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沉潜与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道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的是南极企鹅在身躯笨重、没有前臂和翅膀且在冰岸滑溜、冰凌尖锐等不利条件下的登陆的方法,其关键词是“沉潜”,表现材料主旨的一句提示语是“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由此及彼作横向联想,“沉潜”之于人生同样十分重要。在不利形势和条件下,只有沉潜蓄势才能取得成功。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获取两个最佳论述角度:人生为什么要沉潜蓄势?人生应该怎样去沉潜蓄势? 写作提示:“沉潜”“蓄势与勃发”有三个层次含义: 一是指一种策略,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智慧,属于谋略层面意义; 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是指一种“忍”“韧”的哲学理念,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理素养,一种收敛、内向、自省,锻造灵魂的手段。 它当然可以指具体的人或物,可以写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指抽象的哲学思辨。可以写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更可以写果断出手一鸣惊人。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竭。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兄弟》节选

宋凡平死后的第四天,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拉着一辆破旧的板车,来到了李兰的家门口。他穿着满是补丁的裤子和汗衫站在门外,不说一句话,老泪纵横地看着屋里的棺材。他就是宋凡平的父亲,来接他的儿子回家了。

这一天的上午,他们的手臂戴上了黑纱,腰间系上了白布条,宋凡平的薄板棺材放在那辆破旧的板车上,老人低垂着白发苍苍的头,拉着板车走在前面,李兰拉着李光头和宋钢两个孩子走在后面。

他们走出了南门,走过了一座嘎吱嘎吱响着的木桥以后,听到了知了的鸣叫,他们知道已经走上了乡间的泥路。中午了,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升起了缕缕炊烟,夏天的田野里空空荡荡,仿佛天空下面只有他们四个人,还有躺在棺材里的宋凡平。宋凡平的老父亲终于发出了他的哭声,他弯着腰像一头耕地的老牛那样拉着他死去的儿子,浑身颤抖地往前走着,他的哭声也在颤抖。他的哭声引爆了孩子们的哭声,他们虽然双手捂住了嘴巴,可是哭声从鼻子里一阵阵地喷发出来,两个孩子害怕地抬起头来,偷偷看一眼李兰,李兰对他们说:

“哭吧。”

说完后李兰的哭声首先响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听到她尖利凄楚的哭声,她尽情地哭着,仿佛要把自己全部的声音哭出来。他们四个人放声大哭地向前走,田野是那么的广阔,天空是那么的高远,他们一起哭着,他们是一家人。李兰像是在看着天空似的,仰起了自己的脸放声痛哭;宋凡平的老父亲弯腰低头地哭,仿佛要把他的眼泪一滴一滴种到地里去;孩子的眼泪抹了一把又一把,甩到了宋凡平的棺材上。他们痛快响亮地哭着,他们的哭声像是在一阵阵地爆炸声,惊得路边树上的麻雀纷纷飞起,像是溅起的水花那样飞走了。

他们哭着走了很久,后来宋凡平的老父亲哭得实在走不动了,他放下了板车,跪在地上,他把自己的腰都哭疼了,哭得不能动了。他们站住了脚,直到哭声渐渐平息下来。李兰擦干了眼泪,说她来拉板车,宋凡平的老父亲不答应,他说儿子的最后一程让他来送。

后来的路上他们不再哭泣,他们无声地走着,只有板车在嘎吱地响着。他们走进了宋凡平出生的村庄,宋凡平就埋葬在村口的一棵榆树下。几个衣着破烂的亲戚等在村口,他们已经挖好了坟墓,拄着铁锹站在那里。

这是一个无声的下午,那几个吃完饭的穷亲戚走了以后,他们四个人在茅屋里还是无声无息。李光头看到了屋外的树木和池塘,看到了麻雀在树上跳跃,看到了燕子从屋檐里飞出去,宋钢也看到了。两个孩子很想出去看看,可是他们不敢,只能坐在板凳上,偷偷看着悲戚中的李兰和宋凡平的老父亲。后来李兰说话了,她说该回去了,要在天黑前赶回城里。宋凡平的老父亲颤巍巍地站起来,走到那个破衣柜前,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罐,手伸进去摸索了一会儿,抓出了一把炒熟的蚕豆塞进了李光头的裤袋

他们又来到了村口,宋凡平的坟墓上多了几片树叶,李兰捡起树叶扔在一旁。李兰没有哭泣,两个孩子听到她低头对着坟墓说:

“等孩子长大了,我就来陪你。”

李兰转身走到宋钢身前,蹲下来摸了摸宋钢的脸,宋钢也伸手摸了摸李兰的脸,李兰一把抱住了宋钢,忍不住哭起来,李兰对宋钢说:

“儿子,你要好好照顾爷爷,爷爷年纪大了,他要你留在身边……儿子,妈妈会经常来看你的……”

宋钢不知道李兰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他点点头后,又抬起头看看李光头。李兰抱着宋钢哭了一阵,然后擦着眼泪站起来,她看看宋凡平的老父亲,嘴巴动了一下却没有声音,她转身拉起了李光头的手。

李兰拉着李光头走上了乡间的泥路,她没有回头,她的步伐沉重的像是两条拖把在地上拖过去。这时候李光头仍然不知道要和宋钢分开了,他的手被李兰拉着,身体侧着去看宋钢,心想他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走?宋钢的爷爷拉着宋钢的手,宋钢站在他父亲的坟前,疑惑不解地看着李光头和李兰慢慢走去,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留下来了?李兰拉着李光头越走越远,宋钢抬头看到爷爷正在向李光头和李兰挥手道别,他也犹豫地抬起了手,他的手在肩膀的地方挥动着。李光头被李兰拉着走去时一直扭头看着宋钢,看到远处的宋钢向他挥手,他的手也抬到肩膀的地方挥动了。

(节选自余华《兄弟》,有大量删改)

1.小说中的李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他弯着腰像一头耕地的老牛那样拉着他死去的儿子,浑身颤抖地往前走着,他的哭声也在颤抖。

(2)宋凡平的老父亲颤巍巍地站起来,走到那个破衣柜前,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罐,手伸进去摸索了一会儿,抓出了一把炒熟的蚕豆塞进了李光头的裤袋。

3.小说第5段对“哭”的描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洋溢着深沉的悲凉格调,以“悲剧美”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结合文本,谈谈小说的“悲剧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面对清秋,欧阳修低吟“万叶千声皆是恨”,刘禹锡却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某中学对在校500名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玩游戏听歌

发短信聊天

便于和父母联系

问同学作业

所占比例

38%

20%

39%

2%

1%

(1)用一句话概括调查的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2)请你代表学校,给全体学生写一条宣传语,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以配合学校不带手机回校的主题活动。要求语言得体,不超过20个字。

 

查看答案

从下面各句中选出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一句        

A.王平对邻居张大爷说:“张大爷,我们班同学明天春游,尽快帮我借台照相机,以免误事。”

B.李长根是个老实憨厚的农民,勤劳致富后,仍然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西山脚下的小村里。

C.章老板脸带歉意地说:“对不起,犬子昨天冲撞了您,能否请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呢?”

D.董教授打开书,只见扉页写道:奉上我的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来兮辞》)

(2)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6)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