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语段,提取信息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写出4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 ...

阅读下面的语段,提取信息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写出4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11米,达到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据介绍,洪泽湖水位在日前降到11.3米的死水位后,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时间的干旱蒸发导致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虽然5月25日到30日有两次降不过程,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渔业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能够维持正常通航。除航运受影响外,水位很低使过去“日出斗金”的洪泽湖水产渔业遭受严重损失。登上高高的洪泽湖大堤,只见无数只渔船静卧湖滩,往日2000多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水面,如今只剩下100多平方公里。走进湖滩,曾蔚为壮观的万亩临湖围网蟹鱼塘口已完全干涸龟裂。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仅洪泽县养殖塘口就干涸1000亩,露滩5000亩,缺水受旱6万亩,造成经济损失6500万元人民币。

 

洪泽湖、干旱、严重、损失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先整体感知文段内容大意,然后从文段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从对象、原因、程度、影响等角度,按照要求进行提取或概括为3字以内的词语即可,如“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可概括为:洪泽湖、干旱;“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可提炼出“严重”;“造成经济损失6500万元人民币。”可提炼“损失大”。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山居秋暝》)

3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_____,可乎?(《石钟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

(4)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行》)

子曰: 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①,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有删节)

①消疾:消渴病。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复言其计                备:详细

B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

C通为卫尉                  征:征召     

D以宁平公主故              重:加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私常怀              ②句读不知

B.①新室              ②臣死不避               

C.①通具言谶文事        ②相如持璧却立

D.①时视事              ②今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   )

①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②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  ③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   ④以病上书乞身   ⑤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  ⑥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家境富裕,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李通不满足于做个小吏,就辞官回家。

B.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南阳动乱之际,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

C.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做妻子,她就是宁平公主。

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辞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辞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

(2)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

(3)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梅格与人格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昵?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索,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袁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琢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村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

《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问得梅一枝》云:“如今

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

1.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梅的“疏影瘦身”,显露出人的一种不屈精神,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

B.“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

C.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

D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2.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文入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

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

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入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人格相合。

D.梅花“淡雅”,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B.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感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享受,让梅更加高贵、幽雅。

C.《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D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21个航班有悖职业道德行为“人为返航”事件,某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飞行。

B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问题曰渐严重。

C.自4月l3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D或许我们不是很富有,生活中也有过不去的坎,我个人以为不求把人生演绎到美的极致,但求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把一个“人”字写得端正一点,仅此而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