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瘀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节选《史记》)

【注】面雍树:大人面向小孩,小孩抱着大人的脖子好像悬在树上一样,可理解为安排好孩子。面,面向,面对;雍,通“拥”,抱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     爱:亲近

B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         狱覆:案件翻过来

C至平城,为胡所围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D曰“近我”,以尊异           尊异:使…尊贵,使…与众不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得脱

相与欢,为刎劲之交

B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

C是脱高祖

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D高后崩,代王

欲勿与,即患秦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

B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被谥文侯。

C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D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

(2)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

 

1.C(2分) 2.B(2分) 3.B(2分) 4.(1)高祖当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厩申诉他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就为他作证。(3分) (2)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3分)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解答本题要求将实词带入原文中理解。文言实词推断方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二)语言结构推断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在同一位置;上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三)语法分析推断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凭借基本实词的积累,或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比照时可着重下面几个要素。1.联想课文语句运用此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课本上学过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善于归纳总结,分类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记例句,对于典型语句,一般要能做到出口成句,并对其意义、用法等特点了如指掌。这样,在遇到某个文言词语的时候,就可借助所学知识进行比照推断。2.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其中的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可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五)辨析词性推断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六)、借助字形推断汉语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来进行推断,例如: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北”由句义推测应该为名词,解释为:被打败的敌人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项中,第一个“也”表示肯定或否定语气,第二个“也”表示感叹语气。“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句末表示:1.判断语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这种用法在古文中最多。2.表陈述或解释语气,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3.表疑问或反诘语气。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句中表示语气停顿,如其闻道业亦先乎吾。句中句末用也都表示肯定、感叹语气。如古之人人不余欺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系统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被谥文侯。”有误“八岁”意为八年。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第一句“为、坐、、证”第二句中“行、欲”。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汝阴侯夏侯婴是沛县人,(起初)在沛县官府的马房掌管养马驾车。每当送客人回来,经过沛县泗水亭,就跟高祖交谈,没有不谈到日影移动,天色已晚才走的。不久,夏侯婴做了县里的试用官吏,与高祖很亲近。高祖开玩笑伤害了夏侯婴,有了揭发了高祖。高祖当时当亭长,官吏伤人,加重治罪。高祖就申诉他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就为他作证。后来这个案子又翻了过来,百般侯婴因为高祖(作伪证)的牵连而坐牢一年多,挨了几百板,终于因为这让高祖逃脱了罪责。 高祖当初跟手下想攻沛县的时侯,夏侯婴以县令属官的身份做高祖的使者。(后来)高祖回师平定三故作秦,夏侯婴又跟随高祖攻打项羽。到了彭城,项羽打败治军,汉王打了败仗,因为形势非常不利而逃跑,(路上)遇见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让他们上了车。因为马已经疲惫而敌人又在后面穷追不舍,汉王着急,几次用脚把孩子踹到车下,要丢下他们。夏侯婴几次都把他们从车下抱起来,让他们坐车上,先慢慢驾车,等到把孩子抱好坐定后,才驾车奔跑。汉王非常生气,一路上有十几次想斩杀夏侯婴,但最终得以逃脱,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送到了丰邑。 汉王追击逃跑的匈奴骑兵到平城,被胡人包围,被困了七天,汉王派使者送厚礼给匈奴单于的瘀氏,冒顿就解除一面的包围。汉王出城时想快点跑,夏侯婴却坚持慢慢行走,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以护驾,终于脱身。 夏侯婴跟随汉高祖在沛县起兵,一直至高祖逝世,长期担任太仆官职。后来仍以太仆身份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吕后感激他在下邑路上解救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于是反宫殿北面第一等的公馆赐给夏侯婴,说是“近我”,来显示他地们尊贵并且与众不同。孝惠帝逝世后他又以太仆的事份侍奉吕后。吕后逝世后,代王来了,夏侯婴以太仆身份与东牟侯进入宫廷,废去少帝,用天子车驾到代王宫邸迎接代王,与大臣共立代王孝文皇帝,他仍担任太仆。八年后去世,谥号为文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鉴赏题

晚望

周昂[注]

烟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阳家。

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

[注]周昂(?—1211):字德卿,河北西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十四岁擢第中进士,任南和主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因诗坐谤讪罪,谪贬东海十余年。
1.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的三、四句“诗人意”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无人解”而只有“云边鸦”却能解?

 

查看答案

下列画横线的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      

⑴晋函陵    ⑵越国以  ⑶若不      ⑷越国以鄙  ⑸又而为歌

⑹使使以大王  ⑺太子     ⑻沛公今事有  踞而骂曰    吏民,封府库

项伯杀人,臣 ⑿常以身蔽沛公

A/⑵⑺/⑶⑹/⑷⑻/⑸          B⑴⑶/⑵⑺/⑹/⑷⑻/⑸

C⑴⑸/⑵⑺/⑶⑹/⑷⑻/          D⑴⑸/⑵⑺/⑶⑹/⑷⑻/⑼⑽

 

查看答案

下列特殊句式跟例句一致的是(     

例句: 群臣侍殿上者

A燕王拜送于庭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沛公安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吾其还也                            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以其无礼于晋                        D.其意常在沛公也

 

查看答案

下列画线词语都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为之奈何         B荆卿岂无意     行李之往来

C而听细说               复为慷慨羽声     D约为婚姻        人不敢与忤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