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媐(xī):嬉戏。     瘗(yì):埋葬    窭(jǜ):贫穷。

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                   濒:急速

B.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又忌甫以白衣            超:越级

D.遽京师                    薄:逼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古者富贵名摩灭

B.童子亦欲学              不如须臾所学也

C.金公御史为参军           资政殿学士行

D.听召募                    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达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5.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1.A 2.C 3.C 4.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5. (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注意 “复”,“故”,“术”,“师”名词作状语,全句的文意。(1点1分,共5分)(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注意“数”,“干”,“见”表被动,全句的文意(1点1分,共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A濒:临近。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凭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申甫,是云南人,把行侠仗义作为自己的责任,能言善辩。在小孩子时,经常在路上抓住老鼠嬉戏。有一个道人经过,教导他做游戏。道人就命令他拾取路边的瓦块石头,四散地分布在地上,把老鼠放入其中,老鼠多次横冲直撞地奔跑也不能跑出来。不久又引诱一只狸猫前来,狸猫想要捉老鼠,也最终不能进去,狸猫和老鼠相互抵御了很久。道人于是在申甫耳旁小声对申甫说:“这就是所说的八阵图,小孩子你也想学它么?”申甫当时还年幼,不理解他的话,就回答说:“不愿意。”(于海生译)道人于是离开了。 明朝天启初年,申甫刚刚做和尚,来回于河南山东之间,没有什么收获。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者: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理解侍奉他。道人临近远行时,把一卷书传授给他,(于海生译)就告别离开了,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申甫打开书看,都是古代的兵法,并且说车战说得很详细。申甫就留在山中,学习了好几年,不再学习佛家的学说了。 不久申甫把那本书埋葬在嵩山脚下,出去到颖州游学,寄居在颖州人刘廷传的家中。刘翁,使原来的颖州大侠,门下的食客有数百人,都喜欢谈论兵法,但是没有一个人比得上申甫的。刘翁出资派申甫到京师。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愍帝即位后,清兵从大安口入侵,马上要逼近京师了,京城的九座城门在白天都关闭着。在这时,庶吉士刘之伦、金声知道事情紧急,就对朝廷举荐了申甫。愍帝在一般的宫殿召见申甫,用温和的话慰劳他,申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再宫殿的台阶下叩首,大声说:“我没有才能,希望用死来报效。” 愍帝就立刻任命刘公担任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凭御史的身份担任参军,而申甫担任京营副总兵,但是实际上没有士兵给申甫,任凭他自己招募。过了三天,招募的士兵略微集结,都是市井中贫困人家不知道使用兵器的孩子,但是申甫所学的本领,(于海生译)又擅长使用战车,仓猝之间不能置办。正忙于选择时间部署他的军队,没有时间作战。在这时,掌权的权贵都不熟悉军事,和刘公、金公屡次意见不一致,又妒忌申甫凭平民的身份被越级使用,谋划着先委派他抵挡敌人,日日夜夜颁下兵符,催促申甫派他作战,并且恰逢武经略满桂在安定城门外作战失败死亡。满桂是原来的大同总兵管,是有名的老将,因为来京师奔赴救援,愍帝正依靠重视他。他失败后,京城的人都十分震惊害怕。申甫不得已,痛哭着,在晚上率领他的军队用绳子从城上吊着出来,还没到卢沟桥,士兵就逃亡得差不多没有了。申甫亲自和敌人肉搏作战,中了数十枝箭,最终被杀死了。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伦、金声不懂得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等到清兵率军回去,竟然没有人理会刚刚死去的人。距离申甫死去几天,刘公又从八路出动军队,到了遵化,单独率领部下在娘娘山扎营,遇到敌人的伏兵出现,刘公督促将士殊死作战,超过了一日一夜,各路的援兵没有到来,也死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地泉之灵   林子

①十月。一场秋雨。

②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桂林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

③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她婉约,曼转,不骄不躁,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④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今天,她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铭。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她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

⑤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水势平缓,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灵渠,婀娜蜿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

⑥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灵渠至今依然完好无损,固然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设计和天衣无缝的施工,也与人们的精心保护有关。

B.漓江水从灵渠流淌过来,牵系着心灵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飘逸的感觉。

C.当海阳河流来大水时,通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和行船的安全。

D.灵渠更像一只鹤,凝聚了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魂魄。

E.“十月。一场秋雨。”简洁明了而意味深长地交代了时间,营造了凄清落寞的氛围

2.本文主要写兴安灵渠,而第②段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雨后秋景和作者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说“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给了人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作者看来,用“地泉之灵”作文章的标题。它又“灵”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二元化”的路线,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其中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彼此消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甚至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也产生了诸多影响。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基层社会已经存在早期自治组织。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被学界概称为“唐宋之变”。在乡村治理上,这种转变就表现为:其一,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低,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上为士大夫鄙视,受上级盘剥,下又徘徊于是否侵渔乡里之间,这种两难困境在后世乡村管理中变成常态;其二,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在唐宋之际渐渐成为现实或者完成了制度准备。

中国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的必然。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帝国人口不断增加,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家不可能负担如此庞大的官僚系统。因此,各朝代不得不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与此同时,乡村治理的难度却在增加。中唐以后从两税法开始了征税原则由“税丁”向“税产”的转变,财产的隐匿比起人丁的隐匿更难发现,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役人数和工作量大增。地方政府职役人数、工作量的变化,同时其地位愈来愈低,从秦汉时期的有望跻身卿相,到明清时期的被视为“至因至贱”之役。这些问题导致乡官职役化、政府乡村管理虚化。

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的一个原因。乡村治理方式转变的目的本是以最小成本来控制基层、获取赋税,实际上却令中央王朝取得税收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的民团、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使得乡村职役地住低下的同时又权力大、责任大,赋税征收不足时还需要自己赔补,极易为了满足国家的赋税要求或上司、自身的贪污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则往往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同时,乡村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总之,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中国很早就存在类似于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间同时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线,公权力削弱,自治权增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产生了影响。

B.虽然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是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律令和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

C.“唐宋之变”时,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低,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他们受到上层的鄙视和盘剥,又纠缠于是否盘剥下层,置于两难的处境中。

D.唐宋之际,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渐渐成为现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家不可能负担庞大的官僚系统,所以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尽管国家人口不断增加,但是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

B.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各朝代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导致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

C.从中唐以后,乡村治理的难度在增加,“税丁”向“税产”的转变,比起隐匿人丁,人们更容易隐匿财产,大大增加了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役人数和工作量。

D.地方政府职役人数、工作量和地位的变化,导致乡官职役化、政府乡村管理虚化。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的一个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治理方式转变带来一些弊端,如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的民团、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

B.乡村职役极易为了满足国家或上司或自身的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则站在乡村职役的对立面,反对他们的这类行为。

C.明清时期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蓬勃发展,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D.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像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间同时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在中国早就存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段落,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要与示例相同。

向往是思想的折射,灵魂的写照,行动的先导。

有的人向往奉献的快乐,于是就淡泊明志,心底无私;

有的人向往索取的愉悦,于是就见利忘义,不择手段。

因此,向往有好坏之分,是非之别。正可谓“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

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

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

清代之前,扬州靠着大运河,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都

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

而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

A②①⑤④⑥③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③①②⑤⑥  D④②①⑤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