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关于“面子”,真是见仁见智。有人说讲面子是维护尊严,有人说讲面子是爱慕虚荣;有人...

关于“面子”,真是见仁见智。有人说讲面子是维护尊严,有人说讲面子是爱慕虚荣;有人说不讲面子是坚持原则,有人说不讲面子是只认死理……关于“面子”,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说面子 林语堂先生曾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选,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面子是人生第一,有些甚至可以拼死拼活而为之”的确,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把尊严也就是所谓的面子,看得极其重要,所谓人穷志不穷,不食嗟来之食等各自典故,无不体现出中国人从很久以前我学会了捍卫自己的面子,保留自己的尊严。 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保卫民族的“面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时,有个洋学生嘲弄他:“中国人愚昧无知,送到天堂去深造,才成不少才”徐悲鸿为了中国人民的“面子”,刻苦学习,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在1924年的油画展中,他的画轰动了整个巴黎,那个曾经向他挑衅的洋学生,也不得不承认他不是徐悲鸿的对手,徐悲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祖国的面子,从中,我们认识到了要保卫面子、我要用自己的力量证明给别人看。 然而,过分地注重面子,或许也不是一件好事,当年叱咤风云,“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兵贩乌江,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身亡,便是因为他太重面子而轻生,失去了重振雄风的机会。现今社会,这种过关注面子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像男婚女嫁时,人们怕丢面子让人笑话,于是互相攀比,你买彩电,我买冰箱,婚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得不偿失,可见,太重面子的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时,那将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也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社会工作。 “面子”不过是人的一种自定义,怎样去争,怎样去留,都取决于人的一时想法,但从根本上来讲,“争面子”与“虚荣心”是绝对的对立的,产生尊严的是理性,是对正义的执著,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是真正的尊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真正的希望。 【解析】 试题分析:“面子”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讲面子,要有一定的“度”,不讲“面子”也要有一定准则,认真思路这个度是什么,怎样把握,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想要写好这个题目,恐非仅有语文能力即可,还需要整理思想,深化认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学过的诗文,仿照画线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引用恰当,语意连贯。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挚爱,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放松,

 

查看答案

《苏幕遮》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王国维赞之“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试就这两句描写一幅画面,体现其“神理”,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二】

诗人与酒

洛夫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降,唯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梁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淡,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梁酒来。

⑥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⑦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情、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1.作者说,小时候读《问刘十九》,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请简要概括作者所体会出来的“味道”。

2.说说第四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3.从全文看,诗人喜欢酒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全是纯感性的文学。

C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饮酒的态度。

D“只要听到这两句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很会持家。

E这篇文章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较深的文化底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杜甫用                                概括诸葛亮的事迹。

(2)陆游在《书愤》中用“                              ”两句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                  ,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4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5)日月掷人去,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6)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7)                       ,惟有幽人自来去。

(8)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绘明星低垂,平野无际,月随波涌,大奖东流的壮阔景象的是“星垂平野阔,                。”

(9)白居易《长恨歌》中用“玉容寂寞泪阑干       来形容杨妃的美貌。

(10)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一剪梅》)

11野桃含笑竹篱短,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12《春江花月夜》中体现诗人对宇宙人生哲理思考的两个诗句是:                 

13雁引愁心去,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4               ,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5)过春风十里,                     。(姜夔《扬州慢》)

 

查看答案

课内外诗歌阅读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屈原《湘夫人》选段)
1.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选段是描写湘君在就等湘夫人未果的情形下依旧痴心一片地为她建造新房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挚诚向往。

B.选段中详细地描写了新房、新床和新庭院的布置情况,可以说是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由此充分烘托出了湘君的一片赤诚。

C.新房之中充满了芳椒、兰桂、辛夷、薜荔等香草,这既是对新房的点缀和装饰,又寄托了湘君自觉追求高洁的品性和修养的要求。

D.屈原诗歌中的香草意象和个中所寄寓的情感被之后的万千文人继承和发扬,比如柳宗元就曾写过“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名句。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令人感悟。

B.三、四句是说人生的命运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表面上,这是让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辛酸与愤慨。

C.五、六句是说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再也不去歌唱《行路难》来抒发心中的感慨。

D.七、八句是说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言又止,不再多说什么。结尾两句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②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袁枚《马嵬》

③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李商隐《马嵬》
3.对以上三首诗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首诗中,①诗为古体诗,由标题“长恨歌”即可看出为歌行体,②③诗为近体诗。

B.①②③诗均为近体诗。

C.①③诗为古体诗,②为近体诗。

D.①②③诗均为古体诗。
4.对三首诗的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

B.在立意上,②诗认为李、杨二人的生死别离和民间的疾苦离情都值得人们同情。

C.在立意上,①诗第一句便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D.③诗在立意上别出心裁,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
5.对这三首诗的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②诗用“银河”来比喻夫妻离散。“石壕村”“长生殿”暗含两个典故。

B.“莫愁”多指美女,③诗最后两句意为作为帝王的玄宗还不如普通人家的丈夫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

C.《长恨歌》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长恨”题旨,给读者留下了袅袅清音,让人回味。

D.③诗和②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语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6.选出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   

A首句的“迟日”即快要落山的太阳。第一句写远景,一个“丽”字将太阳照耀下的锦江和岷山写的明媚多彩。

B第二句是近景,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芳香的百草,清新的春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C.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南归的燕子正在轻盈的飞来飞去,繁忙的衔泥筑巢,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情状。

D.第四句写江岸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慵懒的鸳鸯睡在上面,享受这怡人的春光。
7.选出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这首诗,前两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等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B诗的后两句则是工笔描绘的特写画面。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闲适的慵睡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C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却用语贴切、生动,音韵和谐,在杜甫诸多描绘春天景物的诗中,无疑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D全诗既有全景,又有特写,从多种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明快、富有生命气息的立体春景图。

第Ⅱ卷

阅读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回答问题。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8.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9.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