1)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帝子降兮北渚,                     洞庭波兮木叶下

(3)芙蓉如面柳如眉,          春风桃李花开日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6)          ,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

(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8)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9)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分)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尝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曰:“夫子为君乎?”更无他词。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宁以长子属母弟曰:“惟尔所,苟不乏嗣,吾无累矣。”因往平原,谓真卿曰:“先人有嗣矣!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愿佐公以定危难。”真卿深然之。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而南,见肃宗于凤翔。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而愠,或恶宁者,诬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广德初,加库部郎中。是时河运不通,漕挽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己,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宁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我容,我不时殉,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亲友强之,复一朝请。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德宗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宁义起兵,斩道玄首    唱:倡导

B.贼将史思明来        寇:侵犯

C.惟尔所,苟不乏嗣      适:适应

D.或恶宁者,诬于光弼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B.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C.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D.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宁之父曾以文学著名,因撰《洪范外传》而受唐玄宗赏赐授官,穆宁则因考中明经科而被调任盐山县尉。

B.安史之乱时,穆宁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率兵抵抗叛军;后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因建议未全被采纳致功业未成。

C.穆宁深明大义,恪守传统,在前往平原郡辅佐颜真卿抵抗叛军之前,将自己的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安顿照看。

D.穆宁经历坎坷,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但当德宗回到京师后,他又乐观地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5分)

(2)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 “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下运行。老子曰“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室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他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 “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糊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是从哪里来的?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本文有删改)
1.请概括文章的主题。(4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3.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分)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