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将以下句子排序,前后连贯成一段完整的话。 ①拉林铁路起自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终...

请将以下句子排序,前后连贯成一段完整的话。

①拉林铁路起自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终点为“雪域江南”林芝市,跨越雅鲁藏布江16次,正线全长435公里,全线90%以上路段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

②拉林铁路建成后,将结束藏东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

2015年9月26日下午,中铁五局拉林铁路项目部贡多顶横洞的一声炮响,标志着拉林铁路项目工程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

④铁路经过的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地质异常复杂,施工难度大。

⑤从拉萨到林芝,铁路只需要3个小时,而汽车走318国道则至少需要8个小时。

⑥这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以来的第三条铁路,也是川藏和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①④⑥②⑤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这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语序题可以抓以下几点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首先浏览所给的句子,把握中心;再依据关联词、指示代词或前后的照应看句间的关系。题中整段文字围绕拉林铁路项目工程来写,③“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作为开头;①中“全线90%以上路段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与④铁路经过的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地质异常复杂,施工难度大。联系紧密,应该为先后顺序;②与⑤都是讲铁路建成的好处,⑤在后。⑥为过渡句,由修铁路到铁路的好处。应该放中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徐志摩的人生实践尤其是艺术实践来看,“自由”却并不是向世界挑战,通常还是徜徉山水,自得其乐,不受他人干扰的一种“逍遥”状态。

B戴望舒的感伤往往是哀怨的,柔弱的,烙上了鲜明的女性化和老龄化。

C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大剧院宣布从现在起到年底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D《琅琊榜》一剧登陆韩国引发国内众多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中国也有高质量的电视作品,不必一味追韩剧、追韩流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两部“青春片”在今年的国庆档同期上映——《港囧》和《夏洛特烦恼》“花式撞车”不仅两部影片都是喜剧,而且讲述的主题类似,即一个中年老男人如何找回自己的青春,完成自己青春时代未竟的青春大业

②谣传已久的社交和O2O功能终于正式登陆支付宝。而就在前一天,百度钱包也确认了将发布四大新功能的消息,核心同样聚焦在O2O和社交上。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钱包和百度钱包再次         

今年上半年,山东神农丹生姜事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          ,有菜农在种土豆时,先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高毒杀虫剂呋喃丹,生产出呋喃丹土豆。

A无独有偶   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B无独有偶    不谋而合    不约而同

C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无独有偶          D不谋而合    无独有偶    不约而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政府曾公开,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数十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焦虑中的越南开始求助于中国。

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加入中医药协作组,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 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然而,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

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

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曾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最感佩的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执着、奉献精神。姜廷良清楚地记得,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不顾个人健康,决定亲自试服。亲身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她团队中的钟裕容,肺部发现肿块,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研究人员崔淑莲,很早就过世了……

“屠呦呦的贡献值得获取诺贝尔奖!青蒿素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从而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生物学家、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据世卫组织最新的2009年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然而也曾有人说,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和自己研究团队在青蒿素研究中的作用。对此,屠呦呦不予回应。面对一片赞誉或非议,屠呦呦表现平静,一脸淡定。

“那时候没有考虑到什么奖。”屠呦呦说,“国家需要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好。”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获奖感到自豪。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进工作。那时候没有名利之心,大家经常汇报各自的进展,齐心合力争取更快出成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看,能说服人。

是屠呦呦推开了青蒿素的一道“门缝”,其他人合力打开了这扇“门”。屠呦呦表示,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也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发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对人类的礼物。毫无疑问,不断探索和发展传统医药,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药物。我主张中医和其他传统医学展开一项全球合作研究,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健康。”                                        

(摘编自新浪网女性频道《大人物:屠呦呦》)

相关链接

①屠呦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药学院。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9月24日,81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2011年度拉斯克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新浪新闻)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成都日报《四十年后大方光彩》)

③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新浪专题《同学们眼中的“三无教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屠呦呦自幼对中医配方救人治病就充满了好奇,所以她学医,就是立志要研究这些神奇的草药。

B屠呦呦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正是出于一种科学的反思精神,也是她对传统中医的探索与改良。

C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寄寓了其父母望其成才的美好愿景,也在冥冥之中将她的人生与神奇的小草联系了起来。

D生物学家、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认为屠呦呦的贡献值得获取诺贝尔奖,青蒿素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从而证明了中医传统药物优于化学药物的价值。

E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避免了世界上更多的人因疟疾感染而死亡,因而其贡献价值巨大。
2.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屠呦呦对传统中医的态度。

3.从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应具备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概括这些优秀特质。
4.最近,有一篇文章的观点很流行——“屠呦呦PK黄晓明:一生努力敌不过一场秀”,这其实反映的是当下两种价值观的碰撞。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屠呦呦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真的猛士,                                

诗人独具匠心地将柳树比喻成“新娘”,表现出对康桥风光极度迷恋的句子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荆轲刺秦王》一文中,以易水的凄怆环境烘托 ,写出荆轲义无反顾的悲壮之气的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试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翻空:飞翔在空中。古城:当指黄州古城。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1.联系全词,“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简析“又”字在全词中的含义和作用;结尾句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