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地泉之灵 林子
①十月。一场秋雨。
②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
③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她婉约,曼转,不骄不躁,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④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今天,她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铭。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她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
⑤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水势平缓,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灵渠,婀娜蜿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
⑥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灵渠至今依然完好无损,固然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设计和天衣无缝的施工,也与人们的精心保护有关。
B.漓江水从灵渠流淌过来,牵系着心灵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飘逸的感觉。
C.当海阳河流来大水时,通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和行船的安全。
D.灵渠更像一只鹤,凝聚了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魂魄。
E.“十月。一场秋雨。”简洁明了而意味深长地交代了时间,营造了凄清落寞的氛围
2.本文主要写兴安灵渠,而第②段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雨后秋景和作者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说“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给了人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作者看来,用“地泉之灵”作文章的标题。它又“灵”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二元化”的路线,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其中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彼此消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甚至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也产生了诸多影响。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基层社会已经存在早期自治组织。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被学界概称为“唐宋之变”。在乡村治理上,这种转变就表现为:其一,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低,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上为士大夫鄙视,受上级盘剥,下又徘徊于是否侵渔乡里之间,这种两难困境在后世乡村管理中变成常态;其二,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在唐宋之际渐渐成为现实或者完成了制度准备。
中国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的必然。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帝国人口不断增加,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家不可能负担如此庞大的官僚系统。因此,各朝代不得不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与此同时,乡村治理的难度却在增加。中唐以后从两税法开始了征税原则由“税丁”向“税产”的转变,财产的隐匿比起人丁的隐匿更难发现,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役人数和工作量大增。地方政府职役人数、工作量的变化,同时其地位愈来愈低,从秦汉时期的有望跻身卿相,到明清时期的被视为“至因至贱”之役。这些问题导致乡官职役化、政府乡村管理虚化。
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的一个原因。乡村治理方式转变的目的本是以最小成本来控制基层、获取赋税,实际上却令中央王朝取得税收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的民团、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使得乡村职役地住低下的同时又权力大、责任大,赋税征收不足时还需要自己赔补,极易为了满足国家的赋税要求或上司、自身的贪污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则往往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同时,乡村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总之,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中国很早就存在类似于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间同时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线,公权力削弱,自治权增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产生了影响。
B.虽然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是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律令和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
C.“唐宋之变”时,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低,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他们受到上层的鄙视和盘剥,又纠缠于是否盘剥下层,置于两难的处境中。
D.唐宋之际,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渐渐成为现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家不可能负担庞大的官僚系统,所以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尽管国家人口不断增加,但是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
B.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各朝代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导致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
C.从中唐以后,乡村治理的难度在增加,“税丁”向“税产”的转变,比起隐匿人丁,人们更容易隐匿财产,大大增加了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役人数和工作量。
D.地方政府职役人数、工作量和地位的变化,导致乡官职役化、政府乡村管理虚化。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的一个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治理方式转变带来一些弊端,如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的民团、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
B.乡村职役极易为了满足国家或上司或自身的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则站在乡村职役的对立面,反对他们的这类行为。
C.明清时期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蓬勃发展,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D.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像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间同时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在中国早就存在。
阅读下面段落,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要与示例相同。
向往是思想的折射,灵魂的写照,行动的先导。
有的人向往奉献的快乐,于是就淡泊明志,心底无私;
有的人向往索取的愉悦,于是就见利忘义,不择手段。
因此,向往有好坏之分,是非之别。正可谓“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①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
②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
③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
④清代之前,扬州靠着大运河,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都
⑤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
⑥而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
A②①⑤④⑥③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③①②⑤⑥ D④②①⑤③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深影响了元杂剧的作者们,这就使得元杂剧具有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B.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读者切身感受高品位文化,长期阅读有助于读者夯实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构建内涵丰富的精神大厦。
C.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堪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全著字数逾一千多万。
D.专车软件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不但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