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着,却不靠着 有这样一群人,在美国,被戏称为“归巢小鸟”,在中国,名为“啃老族”。有这样一群人,在学校,品学兼优,颇得老师青睐;在家里,衣来张口,饭来伸手……面对现在社会上种种成年子女不能独立自主,还要依靠父母的现象,我想说,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立着,却不靠着。 立着却不靠着,绝不是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是像顶峰上的松柏,借你的高峰来张显自己;也绝不是像飞扬的风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立着却不靠着,是以同样的身份与你站在一起,根交织在地下,叶,缠绕于云里,相望相立,却从不倚靠。 立着却靠着的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对父母的过份倚靠,只会束缚自己发展的脚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被当作社会垃圾而淘汰。站在别人屋顶看星星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星空的浩瀚与辽阔,当别人的屋顶不再让你倚靠,当父母的肩膀老弱到再也承受不住壮年的你的倚靠时,你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流和荒原? 在如今弘扬独立精神的年代,我们应该走出父母的怀抱,走出前人的树荫,走出我人生,秀出我风采,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IT行业的领袖人物李泽楷,拒绝了父亲李嘉诚的种种资助,坚持白手起家,创立自己的事业,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小巴菲特,拒绝了父亲“股神”巴菲特的帮助,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并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立,意味着顶天立地,像大树一样的笔直,像苍鹰一样直冲云霄。靠着的人,就像藤蔓一样永远也领悟不到参天大树的风采。 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羊跪乳,鸦反哺,学会对鬓角渐染微霜的父母付出关心,分担辛苦;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刻意;学写作教自己料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学会……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增添对生活的领悟。帮助你成为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 立着,却不靠着! 【解析】 【佳作评析】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阐述中心论点:“我们应该立着,而不是靠着”接着分析问题,为什么要立着,却不靠着先化用舒婷的《致橡树》,形象解说题目“立着,而不靠着”;然后从反面进行论证,如果立着却靠着,其后果是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甚至可能被社会淘汰接着联系现实,从正面加以分析,只有“立着,而不靠着”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然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怎样才能做到“立着,而不靠着”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经典素材】①小仲马不肯在自己的文稿上署名“大仲马的儿子”,他才终能以一部《茶花女》为自己的人生镌刻最瑰丽的印痕。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不要学会依赖他人,凡事靠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奋斗和自强才是根本,机遇和外物帮助最多是个点缀,还得靠自己! ②奥运会400米跑道上“刀锋战士”先天腓骨残缺,11个月时就被截去了小腿,但是他并没有被先天的不足打倒,而是积极进取,自我激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借助辅助器械参加健全人奥运会的运动员。引发对个性的思考:要学会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也要学习他人所长,但凡事有度,不可盲目跟风。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③彼得•巴菲特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倚仗父亲的声望在华尔街谋取金钱,而是选择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道路——音乐。隐去了自己煊赫的身世,甚至不吝向街头老人请教。“十年磨一剑”,最后成了百老汇伟大的音乐。啊精彩的人生有很多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树木也像人类一样不停地奔波、辗转,它一定活不久,静止才是最适合它的生存方式。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类材料作文题。写作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认真审读材料。这则材料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由此可以立意为: ①“立着”的角度:男儿当自强/自立、非“立”无以成才、个性“立”中求、成功/幸福/快乐需要“立”。② “ 靠着”的角度:不“靠”不“立”、君子善假于物、成功怎能没依靠、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学会“靠着”、善于“靠着”、何妨“靠着”;靠者必败、说说“靠着的一代”。③综合角度:“靠着”并“立着”、亦“靠”亦“立”、立者何必不靠、靠者不可不立。确定了立意后,考生可根据自己熟悉的材料,选择熟悉的文体进行写作。 【名师点睛】写好三句半:开头\主体段的线索句——线索要明晰\结尾加好标题。半:《自立为根,自强为本》一句:自立自强,方能赢得世人的尊重与敬佩。二句:自立自强,方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三句:自立自强,方能把命运攥握在自己手中。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就同一话题续写二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                                          

谅解是                                          

 

查看答案

委婉而得体的语言,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下列语段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一位不知名的画师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A我想,你在卖画上,用去了太多的时间。

B我总是用上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画一幅画。

C亲爱的,你在画的创作上花的时间太少。

D用一年时间画一幅画,你就能心想事成。

 

查看答案

为上联“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年春为首,勤下地种种

B.三农人是本,要给力顶顶

C.万般书最贵,爱开卷读读

D.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查看答案

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客观地说,一个城市容纳人口的数量是有限的。人口的过量聚集,损害的是生活在这城市中的全体成员的利益,降低的是城市生活的整体“幸福指数”,显然这不是城镇化的用意和初衷。城镇化的目的,是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让人们生活在一个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不便的城市中                                         

A.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

B.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

C.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D.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没有全局观念,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

D.两位阔别多年的中国朋友意外在伦敦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