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用“        ”表明了远赴百里之外求学的原因。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2)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第(1) 句的“勒”字不能错写;第(2)句的“慕”字要笔画清晰,共14画;第(3) 句的“蜉蝣”与“粟”字的偏旁不要写错。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名句名篇需要识记技巧,更需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不能光背不写,光记不辨,在“浅水滩”“翻船”。多练“理解性默写”, 【类题拓展】 1.《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描写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兴八首①(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②关山金鼓振,征西③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②直北:正北,指北边的回纥。③征西:与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
1.首句中的“闻道”有何作用?“弈棋”该如何理解7.(5分)

答:
2.结合全诗分析“悲”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少孤,育于叔父。其贵也,不知其母姓。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时陕西贼入河南,图怀庆。廷议令良玉将昌平兵往剿,大指专办河南。会贼寇修武、清化者窜入平阳,因檄良玉入山西御之,颇有斩获。时曹文诏将陕西兵,帝令良玉受尚璟节制,与文诏同心讨贼。

良玉之起由侯恂。恂,故东林也。马士英、阮大铖用事,虑东林倚良玉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筑板矶城为西防。良玉叹曰:“今西何所防,殆防我耳。”会朝事日非,监军御史黄澍挟良玉势,面触马、阮。既返,遣缇骑逮澍,良玉留澍不遣。澍与诸将日以清君侧为请,良玉踌躇弗应。

崇祯初,屡迁四川副总兵,与侯良柱共斩安邦彦。京师有警,率六千人勤王,共复遵、永四城。加署都督佥事,世荫千户。寻擢总兵官,镇守遵化。战喜峰口及洪山,并有功,进秩为真。五年春,叛将乱登、莱,王洪等无功。玘自请行,命为援剿总兵官,与洪及刘国柱御贼沙河,战相当。已而遁走,贼乘之,大败。寻与诸将金国奇等复登、莱二城,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十一年正月,良玉与总兵陈洪范大破贼于郧西。张献忠假官旗号袭南阳,屯于南关。良玉适至,疑而急召之,献忠逸去。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未几,请降,良玉知其伪,力请击之,文灿不许。

十五年四月,自成复围开封,乃释故尚书初荐良玉者侯恂于狱,起为督师,犒良玉营将士,激劝之。良玉及虎大威、杨德政会师朱仙镇,贼营西,官军营北。

十七年三月,诏封良玉为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命给事中左懋第便道督战,良玉乃条日月进兵状以闻。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恸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炮断江,众乃定。

选自《明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檄良玉入山西御之檄:檄文

B.良玉适至  :恰好

C.贼营西营:扎营

D.良玉乃条日月进兵状以闻闻:使……闻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B.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C.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D.追及/发两矢/中其肩/复挥刀击之/面流血/其部下救以免/遂逃之谷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良玉少时多舛,成年后显贵。他小时候父亲就死了,连母亲的姓氏都不知道,被叔父养育大。后被封为宁南伯,父子世代得以把守武昌。

B.左良玉受人提携,能善待部下。他因侯恂的推荐而做官,尤其是削职回乡后,侯恂推举他做了副将。他善于安抚士兵,能得到他们的欢心。

C.左良玉骁勇善战,每战都建功。他作战勇猛,屡建奇功,曾以副将身份率军战于松山、杏山,功劳评定排第一。在郧西与陈洪范也大败敌军。

D.左良玉尽忠报国,且很有智谋。他为朝廷尽心尽职,常年在外征战,京师沦陷后仍忠心不改。张献忠假装投降时是良玉识破了他的诡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朝事日非,监军御史黄澍挟良玉势,面触马、阮。

译文:

(2)乃释故尚书初荐良玉者侯恂于狱,起为督师,犒良玉营将士,激劝之。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当今,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可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新信息。然而,当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纸质阅读将何以安顿?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

其实,“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若把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算进来的话,现在读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纪80年代少,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有好处。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该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该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迅速,知识含量巨大。第二,当下的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不令人满意。纸媒的文章,显得规范、严谨,想象力不足;而个人空间、文学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显得活泼、生动,也更接地气,当然也难免芜杂。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互动,甚至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创作者”;客体转变成了主体。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存。

但我们需要呼唤真正有价值的阅读。这是一种挑战。问题不在于使用哪一种形式,而是触及怎样的内容。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兴的电子阅读会不会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难怪丹尼尔·贝尔喟叹:“当代文学正在蜕变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如果流于了解故事,其阅读完全可以是快速的、概览式的。倘要去钻研、品咂一部真正的文学,那必然是一种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的确,凡读书者,都会有这样的读书经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阅读生活中,一直存在着既有轻松易读的“兴趣书”,又有艰深繁难的“严肃书”。内容艰深繁难的书读起来不仅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对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也是一种考验。尤其是在当下阅读文化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读”“浅阅读”成为流行、时尚的阅读。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读“费劲”的书、读“难书”读“慢书”,便越发显得可贵。应该警惕的是,当我们过多依赖搜索引擎,也就在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我们能很方便地从网络得到问题答案,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来得容易忘得快!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所以,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阅读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探索:既善于运用电子阅读,同时能达到以往纸质阅读时的良好效果。也就是说,把读屏的便捷与阅读的深度融合起来。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判断: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得看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什么书,怎么看书。有效的阅读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所以政府提倡“书香社会”。有人感叹:“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事实上,阅读这一社会问题虽然不像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那么急迫、及物,但它是一个影响长远的问题,将影响到社会、民族的文化走向和精神结构。

(雷达《反思阅读方式的巨变》,选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能够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新信息,阅读文化,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B.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碎片化、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取代了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压倒了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C.纸媒文章虽然规范、严谨,但想象力不足;个人空间、文学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活泼、生动,更接地气,发表也更加便捷,但难免有些良莠不齐。

D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但是,新兴的电子阅读如果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则足以让一个民族担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让电子阅读显得相对更加轻松、愉悦、便捷,这样,必将挤压纸质阅读。

B.抱着一本书看是阅读,电子阅读,如手机阅读、网络阅读同样是阅读,只是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

C.新媒体让读者可以与作者互动,甚至直接影响作者的下一步写作,成为“再创作者”,客体可以转变成为主体。

D.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是那种细嚼慢咽的,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能考验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的严肃阅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体冲击下的当前时代,纸质阅读的人数虽然减少,但由于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所以现在读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纪80年代少。

B.阅读形式的变化使当下的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读”“浅阅读”则日渐成为流行、时尚的阅读。

C.过多依赖搜索引擎,也就容易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我们能很方便地得到答案, 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探寻、求索新知识的能力。

D.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问题比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对一个国家、民族影响更长远,将影响到社会、民族的文化走向和精神结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4巴西世界杯硝烟已经散尽,弹丸小国哥斯达黎加连克强敌,闯入八强,在成为本届比赛最大黑马的同时,也创造了令国人惊喜和震撼的奇迹。

2015俄罗斯第16届游泳世锦赛,中国选手宁泽涛以47秒84的成绩勇夺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创造中国乃至亚洲男子游泳选手在世锦赛该项目的奇迹。

奇迹是一种实在的结果,还是一种期待的缘分?富尔格姆在《信条》中锐:“要承认奇迹。”而学者陈书凯告诫我们:“不要相信奇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它的构图要素和寓意。(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