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

(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1)通过梅花、桃花和梨花的依次开落来表达时序变迁。(2分)突出等候之久,为下文抒发怅惘之情作铺垫。(2分) (2)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2分) (3)托物抒情(借事抒情),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4分)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题干包括两个问题,前者要到诗句中找到能体现时序变化的景物,后者是考查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词人首先按时间先后描绘出了三幅不同时期的物候图。其一“去时梅萼初凝粉”,去年冬天,梅花刚刚绽开,花萼上凝着一层薄粉。其二,“不觉小桃风力损”,不知不觉之间,桃花开了但又已被风吹落。其三,“梨花最晚又凋零”,梨花最晚开,但也凋零了。这组画面很明显地表现出时间的变迁。而且三幅面面后词人配上一句充满哀怨之气的话,“何事归期无定准?”什么事儿让行人归期不定呢?这便构成了一幅凄美的候人图。女主人公从梅花初绽等到小桃开了又谢了,再等到梨花凋落,但游子仍然没有归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鉴赏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审出设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上片”给出了设题的范围,“时序变化”给出答题的方向,时序变化主要借助景物的变化来体现,“这样写的作用”,考查上片或首联的作用;然后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借助景物的变化来体会时序的变化,“梅萼初凝粉”到“小桃风力损”再到“梨花凋零”,用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时序的变化,同时句中用“去时”“不觉”“最晚”等词写时间的变化。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这是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栏干倚遍”,说明登高盼归次数之多,而又“重来凭”,表现出相思之深、之切。“泪粉偷将红袖印”是说擦拭眼泪把衣袖弄上了脂粉。“偷”字表现出相思之情怕人知道的害羞之态,将情感写得很含蓄。借人物的举止来体现相思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题步骤如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对这些形象做些积累。从诗句中的“泪”“粉”“红袖”等词可以看出本词中是一位痴情而哀怨的女主人公。(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倚”“遍”“泪”“偷”“印”等词语体现出人物的特点和心情。(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这是考查表达技巧中的抒情手法。首先应了解抒情的方式,然后再针对涉及的诗句对号入座。“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结语由盼心上人不归,转而怨恨蜘蛛、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蜘蛛”,这里指一种小蜘蛛,即俗传报喜的“喜蛛”。喜鹊,俗传能报喜讯,所以有“喜鹊登枝”之说。这两句是说:蜘蛛和喜鹊已多次相见,但心上人始终未归,真是“误人”不浅,像这样地不讲信用怎么能让人相信。不怨人不归,而怨蜘蛛、喜鹊“无凭”,无理而妙。诗句中借“蜘蛛”“喜鹊”来表达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抒情方式,还是兼而有之。比如本题,在题干中已经指明了方向,“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这是考查抒情的手法,抒情手法主要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直抒胸臆、用典抒情等。诗句中涉及到“蜘蛛”“喜鹊”,故属于借物抒情。(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浪淘沙·秋江

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

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注】本诗写干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1)“风花误入长春苑”一句中,“花”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误入”?

(2)诗中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雪景,请列举两例,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1)“风乱万畴青锦褥”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

(2)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1)用斜线给波浪线部分断句。

(2)翻译划线部分。

(3)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性来类比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1)用斜线给波浪线部分断句。

(2)翻译划线部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