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小题 心理的调整 梁漱溟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小题

心理的调整  梁漱溟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所以超过其他生物,因人类有一种优越力量,能变化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她,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我们对外界尚需要调理,则对自己而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至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偷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的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得成为一气。所以我们的东西不要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这不是一件小事体,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
1.下列对本文的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

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

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2.根据文章,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     )

A.备考要拟定周密的学习计划,拟定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

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者“净”“静”“敬”“竞”四个大字。

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

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情,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

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1.A 2.C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说法不准确,而是在于“能调理自己”。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必须先集中精力。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这不是本文的主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属于调整心思。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D项说“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以偏概全。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那些沉甸甸的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记叙文。

要求:1.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写人和事;

2.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3.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本着文字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把序号填入画线处)

深圳南方公司,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①,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②,以聚集人才,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③,不再问毕业学校。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④,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选择人才的话⑤,将很难发展。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          ,可以简略为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了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企业。

B.学术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社会风气不佳和个人品行不良造成的。

C.广东经济建设超前,而文化素养滞后,这种物质与精神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最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D.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为了减少战争对城市的损毁和交战双方人员的伤亡,所以心理战、舆论战等更应该受到重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C.云南蒙自是一个温暖的地方,这儿常让人觉得冬天还没有开始,春天就已经来了。你看,春节前南湖花棚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D.写诗需要技巧,但技巧不等于矫揉造作,扭扭捏捏,也不等于堆砌词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