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孔子对学生说话也大都和言悦色,孟子对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孔子对学生说话也大都和言悦色,孟子对国王说话却经常疾言厉色,显得很可爱①。孟子周游可以说是谋职也可以说是跑官,拔高点说是为了“行道”,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求于人,他   ②仍然用这样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语气,可见他所说的“浩然之气”是真的。《孟子》有青春气,少年时代读有同怀之感,现在读则有对少年的羡叹。本应是古人为老③,我辈为少④,但有时情景恰恰反转过来⑤,从古人处汲取得少年精神⑥,也是读古书的一种奇缘。

第①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2分)

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虚词。(1分)

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2分)

 

⑴“言”改成“颜” ⑵却 ⑶第⑤处,改为句号。(“,”改成“。”)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题干要求“第①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孔子对学生说话也大都和言悦色,孟子对国王说话却经常疾言厉色,显得很可爱”,此句中的“和言悦色”中的“言”应为“颜”,“颜”的意思是“面容”,而非言语,该词的意思是“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人开心”。“疾言厉色”的意思是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此处的“言”是言辞,故没有错。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错因如下:(1)因形近而错。如将“病入膏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不胫而走”写成“不径而走”等。(2)因音同或音近而错。如“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等。(3)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如将“安排”写成“按排”,“灯泡”写成“灯炮”,“清晰”写成“清淅”。(4)因音近义通而错。如“弱不禁风”写成“弱不经风”,“墨守成规”写成“墨守陈规”。(5)因音同音近而错。如“籍贯”写成“藉贯”,“销赃”写成“消赃”等。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在“ 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虚词”,这是考查词语的运用。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止下文,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语句内容的关系、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运用哪一个虚词。本题②处上文说孟子周游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求于人”,下文说他“仍然用这样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语气”,可见上下文之间是转折关系,由此可确定此处应填“却”。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答题的时候,考生应先整体把握语义,然后重点研究虚词所在前后句子的语境,研究两句的意思,以辨明两句之间的关系,依据这些内容填写关联词语。从本题来看,第二句的前半句说孟子为了谋职而周游列国,以理而言,应是摆低姿态;而后面恰恰相反,故两句之间应是转折的关系。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在“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这是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③~⑤处,意思已经很完整,⑥和最后一个句子是另外一层意思,所以,⑤处应用句号。标点符号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复习中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难点主要在辨认、识别上。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综合语用题中的改错题。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句末点号使用要注意的重点是:①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语言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②选择问句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如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如你来一下好不好?主谓倒置的问句,问号放在句末,如怎么哪,你?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但并非真正发问,应该用句号,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因为缺乏相关法律的  ,肖传国医生“勇敢”地将还没弄明白的手术用于临床,把病人当作了自愿跑来的实验室小白鼠——如果成功了,没人追究他的医学伦理上的原罪,而且金钱和声望将随之而来;如果失败了,也不会有人去追问这些被他牺牲掉的病人的生死,

(1)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限制     B.保证     C.拘束       D.约束

(2)请为文中横线②处补上相关内容,使整个分句与上一个分句的表达形式一致。(3分)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使之与第一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只填序号)(5分)

鱼鸟昆虫、斜阳芳草这些普通的自然物,都可能成为“美”,成为“妙”,                       

①在于人与自然物的沟通和契合

②人生中美丽动人的瞬间也总是到处都有

③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类似意思的话

④因为他的生活充满美和伟大事物到什么程度,全以他自己为转移

⑤关键在于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

⑥无论如何,人不能抱怨那种时间的稀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5分)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员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做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在十年浩劫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⑩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宓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叙评结合,既有对雨僧先生生平琐事的详细叙述,也有高度的评价、赞赏,二者相辅相成,自然流畅地表达了对雨僧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⑤段写雨僧先生开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几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

C.作者认为《回忆吴宓先生》是一个饱含了弟子、朋友怀念之情的“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它能够反映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D.文章⑧⑨两段的回忆包含了作者的听闻和主观的揣测,没有写到自己亲见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

E.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细腻动人,含蓄深沉。
2.文章第②段概述了雨僧先生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请根据作者回忆中的具体事件,列举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的具体表现。(4分)
3.作者说雨僧先生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又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5分,选做一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曰:“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三国演义》第83回)

诗中歌颂何人?此人为何而亡?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2)这场灾难是克洛德人生的一次危机……十九岁就成了家长。(《巴黎圣母院》第四卷)

克洛德遇到了什么危机?他为什么成了家长?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诸葛亮为了使姜维归降,佯攻姜维母亲所住的冀城,姜维去保冀城;诸葛亮又派夏侯楙散布姜维降蜀的假消息,又派人假扮姜维夜攻天水城;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降蜀。

B.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宝玉赌气摔玉;黛玉大哭大吐,剪断穿玉的穗子;之后薛蟠生日,二人都不去看戏。急得贾母抱怨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C.办完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D.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看法一致,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后的一切布置。

E.吴荪甫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因此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杜的行动,无疑是对吴荪甫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