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新增加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新增加的《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引发网友热议,其中“让女生走在马路内侧”“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走路避开女生背包的一侧”,格外受关注。有人直呼做到那样就是暖男了,也有人认为这是矫枉过正、涉嫌歧视女性……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校鼓吹绅士风度有多不靠谱?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出台了《学生行为规范》,规范中让女生走在马路内侧、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走路避开女生背包的一侧等学生行为规范,更是引起网友热议,学子直呼做到这些就是暖男了(昨日《南方都市报》)。 校方表示,制定此规范,是希望用通俗、温馨的方式提醒学生做人的基本行为操守,措辞上有别于以往刻板、生硬的学生行为守则,因此才有了微笑是最好的调和剂一个人的涵养既在于内又表于外、男生主动而自然地为他人提供便利表现担当,帅气又有吸引力这类说法。 高校学子是明日的社会精英。华东交大学生规范中出现此类有关学生性别气质的规定,很明显是为培养男生的绅士风度,而这种说法并不鲜见。国内有中学就曾在校园内悬挂标语,大意是说,要把男生培养成明天的骑士,女生培养成明日的贵妇之类。如何培养?很简单,Ladyfirst,女士优先。 提到骑士精神、绅士风度,让多少人心向往之。绅士对女士异常礼貌,见面行脱帽礼,坐下前先为女性挪椅子,让对方先行。但不得不说,在关键问题上,诸如国家大事、工商管理、财产继承等,骑士们又寸土不让,这些领域女性从来无法染指。换句话说,绅士风度属于礼节性质,跟现代性别平等观念关系不大。 女士优先看似善待女性,究其实质而言,这种男性殷勤与谄媚,只是为了让女性安于其位,让男强女弱万寿无疆。这跟老幼病残四个字为何放在一起,逻辑上是一致的。什么样的女人最女人、最符合男性幻想?还不是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妹妹。鼓吹绅士风度的同时,也是在制造被动、脆弱、无力、需要保护的女人味。你想想,假如没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林妹妹配合,男人手拧瓶盖的盖世神功,只怕会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下场。女人那边厢,你从小教她弱不禁风才可爱才招人喜欢,教着教着她就真的弱不禁风了。 高校女生对男生的期待,是否真是Ladyfirst那么简单,校方不该凭空想象,而应问问女生的实际需求。历史上,上海中西女中,女生自己提重物,提倡女性独立人格独立精神,还不是照样培养出了宋庆龄等杰出女性?依我看,今日女大学生面临最迫切的议题,不是女士优先,而是找工难、校园性骚扰。 更何况,根据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定理,今日你优先,终有一日你要还。比如说,婚后做家务、带孩子的,绝大多数是女人,里外一肩挑。高校不如开课,教男生如何做饭、带孩子、分担家务,我看更有益增进女生福利。而说来说去,这些都是私人领域的事。男人是否真正尊重女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否尊重女性的权利和她的选择,要看男性在公共领域,是否愿意跟女性同工同酬、分享权力。举个例子,早前的索尼黑客事件,让好莱坞女星詹妮弗劳伦斯发现自己的收入远低于共同出演的男演员。这让她忍不住骂爹,炮轰好莱坞性别歧视。你想啊,同样工作,男赚100女赚80,20块钱帮你拧个瓶盖,还是蛮划算的。不如女生跟男生换一换,我拿100你拿80,从此男士优先,男人你们同意吗?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 ,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中期,为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                          ,此时,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成为了书院是否有名的主要标准。

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班”

主要以收藏图书的形式出现

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属机构

作为隐居读书、聚徒教学的场所

不过,其中也有少数是私人设立

元、明、清时,书院越来越受到朝廷直接控制

A.⑤②④①⑥③    B.②⑤④⑥③①   C.①③⑤④⑥②   D.⑤④①⑥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计算机起码要有二级证书,还得有专业资格证书……

B.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等特点,成为“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C.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双轨制下“待遇差”的矛盾将逐步得到化解,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

D.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距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          、左右为难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         的保守思想。

③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      

A.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B.畏首畏尾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C.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举棋不定      D.举棋不定  畏首畏尾  犹豫不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风雨乐清贫   生死系医学

——记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黄家驷

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岁丧父,5个叔伯亦相继因病早逝,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要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少年时代,黄家驷不满足私塾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竟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

1941年,他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求学。黄家驷基础扎实,在导师指引下较快掌握胸外科技术,于1943年获外科硕士学位,并通过全美专家考试取得外科专家称号。留美期间,黄家驷还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每两周组织一次中国建设讨论会,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聘任,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搭乘太平洋上第一班通航的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完整无缺地带回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

回国后,他一面在上海医学院执教,一面在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从事胸外科的创建工作。

解放后,他与上海第二医学院和上海市南洋医院协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并亲任院长。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总是坚持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手术。

黄家驷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59年,他在北京创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这是我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决定了建校方针、教学计划以至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等问题。现在国内的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

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回忆了一件往事:

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黄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黄老师亲自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的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装。”尤为珍贵的是,黄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论》送给我。黄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并签上他的名字“家驷”。知道我酷爱读书,他殷切地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黄老师赠送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肩负着黄老师的教导和希望,我来到了当年古城武都。正是黄老师这种深藏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

“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黄家驷是知行合一的医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热情担负起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于1979年在重庆召开会议,成立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他被任命为组长。

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争分夺秒地笔耕。由于《外科学》要大量充实内容,再版将成为大型外科参考书。他日以继夜查阅文献,先写成《胸部损伤》一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会讨论第四版的编写计划。 5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14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在赴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

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教授继续他的主编工作。为纪念黄家驷对发展外科学的卓越贡献,编委们一致决定此书定名为《黄家驷外科学》。中华医学会追授予黄家驷“胸心血管外科科学进步贡献奖”以表彰他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我国胸心血管外科的突出贡献。(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黄家驷,江西省玉山县人,生于1906年,1933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1945年在上海创建胸腔外科,他主编的《外科学》等著作,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是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摘自《历史上的今天》)

②“文革”中,他因“复辟旧协和”挨批;过后,他竭尽全力于医大的复校和老三届学生的成长、回炉、招研和放宽考研的年龄限制等,以及后来开展国际交往,学术交流,送出去、请进来……对学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尽其所能,有求必应。(摘自方国栋《纪念黄家驷老师逝世三十周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黄家驷出身医生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智过人,由于家中亲人因病早逝,使得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好医生的志愿。

B.黄家驷基础扎实,领悟力强,先后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   

C.医学报国是黄家驷的毕生追求,国家动荡、时局危难之时,黄家驷“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毅然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到祖国。

D.“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这句话是黄家驷的人生梦想,“好教师”“好的胸外科医师”也是他一生的最好概括。

E.晚年的黄家驷虽然告别了手术台,但依然笔耕不辍,从事外科学的研究,撰写、主编了《外科学》等著作,成为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材料表现了黄家驷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3)本文在介绍黄家驷时,插入了一段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方国栋的回忆,这样写有何好处?请具体分析。

(4)“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黄家驷在治学、行医和处世等方面堪称楷模。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就以上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