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魏咸信字国宝,卫州汲人。初,太祖在潜邸,昭宪太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咸信国宝,卫州汲人。初,太祖在潜邸,昭宪太后尝至仁浦第,咸信方幼,侍母侧,俨如成人。太后奇之,欲结姻好。开宝中,太宗尹京,成昭宪之意,延见咸信于便殿,命与御带党进等较,称善。遂选尚永庆公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逾年,出领吉州刺史。

太平兴国初,拜本州防御使。四年,诏用奉外赐钱十万。五年,坐遣亲吏市木西边,矫制免所过税算,罚一季奉。雍熙三年冬,咸信知澶州。四年,本郡黄河清,咸信以闻,诏褒答之。淳化四年,河决澶渊,陷北城,再命知州事。时遣阎承翰修河桥,咸信请及流水未下造舟为便,承翰入奏:“方冬难成,请权罢其役。”咸信因其去,乃集工成之。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真宗即位,车驾北征,为贝冀路行营都统署,诏督师。至贝州,敌人退,召还行在所。景德初,从澶州,石保吉与李继隆为排阵使。契丹请和,帝置酒行宫,面赏继隆、保吉,咸信避席,自愧无功,上笑而抚尉之。二年,改武成军节度,知曹州。秋霖积潦,咸信决广济河堤以导之,民田无害。大中祥符初,年已昏眊,见上,希旨求宠渥。七年,表乞任用,上出示中书向敏中曰:“咸信联荣戚里,位居节制,复何望耶?”是冬,以新建南京,奖太祖旧臣,加同平章事。俄判天雄军。天禧初,改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有感风疾苦,归。真宗尝谓宰相曰:“咸信老病,诸子不克承顺,身后复能保守其家业耶?”未几卒,年六十九,赠中书令。录其诸子孙侄,迁官者七人。

咸信颇知书,善待士,然性吝喜利,仁浦所营邸舍悉擅有之。既卒,为诸侄所讼,时人耻之。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B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C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D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字”一般应该是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射”是古代六艺的一种,指射术。“六艺”包含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古代的“射艺”主要是指射箭。

C.“行在所”是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狩猎时居住的宫室,古代帝王大多在各地建有多处行宫。

D“幸”在此处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有“宠爱、爱护”之意,如《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咸信少年老成。在昭宪太后驾临之时,年纪轻轻就显得沉着稳重并与众不同,太后惊叹之余,决定将永庆公主嫁与他为妻。

B魏咸信当机立断。他在治理黄河的看法上与阎承翰相左,在阎离开之后,抓住治理的有利时机,征集工匠,消除黄河水患。

C魏咸信主政为民。当秋雨连绵成灾之时,没有坐以待毙,想方设法来疏导积水,采用掘开广济河堤的办法,人民免受损失。

D.魏咸信贪名好财。大中祥符初年,他已经很老,见到皇上,迎合圣旨来求取恩宠和优厚的待遇;也将父亲的住宅据为己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遣阎承翰修河桥,咸信请及流水未下造舟为便

(2)咸信颇知书,善待士,然性吝喜利,仁浦所营邸舍悉擅有之

 

