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里仁为美①,...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  (《论语·里仁》)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③,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孟子·离娄上》)

【注】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②处:居住。③菑:同“灾”。

(1)孔子和孟子各从什么角度谈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4分)

(2)对于“不仁”,孔子和孟子共同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1)孔子和孟子分别从跟仁者和不仁者做邻居好不好的角度、能不能和不仁者说话的角度来谈。 (2)远离不仁者。对于不仁,孔子说跟没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不明智的,孟子则说不仁的人是不能和他说话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作答时要先清楚文段的意思。速读题干明确要求“如何对待他人”,圈出有关语句孔子“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结合注解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②处:居住,可知孔子从跟仁者和不仁者做邻居好不好的角度谈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的;而孟子“不仁者可与言哉”能不能和不仁者说话的角度来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答题时要读题干,明确要求“对于‘不仁’”“共同的态度”,在文中圈出有关语句孔子“择不处仁②,焉得知”即: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孟子“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即: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议,那怎么会有国亡家破的事发生呢?因此他们的共同态度是:远离不仁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孟子说:“不仁的人难道可以和他商议吗?他们对别人的危险心安理得,从别人的灾难中牟利,把导致家破国亡的事当作乐趣。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议,那怎么会有国亡家破的事发生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名著阅读(6分)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孙坚进洛阳城救火时,从皇宫的井里打捞起玉玺大印。袁绍得知后要孙坚将玉玺归还朝廷,孙坚却谎称没有见过玉玺,然后带领人马回江东去了。(《三国演义》)

B.贾宝玉不留神将贾母送的孔雀裘烧了一块,连夜找匠人织补,但无人能揽这个活儿。晴雯正因病卧床,听说此事,就咬着牙用孔雀金线缝补。(《红楼梦》)

C.屠维岳的父亲是吴老太爷的同学,通过这一关系,得到了吴荪甫的赏识和提拔。手握权柄之后,他对工人软硬结合,欺骗分化,为吴荪甫竭尽忠诚。(《子夜》)

D.瑞珏分娩前被送到城外生产,最终因难产而死。临产时,她一直悲惨地叫唤觉新的名字,觉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但悲剧却已经没有办法挽回。(《家》)

E.葛朗台从不请客吃饭。索漠城里只有六个人有资格出入葛朗台的家:公证人克罗旭、神甫克罗旭及他们的侄子德•蓬丰,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 (《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

(2)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4)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5分)

 

+     =  食品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3分)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