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个字。 ①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

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个字。

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

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巡游的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其实是考查压缩语段。因为下定义首先要符合表达形式的要求,概念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因此我们先要从语段中找相关属概念,提取关键信息。同时也要注意种差多时,语序要恰当,不能出现语病,如“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按这一思路总结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例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与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泊白沙渡

真山民①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②。与鸥分渚③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杜鹃④。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②暝烟:傍晚的烟霭。③渚:水中小块陆地。④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

1.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什么作用?

2.“邀月共船眠”中的“邀”字用得相当精妙,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失其所与,不知   

B.夜缒而出,见秦伯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C.才美不外见               秦伯说,与郑人盟

D.无能为也已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解释横线字的用法。

(1)缒而出                        (2)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3)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4)济而夕设版焉        

(5)邻之,君之薄也          

3.翻译下面两个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小狗包弟(节选)

巴金

一个多月前,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和狗的事情。据说艺术家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他给人揪回来,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

我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包弟在“我”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在“我”“半靠边”时,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我”的身边。最后被打断了后腿,才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

B.包弟把巴金一家人当做亲人,当主人不在家时守候在门前,多令人感动!当主人回来时,与主人亲热,仿佛老朋友重逢一般,多么懂感情的小狗。

C.当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时,小狗包弟就成了“我”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我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被红卫兵抄走。

D.送走包弟后,“我”下班回家,虽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但因为它毕竟离开了“我”家,我便感到轻松。

E.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后,“我”便又怀念包弟。

2.从文中看,包弟是怎样的一条狗?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3.文章第一段为什么要从那位艺术家的遭遇开篇?

4.作者为什么以一条小狗反映“文化大革命”的现实?这是什么手法?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