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情境补写下面空缺处内容。 (1)在《观沧海》中,表现曹操挥师北伐,登上碣石山...

根据情境补写下面空缺处内容。

(1)在《观沧海》中,表现曹操挥师北伐,登上碣石山,初见大海的两句豪迈的诗是“___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

(3)在《赤壁赋》中,描绘秋天江水澄净,反映游人悠然自得的两句诗是“                     ”。

(4)陶渊明《饮酒》诗中,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只要思想远离达官显贵,就能超尘脱俗的精神世界的诗句是:                                ”。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海上的昼夜和自然的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6)杜甫《登高》诗中,不仅写出了自然之秋,暗含诗人对人生之秋强烈而深刻地体悟的句子是“                              ”。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碣石”“呕哑”“ 萧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考生容易错写成“潇”“萧萧” 冷落凄清的样子,多来形容声音。而“潇” 形容风雨暴疾的样子,和雨水有关。考生在理解子义的基础上就不会错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郊外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以陷于大难,乃欲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①黾勉(mǐn miǎn):努力。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然其诗而实绮             质:质朴

B自谓不甚渊明             愧:惭愧

C性刚才拙,与物多         忤:违背

D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     悛:悔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

B.独喜为诗,精深华妙

C.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D.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置家罗浮下/不见老人衰惫

B追和古人,则始东坡/然吾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C家贫/乃欲桑榆之末景

D诗质而实绮/自托于渊明,谁肯信之
4.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子瞻是苏轼的字。古人除了名和字外,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字,而称其别号。

B谪居指古代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句中谪居与本文意思相同。

C“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句中“诸人”分别指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他们中有两人是建安七子。

D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5.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6.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B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C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D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7.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②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③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瑞典一位平凡的女诗人安娜有这样的诗句“我当然看见在欧洲的那些人坐在桌边的男男女女。我也生来只为而且长大只为在世上做安娜。”我被她强烈的心声深深地感动了。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耍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让他的政敌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      ,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