1.B 2.C 3.A 4. (1)当时派阎承翰修黄河桥,魏咸信请求趁流水没有下来时造船较为便利。(关键词:时、请、及,各1分,句意2分) (2)魏咸信很爱读书,善待士人,但本性吝啬好财,魏仁浦所建造的住宅竟被他独自占有。(关键词:颇、喜、擅,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奏至,上大悦。河平,遣还役兵。俄诏留筑堤,咸信以为天寒地涸,无决溢之患,复奏罢之。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供帝王狩猎时居住的宫室”错,“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A项系张冠李戴,“决定将永庆公主嫁与他为妻”的是太宗。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魏咸信字国宝,是卫州汲地人。当初,太祖没有登基时,昭宪太后曾到魏仁浦家,魏咸信正年幼,陪侍在母亲旁边,庄重得像成年人。太后认为他与众不同,想结成姻亲。开宝年间,太宗任京城尹,完成昭宪太后的意愿,在便殿邀请召见咸信,命他与御带党进等比赛射箭,称赞他好。于是被选中娶永庆公主为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过了一年,离开京城任吉州刺史。 太平兴国初年,任命为本州防御使。四年,诏令在俸禄之外赐钱十万。五年,因为派遣亲信官吏在西部边境购买木材,假托皇帝的命令免除所过税款,因而罚一季度的俸禄。雍熙三年冬天,魏咸信任澶州知州。四年,本郡黄河变清,咸信报告上去,下诏褒奖他。淳化四年,黄河在澶渊决口,北城坍塌,第二次任命他为知州。当时派阎承翰修黄河桥,魏咸信请求趁流水没有下来时造船较为便利,阎承翰入朝上奏:“正值冬季难以完成,请求暂时停止这项工程。”魏 咸信趁他离去,就征集工匠完成了这件事。奏章到达,皇上非常高兴。黄河水患消除,让服役之兵回去。不久又下诏留下修筑河堤,魏咸信认为天寒地干,没有决口泛滥的忧患,又上奏请求取消了这件事。 真宗即位,皇帝北征,任命魏咸信为贝冀路行营都统署,诏令督军。到贝州,敌人撤退,被召回皇帝所在的地方。景德初年,随从皇帝前往澶州,石保吉与李继隆任排阵使。契丹请求讲和,皇帝在行宫设宴,当面赏赐继隆、保吉,魏咸信避开座位,自愧没有功劳,皇上笑着抚慰他。二年,改任武成军节度,曹州知州。秋雨连绵成灾,魏咸信掘开广济河堤坝来疏导积水,民田没受到损害。大中祥符初,魏咸信年纪已经很老,见到皇上,迎合圣旨来求取恩宠和优厚的待遇。七年,上表请求任用,皇上拿表给中书向敏中看说:“魏咸信光耀故里,位居节制,还想干什么呢?”这年冬天,因为新建南京,奖励太祖时的旧臣,加授同平章事。不久,兼管天雄军。天禧初年,改任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有感染风疾的病痛,返回。真宗曾对宰相说:“咸信年老有病,几个儿子又不能够顺从,死后还能保守他的家业吗?”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赠中书令。录用他的各个儿孙子侄,提升官职的有七人。 魏咸信很爱读书,善待士人,但本性吝啬好财,魏仁浦所建造的住宅竟被他独自占有。死后,被侄子们诉讼,当时的人为他感到羞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诗文技能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而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因此,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是推动蒙学教材变革的最为直接的因素。

汉代“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大量识字及作赋则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必备技能。汉赋主要艺术手法是铺陈相类事物,《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没有描写,类似于铺陈之法,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诵读这样的教材,在识字、积累知识、培养道德人格的同时,也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

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其主要考试文体是律诗、律赋,顾炎武说“唐之取士以赋”。无论律诗、律赋,都讲求平仄押韵,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应试者掌握切韵。《千字文》尚且可以提供对仗的学习,但《急就篇》已完全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了,由此,《急就篇》开始衰落。而新生的《蒙求》在编排历史故事的时候,采用了切韵,并且四对八句一韵,这样就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因此,《蒙求》受到普遍欢迎,甚至在明清时先后被收入《唐音统签》《全唐诗》等唐诗总集。

宋代科举考试文体增加了论。宋初规定“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南宋建炎二年,又规定“第一场诗赋各一首,习经义者,本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第二场并论一道;第三场并策三道”。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三字经》中的句子不再有描写,文字没有辞采,全文主要采用直白的叙述或议论,而它在议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一段完整的议论,以“性”的变化来论证“教”的重要性,四句之间就是起、承、转、合的基本体制;再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紧承上文,以事实证明“教之道,贵以专”。

明代科举废除了诗赋,仍然讲求对仗的八股文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此后,清代科举又恢复了律诗,并置于首场试艺之后。因此,对仗、格律仍然是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另外,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所以,元代开始兴起了声律类启蒙教材,明清时期,声律类教材则更加兴盛。其他类型的教材也迅速反应,最典型的就是《龙文鞭影》,它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在学习典故、陶冶性情的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对仗声律。

将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是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因此诞生了一批经典教材。在功利教育盛行的状况下,能否满足仕进的需要,则决定着蒙学教材能否被广泛接受。从蒙学教材的兴替来看,如果无法满足仕进需求,即便再为古朴纯正的教育,也不会真正得到推广,就如同《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的结局一样。

