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

文言文阅读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②,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③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意                    忤:违背

B.千户莅狱                适:往,去

C.帝闻言,稍霁            色:脸色

D.遣其孙骥诣上书          阙:朝廷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①诏求直言   ②时勉言营建之非  ③对不屈   ④时勉独正立

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⑥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了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2)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B. 2.B. 3.C. 4. (1)在都门外给他送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人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4分)(“饯都门外”,定语后置,1分,“几”,1分,“发”1分,句子通顺1分) (2)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我)一同去。 (3)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B.项“适”:恰好,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问“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这类题目可用排除法作,正确率较高。①叙述主体是皇帝;②反对皇上大兴土木,符合题干要求;③回答皇上诘问时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不符合题意;④说的是李时勉能自尊自重,不符合题意;⑤劝诫皇上,皇太子不宜远离左右,也是以天下为己任;⑥派他的孙子帮他送奏章到朝廷,关心国家大事。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3】 试题分析:C.项李时勉差点被打死,是上书触怒仁宗皇帝。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多是对文中原句进行很小的改动,往往是学生容易理解错的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带入到文中一一对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饯都门外”,定语后置,“几”,将近,“发”船离开。第二句中,不测:凶险难测;所以:……的原因。第三句中,敢以烦执事:状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香港《大公报》发表文章《习近平访贫传达共富信号》称,能否遏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势头,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保证。

B.从1998年起,莫言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有世界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C.少打电话,不乱捐赠,甚至是不炒作,不煽情,从满腔热忱到理性冷静,网民的心态日渐成熟,这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前行的缩影。

D.对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作这一说法为准。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这种风格在建国后的诗篇中表现得更是炉火纯青

B.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C.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有人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权利,有人屏息以待任人宰割。

D.作为一位诗人,面对因车祸突然去世的好友,他只能长歌当哭,挥泪写了长诗《愿你一路走好》。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之有?     厌恶

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走投无路

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C. 刑人如恐不     

人之力而敝之        因为

D. 旦暮渡易水    士兵

若属皆为所虏        将要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无内诸侯。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夫晋,何厌之有?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