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⑵朝菌...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⑵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⑶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⑸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⑹借书满架,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归有光《项脊轩志》)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⑴茕茕孑立 ⑵蟪蛄不知春秋 ⑶辩乎荣辱之境 ⑷落霞与孤鹜齐飞⑸或重于泰山 ⑹偃仰啸歌 ⑺晓来谁染霜林醉 ⑻星垂平野阔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注意的字词:茕、孑、蟪、蛄、辩、鹜、偃、啸。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⑴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⑵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易》。

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再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之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君,君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谪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能《易》      受:传授    

B.石曼卿致之曰    因:通过

C.曼卿师鲁曰      报:上报    

D.母忧            丁:遭逢
2.下面与李挺之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常怒斥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

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第④段中,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

 

查看答案

下面四个句子中与“近月江楼听水韵”对仗最为工整的是(  

A.临水楼台听涛声    B.逢春枯木又发芽

C.临风野陌醉花香    D.临日山崖观海潮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崇拜的氛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                                   

①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达到安心

②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或者说学问

③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

④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

⑤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

⑥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A.②⑥①③⑤④    B.②⑤①③⑥④    C.⑤④②①③⑥    D⑤②③④⑥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如果全国实行统一的药品编码,就可以建立药品信息系统及用计算机对种类繁多的药品进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B.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氢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增多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C.尽管中国奶业屡陷信任危机,但在越来越多消费者重视奶制品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仍旧呈现扩大趋势。

D.本田汽车社长福井威夫认为欧洲是汽车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对品质要求最为严格的市场,品质能否得到欧洲消费者的认可是出口事业的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