1.下列关于古代蒙学教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其结尾也是汉赋结尾常见的歌功颂德之句诵读这样的教材,能快速掌握汉赋写作的一些主要技能,这是它流行的根本原因。

B唐代科举主要考律诗、律赋,因此,以采用切韵四对八句一韵编排历史故事而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蒙求》受到普遍欢迎

C《三字经》里主要是叙述或议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四句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论证体制。

D《龙文鞭影》用对仗编写句子,按平水韵的平声部编排顺序,学生既能学习典故、陶冶性情,又能初步掌握对仗声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的读书人把大量识字及作赋作为入仕的必备技能,缘于“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规定。

B宋代以后平水韵取代切韵成为了诗文用韵标准,学习格律、平水韵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声律类启蒙教材开始兴起并兴盛,其中的《龙文鞭影》反应迅速。

C明清时期儿童必须要掌握的诗文基本技能中有对仗格律,是因为明代科举考试的首要文体是八股文,而清代科举又把律诗置于首场试艺之后

D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做法就是把博物教育、道德人格教育、诗文能力教育巧妙地融为一体,也出现了一批经典教材,如《急就篇》、《蒙求》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是诗文写作,而诗文技术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

B宋代科举考试变化较多,新增加了论,而且宋初的规定后来还有变化,南宋建炎二年,又重新作了规定,论在考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C无论律诗还是律赋,都十分讲求平仄押韵,并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所有应试者都掌握切韵,此时《千字文》可帮助学习对仗。

D《急就篇》最终退出教材序列而成为文字研究材料,它作为古朴纯正的教育,所以无法满足仕进需求,不会真正得到推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2008年的国际杂技节上,德国杂技团表演的“飞鱼”节目震惊全场:一条重达九吨,看似笨拙无比的鲸鱼在训练师的引导下轻松灵活的越过七米的水面高度。

赛后,记者纷纷追问训练师是如何将鲸鱼训练成“飞鱼”的。训练师微笑道:“最初训练时,我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鲸鱼要想浮出水面,就必须从绳子上方通过,而每通过一次,它就能得到一公斤虾的奖励。然后,每次训练,我都会把绳子升高,每次升高仅仅一厘米,因为只有一厘米,鲸鱼才能比较轻松地跃过,获得奖励;而时常受到奖励的鲸鱼,就会很乐意接受下一次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逐渐上升,最终达到了今天大家看到的七米。”

每次一厘米的提升,最终赢来七米的飞跃。天下之事,常起于微。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择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说汉语标准到可与央视王牌主持人媲美,说英语还会教你美式和英式两种发音……11月26日,一位机器人教师现身福建长乐的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睛。这是中国首个机器人教师,它现场演示了多项功能。它身高与小学生相当,可以自由行走。借助身上的感应器和脚下的轮子,憨态可掬的机器人教师可随意走动。它没有太多的“师道尊严”,你叫一声“老师”,它会挪到你跟前,你再叫一声“老师快点”,它前行的速度会快些。

它可以 。机器人教师利用语音和图文与学生互动,在课堂和家中辅导孩子读课文、学英语、做作业等。它可以 。它在考场上安静地巡视,当你准备作弊时,它会出其不意地走到你跟前,因为它身上装有一个特殊设备,能根据考生心跳异常的频率,及时发现谁想作弊并进行制止。它可以 。机器人教师远程连接家长的手机或电脑,协助家长随时监护孩子的身体情况,如学生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它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学生在家进行不健康的活动时,它会通过远程连接提醒家长马上干预;遇到火灾、地震、煤气泄漏等意外时,它会通过远程连接协助家长及时给出逃生路线帮助学生逃生。

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超过10个(含标点符号)(6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美学讲究深刻地体味事物内在意蕴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强调“意”,                   

                 《论语》中孔子几次提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其言也切”。这一方面的确说明“言意”矛盾的事实,承认有些内心体验、奥妙的感悟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另一方面也是孔子为避免尴尬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技巧。

说明我们的先人已经开始正视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态势的矛盾

早在《周易》中就已萌芽

中国古典美学的这一审美观念

《周易·系辞》说“书不言尽,言不尽意。”

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模仿说根本不同

A②①④⑤③      B③④①②⑤      C⑤③②④①      D③④⑤②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