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②。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人得之,争藏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

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哑哑然。又喜为藏钩拇阵③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欷觑泣下。

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至日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持寸札曰:“山人侵蚤已至。”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若痒不自禁,辄作手语势。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④不倦。

赞曰: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淳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选自邵长衡《八大山人传》,有删节)

【注】①八大山人:明末著名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②会城:南昌。③藏钩拇阵:猜拳游戏。④跋:通“茇”,蜡烛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君亦堂闻其名,之官舍              延:招请。

B.履穿踵,拂袖翩跹行                  决:折断。

C.翛然无画家町畦                        町畦:田界,比喻规矩。

D.澹公持寸札曰                          寸札:短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疾良已                   二虫又何知

B.侄某识之                   皆出于此乎

C.然善笑,喜饮益甚           缦立远视,望幸焉

D.忽狂忽喑,隐约玩世         于是赵王斋戒五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八大山人这一明代遗老形象。

B.文章重在写八大山人工书善画的才华和志不得伸的命运,为天下不得志者发一叹惋。

C.本文写八大山人清晨冒雨来与作者相见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山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D.末段模仿太史公的笔法,表达作者对八大山人的同情和对他不被世人所了解的慨叹。

4.用“/”给下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选自《孟子•尽心上》)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

(2)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至日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

 

1.B 2.D 3.B 4.穷不失义 / 故士得己焉 / 达不离道 / 故民不失望焉 / 古之人 / 得志 / 泽加于民 / 不得志 / 修身见于世。 5.(1)我又惊又喜,急忙上了一顶竹轿,冒着雨前去见他,握着手仔细对视大笑。(2)嘱托北竺澹公约八大山人前往山寺相见。到这一天,大风下大雨,我料想山人一定不会出门。 【解析】 1.1】本题考查实词含义。决:露出。“履穿踵决”意思是说鞋子破了,脚露出来。 2.2】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之:前项助词,不译;后项指示代词,这。B其:前项代词,他的;后项副词,大概。C而:前项连词,表递进,后项表目的。D乃:均为副词,就。)注意平时积累虚词用法。 3.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为天下不得志者发一叹惋”错。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重点是八大山人狂悖言行下的内心苦痛。 4.4】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的方法是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基础上,抓标志词,快速断句。常见的标志词有:句首虚词“夫、唯、凡、盖、虽”等,句尾虚词“也、乎、哉、矣”等。 5.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抓好关键词,找准得分点。本题得分点:趋、笋舆、熟、属、大风雨、意等,注意句子通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

野店

李广田

太阳下山了,又是一日之程,步行人,也觉得有点疲劳了。

你走进一个荒僻的小村落——这村落对你很生疏。然而又好像熟悉,因为你走过许多这样的小村落了。看看有些人家的大门已经闭起,有些也许还在半掩,有几个人正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家。后面跟着狗或牛羊,有的女人正站在门口张望,或用了柔缓的声音在招呼谁来晚餐,也许,又听到几处闭门声响了,“如果能到哪家门里去息下呀”,这时候你会这样想吧。但走不多远,你便发现一座小店呆在路旁,或十字路口,虽然明早还须赶路,而当晚你总能作得好梦了。“荒村雨露眠宜早,野店风霜起要迟”,这样的对联会发现在一座宽大而破陋的店门上,有意无意地,总会叫旅人感到心暖吧。在这儿你会受到殷勤的招待,你们遇到一对很朴野,很温良的店主夫妇,他们的颜色和语气,会使你发生回到了老家的感觉。但有时,你也会遇到一个刁狡的村少,他会告诉你到前面的村镇还有多远,而实在并不那么远;他也会向你讨多少脚驴钱,而实在也并不值那么多。然而,他的刁狡,你也许并未看出刁狡得讨厌,他们也只是有点拙笨罢了。什么又不是拙笨的呢。一个青生铁的洗脸盆,像一口锅,那会是用过几世的了:一把黑泥的宜兴茶壶,尽够一个人喝半天,也许有人会说是非常古雅呢。饭菜呢,则只在分量上打算,“总得够吃,千里有缘的,无论如何,总不能亏心哪。”店主人会对了每个客人这样说。

在这样地方,你很少感到寂寞的。因为既已疲劳了,你需要休息,不然,也总有些伙伴谈天儿。“四海之内皆兄弟呀。”你会听到这样有人大声笑着,喊,“啊,你不是从山北的下洼来的吗?那也就算是邻舍人了。”常听到这样的招呼。从山里来卖山果的,渡了河来卖鱼的,推车的、挑担的、卖皮鞭的、卖泥人的,拿破绳子换洋火的……也许还有一个老学究先生,现在却做着走方郎中了,这些人,都会偶然地成为一家了。他们总能说慷慨义气话,总得那样亲切而温厚地相照应,他们都很重视这些机缘,总以为这也有神的意思,说不定是为了将来的什么大患难,或什么大前程,而才有了这样一夕呢。如果是在冬天,便会有大方的店主抱了松枝或干柴来给煨火,这只算主人的款待,并不另取火钱。在和平与温暖中,于是一伙陌路人都来烘火而话家常了。

