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书法的审美评价有一个清晰、成熟的标准和参照系,那就是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众多传统范本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风格趋向,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只有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范本入手,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想的书法启蒙教育,应该是给学习者开列一个由三至五种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喜好来判断、选择一种最契合的风格。与此同时,如果范本的内容本身也是文史经典,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就更好了。

②还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他字体的可能性。如果只是当作修养,传统所谓的欧、颜、柳、赵都是可取的范本,但如果考虑到学习者日后可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则入手时所选择的范本就要细加斟酌。当然,即便日后从事专业的篆书和隶书创作,楷书和行书的训练也是必需的基础和必经的阶段。以唐楷而论,如果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他字体的学习,则应该考虑在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等书家中选择,而不宜从欧阳询、柳公权、薛稷等入手。

③究其原因,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一些笔法与晋人楷书更加接近,因此他的楷书与晋人行书的接续更加自然。此外,虞世南尚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学习一段时间其楷书后,过渡至虞摹本《兰亭序》或者虞世南之甥陆柬之的《文赋》来学习行书都是不错的选择。褚遂良亦然。他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而褚遂良也有临本《兰亭序》传世,从其楷书转入此帖也顺理成章。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俱佳,楷书从颜入手者,学习行书时自当选择其本人的《祭侄文稿》这“天下第二行书”或是《争座位帖》等其他刻本,也可不必经过“兰亭”一路秀美的风格了。

④欧体、柳体则不然。这两家虽然也有行书法帖传世,但他们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水准较其楷书大为逊色。尽管从他们的楷书风格来看似乎与《兰亭序》相类,但我们却没有见到欧、柳诸家临摹的《兰亭序》,原因或许在于这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化起笔和收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是唐人所尚“法度”的顶峰,而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因此,如果初学者从这两家入手,很可能停留在唐楷装饰性的细枝末节上,从而影响日后对于行书特质的把握。

⑤如果说楷书学习是为了通向行书等其他字体,那么,是不是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更好?其实不然。书法学习学“流”更应重“源”。如果我们把中国书法史比作一条长河,从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这些经典书家及其作品大约相当于这条河流的源头。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这些经典,赵孟頫、文徵明等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分辨。因此对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他们乃至何绍基等清人的作品只是“流”而不是“源”,学习“流”永远不会超过“流”,而欲想取法乎上,还必须回到“源”中去寻找智慧。

(摘编自祝帅《学书当溯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虽然数量众多,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风格趋向,但其却为书法的审美评价提供了一个清晰、成熟的标准和参照系。

B.每一个现代人初学书法时想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且内容是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的文史经典的范本。

C.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喜好,从教育者给开列的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的使用。

D.学习者如日后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则选择的入手时范文就要慎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它字体的可能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学习唐楷而论,应从虞世南入手,主要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没有笔法的限制。

B.褚遂良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也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初学者从其楷书转入此贴也顺理成章。

C.欧阳询、柳公权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因此,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它字体的学习的人不宜从这两家入手。

D.欧、柳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行起笔和手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如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然后再通向行书等其它字体,并不是更好的做法。

B.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所代表的经典,因为这大约是中国书法史这条河流的源头。

C.由于后代名家在他们的书法中会加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就使学习者对其书法中传承经典的特点难以分辨。

D.对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学习者要分清的关系,是基础,学习者应取法乎上,回到中去寻找智慧。

 

1.B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选项B中 “且内容是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的文史经典的范本”说法不正确,由第一节最后一句话可知:“文史经典”可能“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但不是入选范本的必要条件。本题故意混淆了必要条件。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题干指向的区域在第1段段中和段末,“只有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范本入手,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范本的内容本身也是文史经典,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就更好了。”前一句“只有……才……”是一个必要条件句,“选择最符合自身气质与审美的范本入手”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必要条件,就是说缺少了这个条件,结果就无法成立。后一句只是指出了“文史经典”有“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的可能性,但它并不是入选范本的必要条件。 2. 【试题分析】本题A选项说法不正确,原文的表述是“以唐楷而论”而不是题干中的“以学习唐楷而论”, 原文的表述是“则应该考虑在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等书家中选择”而不是题干中所说“应从虞世南入手”,选项A犯了以偏概全、故意漏掉限制词语错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原文和题干可知,此题中“以学习唐楷而论”与原文“以唐楷而论”表义的差别,题干中“应从虞世南入手”与原文“虞世南等人”表述的内容的不同。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词语。 3. 【试题分析】选项C偷换概念。从原文看,“使初学者难以分辨”的是“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而不是“传承经典的特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是对原文第5段内容的概括,原文 “只是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分辨”一句中的“这些”指代的是前句中的“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尚”,题干将它概括成了“其书法中传承经典的特点”,选项偷换了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树没有房子没有腿

那时,正处在人生挫折期的他,请教一位长者,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

长者说,看看旷野中的树吧,看懂了它们,就知道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了。

他看着旷野中的树,可并不能看明白什么。

长者说,在烈日下,在冰雪中,树有房子为它们遮日御寒吗?在风暴中,在雷雨中,树可以拔腿就逃吗?不能,树没有房子,没有腿,它们无法回避,无法逃离,它们只有独自承受,独自与苦难抗争,正是这种对苦难的承受和抗争,使它们变得更加坚忍和强大。也许,这就是树能活上千年而人难以活过百岁的原因吧。

当他再去看那些旷野中的树,看着那些没有房子没有腿的树时,似乎明白了许多。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体验或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形象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原来,当你用百分之百的酒精消毒时,由于酒精的浓度很大,很快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凝固,结果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在酒精里掺些水,酒精的浓度就变稀了,稀酒精并不急于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完全凝固,而是渗入到细菌体内,然后把整个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起来,从而          。所以,浓度过高的酒精反而不如稀释后的酒精的杀菌能力强。当然,          ,杀菌效果也不好,实验显示,浓度为75%的酒精杀菌效果最佳。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客寓柳州,住舍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                                   

        。这名目,只要粗知宗元行迹,皆耳熟能详。

①祠北有衣冠墓。

②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③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罗池东侧有柑香亭,西侧乃柳侯祠。

④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

⑤挡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见到神貌。

⑥石塑底座镌《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

A.⑥③①②⑤④ B.②①④③⑥⑤  C.④②⑤⑥③①   D.④⑤②③⑥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构想。

B古装玄幻仙侠剧《花千骨》自在湖南卫视热播以来,不少女粉丝的心被剧中的扮演者张丹峰俘获。

C中国人民挺立起凛然正义的铮铮铁骨,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依靠全民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论就读的是重点名校,或者职业院校,比文凭更重要的,是阳光的心态,奋斗的足迹和健全的人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