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很明显,删除了上述这些修饰语后,文章句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明显,删除了上述这些修饰语后,文章句子的表达不但索然无味,顿然失去了生气和震撼力,而且作品珍惜生命的思想也变的苍白无力了。

B.“中国好歌曲”因原创特色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微博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受欢迎度惊人。

C.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D.被奉为西方现代派小说鼻祖的卡夫卡采用有别于传统的表现主义写法,生动描绘了社会中的异化现象,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恐惧、迷惘。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语序不当“不但”放在“文章句子的表达前面”,B.赘余C.句式杂糅,可删去“导致”或“所致”。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世界上那么多      的科学家,哪一个的成功不是用努力和拼搏换来的?

②虽然我没有什么_____的,但是我也一样喜欢别出心裁,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大显身手,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③作为当今文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迟子建以其      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话语方式在群芳争艳的女性作家中备受瞩目。

A.出类拔萃  卓尔不群  与众不同       B.与众不同  卓尔不群  出类拔萃

C.卓尔不群  出类拔萃  与众不同       D.出类拔萃  与众不同  卓尔不群

 

查看答案

字形有误的一项

A.提纲挈领  迥乎不同  引吭高歌  好高骛远

B.不假思索  相形见绌  惨绝人寰  绿草如荫

C.鸦雀无声  刚愎自用  殒身不恤  方枘圆凿

D.九天揽月  桀骜不驯  万马齐喑  夙兴夜寐

 

查看答案

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gōng)其乏困   (xiǎng)士卒    (shèng    (pào)制

B.长歌(dāng)哭   被八(chuāng   堂(lòng)     (chēn)目

C.自怨自(yì)     (qiāng)进酒    (zǔ)       (kè)死

D.叱(chà)风云   包身(qì)       (fěi)闻      (mǐ)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 9 1 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 9 1 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 9 1 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 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沭春风的感觉。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摘自《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②在北大改革中,祖父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他主张,“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迭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兼容并包的用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摘自蔡磊珂《我是祖父的追随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他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

(2)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

(3)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4)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诗经 氓》中弃妇自诉在夫家时辛苦劳作,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句子是                  

(2)《离骚》中,描写诗人以前贤为榜样,不论环境如何险恶,也绝不放弃理想,宁可清白地死于忠直的诗句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水面开阔,船行顺畅的两句诗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