直到现在,虽然交通是比较便利了,但像这样的僻野地方,依然少有人知道所谓报纸新闻之类的东西。但这些地方并非完全无新闻,那就专靠这些挑担推车的人们了。他们走过了多少地方,他们同许多异地人相遇,一到了这样场合,便都争先恐后地倾吐他们听见所闻的一切。某个村子里出了什么人命盗案,或是某个县城里正在哄传着一个什么阴谋的谣言,以及各地的货物行情等,他们都很熟悉。这类新闻,一经在小店里谈论之后,一到天明,也就会传遍了全村,也许又有许多街头人在那里议论纷纭,借题发挥起来呢。说是新闻,其实也并不完全新,也许已经是多年前的故事了,传说过多少次,忘了,又提起来了,鬼怪的,狐仙的,吊颈女人的,马贩子的艳遇,尼姑的犯规……都重在这里开演了。有了人要唱一支山歌,唱一阵南腔北调了。他们有时也谈一些国家大事,譬如战争灾异之类,然而这也只是些故事,像讲《封神演义》那样子讲讲罢了。火熄了,店主东早已去了,有些人也已经打合铺,睡了,也许还有两个人正谈得很密切。譬如有两个比较年轻的人,这时候他们之中的一个也许会告诉,说是因为在故乡曾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过,他逃出来了,逃了这么远,几百里,几千里还不知道,而且也逃出了这许多年了。“我呢……”另一个也许说,“——我是为了要追寻一个潜逃的老婆,为了她,我便作了这小小生意了。”他们也许会谈了很久,谈了整夜,而且竟订下了很好的交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窗上发白,街上已经有人在走动着了,水筒的声音,辘轳的声音,仿佛是很远,很远,已经又要到了赶路的时候了。

呼唤声、呵欠声、马蹄声……这时候忙乱的又是店主人。他又要向每个客人打招呼,问每个客人:盘费可还足吗?不曾丢了什么东西吗?如不是急于赶路,真应当用了早餐再走呢,等等,于是一伙路人,又各自拾起了各人的路,各向不同的方向跋涉去了。“几时再见呢?”“谁知道,一切都没准呢!”有人这样说,也许还有人多谈几句,也许还听到几声叹息,也许说:“我们这些浪荡货,一夕相聚又散了。散了永不再见了,话谈得真投心,真投心呢!”

真是的,在这些场合中,纵然一个老江湖,也不能不有些惘然之情吧。更有趣的是在这样野店的墙上,偶尔你也会读到用小刀或瓦砾写下来的句子,如某县某某人在此一宿之类。有时,会读到些诗样的韵语。虽然都鄙俚不堪,而这些陌路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陌路的相遇又相知,他们一时高兴了,忘情一切了,或是想起一切了,便会毫不计较地把真情流露了出来,于是你就会感到一种特别的人间味。就如古人所歌咏的:

君乘车,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

他日相逢为君下。

——这样的歌子,大概也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吧。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说说加横线词有文中的含义。

(1)什么又不是拙笨的呢,一个青生铁的洗脸盆,像一口锅,那会是用过几世的了;一把黑泥的宜兴茶壶,尽够一个人喝半天,也许有人会说是非常古雅呢。

(2)他们一时高兴了,忘情一切了,或是想起一切了,便会是毫不计较地把真情流露了出来。

3.本文采取了第几人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行旅者在野店中的感受的?

5.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我们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我们必须努力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时间,也许是摆脱这场文明噩梦的唯一道路。

1.下列对“教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教养是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

B.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捍卫主体自由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

C.教养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D.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只要是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就能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GDP指数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的同步上升。

B.中国人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法国人则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说明这两个国家都要花大力气去重构教养。

C.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文明中的形象,必须努力挽救文明“濒死的教养”。

D.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形象,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的努力。

3.第四段划线句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这里的“昂贵”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人民网观点频道刊出一幅漫画,漫画的标题是“某省某厅局一年1068个会”。根据漫画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人民网观点频道刊出这幅漫画的“观点”是什么?请用问句表达。

(2)请赏析漫画的精巧构思。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情境,在空格处补写适当的内容。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有一张非常特别的画,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位置上。

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黑渍。

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妙笔,向画家请教。

画家说:“我的这幅画叫‘快乐’。”

“‘快乐’?我不明白。”

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

我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

画家说:“                          。”

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宗教求善,哲学求真,文艺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谐和的“美”。_________________。

①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

②《神曲》代表着中古的基督教,《浮士德》代表着近代人生的信仰

③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

④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也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

⑤文艺从它的左邻“宗教”获得深厚热情的灌溉

⑥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

A.⑤①④②⑥③

B.①④⑤②⑥③

C.⑤⑥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⑤⑥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