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禅与文学浅说 罗登廉 ⑴禅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禅与文学浅说

罗登廉

⑴禅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进入新社会,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对禅的了解却是茫然的,但禅机却悄无声息地融入古往今来的文人的字里行间。不管是古典诗文中所描述的那种禅境,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渗入的那种禅意,都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意识。

⑵西方国家的作家对《圣经》 有不同的论释,创作了以《圣经》为题材或借《圣经》之意境的文学作品。他们认为《圣经》是上帝智慧的结晶,文学与它联姻,会产生高于艺术本身的艺术。虽然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牵制历史,但禅的出现其实是对儒家和道家的颠覆,使好多作家认识到,禅对文学这门艺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⑶基督教虽然与佛教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作为人的信仰,具有同样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信仰就不懂得敬畏,无论信奉哪一种信仰都凸显了一个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⑷传说2500 年前的佛陀曾在菩提树下顿悟,真正悟到了人间的情势,坚定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决心。那么佛陀到底悟到了什么呢?我们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当我们内心充满适意与宁静、善良与诚朴时,我们便悟在其中。这也是一个作家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当然,这里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修养。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看来,参禅是需要天分的,搞文学创作亦是如此。尽管有些人学问渊博,写出的文章却不堪卒读,这是因为他没有那种境界、气派与胸襟。有人出语成章,妙笔生花,这是因为他有禅的境界,有文字的般若。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刻意追求往往适得其反。如果说,我们在写某部作品时,一定要把它写成惊世骇俗的上品,可往往会事与愿违,质量平平。有时候作家随意写出来的作品,也许会流传百世。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并没有想过它会成为经典著作,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 可遇而不可求也。这也是缘分,似乎有一种宿命的味道。相对来说,禅并不是作家想介入就能介入的,它是心灵进入某种超常境界时的自然流露,是借助文学语言完成一种精神皈依的话语方式。

⑸我们再将历史追溯到唐代,那时到处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气象。禅在那里生存发展,枝繁叶茂。在那树阴的底下,生活着那个时代的善男信女。唐诗作为一种特殊生存环境下的产物,融合了当时的国家情结、家园情结及友谊情结,在种种文明的透视之下,用一种清淡、空旷、辽远的禅的话语方式,抒发了人们对生存的感悟。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今人追逐得更多的是名和利,于是人们在患得患失的矛盾之中渴望精神上的飞翔,而文学正是那双赖以飞翔的翅膀。

⑹我想,文学与禅之所以能走到一起,那便是因为“悟性”这两个字——到生活中去悟,到大自然中去悟。

(有删改)
1.文中提到佛陀顿悟一事有什么作用?
2.本文作者认为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
3.作者认为禅有怎样的价值?

 

1.①紧扣文章谈佛陀的顿悟,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②拿佛陀顿悟和作家写好文章类比,说明搞文学要有禅意,也需要天分。③引用经典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6分,每点2分) 2.①要有信仰,要懂得敬畏。②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③要有写作的天分,也要有后天的修养。④要把写作当成精神的需要,不必刻意追求写惊世骇俗的上品。(6分,写到3点即可) 3.①禅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②禅颠覆了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牵制。③禅给作家强大的精神力量,渗入作品的禅意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意识。(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问“文中提到佛陀顿悟一事有什么作用’,这是一道考查文中插入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答出插入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结构上主要是和上下文的关系,内容只要是和主旨的关系,另外还有通用的作用——增强文章的内涵和可读性。文章第四段提到佛陀顿悟一事,紧跟着后面说“我们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当我们内心充满适意与宁静、善良与诚朴时,我们便悟在其中。这也是一个作家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故两者之间形成类比关系。同时在论述类文章中,运用这些经典事例,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而这些证据的首要作用就是为了证明该段的中心,其次是证明文章的观点,同时和其他的论据之间构成对比和类比的关系。拿到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观点,然后明确论据的内容,再看论据所在段落的中心意思,最后看一看该论据前后的其他论据,并辨明这些论据之间的关系。比如本题中涉及的“佛陀顿悟一事”在文章的第四段开头,紧跟其后写作家写好文章一事,而这两者之间构成类比关系。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作者认为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应借助题干的内容来确定答题的区域,题干中说“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品”,只要能找到“写出好作品”这一内容,即可确定答题区域。文中关键的语句有:“没有信仰就不懂得敬畏,无论信奉哪一种信仰都凸显了一个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参禅是需要天分的”“这里有先天因素,亦有后天修养”“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刻意追求往往适得其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围绕题干找到文中的关键语句然后分点作答。筛选之前要先依据题干确定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可以借助题干中“写出好作品”来确定答题的区域,然后再找与之相关的内容。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比如本题,首先应找到题目所指向的内容,然后再依据分值进行概括。概括的时候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认为禅有怎样的价值”, 这是一道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的题目,答题时要找到关键的语句分点作答,既然是文章的主旨所以要重点关照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关键的语句:“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意识”“对儒家和道家的颠覆”“对文学这门艺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应认真审题,审出筛选信息的依据,“禅有怎样的价值”,然后到文中筛选与之相关的内容,比如本题,应找与“禅”有关的内容。第一段说“它作为中国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第二段说“虽然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牵制历史,但禅的出现其实是对儒家和道家的颠覆,使好多作家认识到,禅对文学这门艺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找到这些内容,再依据分值进行分条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远离村人

刘亮程

⑴我每天的事:早晨起来望一眼麦垛。总共五大垛,一溜排开。整个白天可以不管它们。到了下午,天黑之前,再朝四野里望一望,看有无可疑的东西朝这边移动。

⑵这片大野隐藏着许多东西。一个人,五垛麦子,也是其中的隐匿者,谁也不愿让谁发现。即使是树,也都蹲着长,躯干一曲再曲,枝桠匐着地伸展。我从没在荒野上看见一棵像杨树一样高扬着头、招摇而长的植物。有一种东西压着万物的头,也压抑着我。

⑶有几个下午我注意到西边的荒野中有一个黑影在不断地变大。我看不清那是什么东西,它孤独地蹲在那里,让我几个晚上没睡好觉。若有个东西在你身旁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了,你或许一点不会在意。有个东西在你身边突然大起来,变得巨大无比,你便会感到惊慌和恐惧。

⑷早晨天刚亮我便爬起来,看见那个黑影又长大了一些。再看麦垛,似乎一夜间矮了许多。我有点担心,扛着锨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穿过麦地走了一阵,才看清楚,是一棵树。一棵枯死的老树突然长出许多枝条和叶子。我围着树转了一圈。许多叶子是昨晚上才长出来的,我能感觉到它的枝枝叶叶还在长,而且会长得更加蓬蓬勃勃。我想这棵老树的某一条根,一定扎到了土地深处的一个旺水层。

⑸能让一棵树长得粗壮兴旺的地方,也一定会让一个人活得像模像样。往回走时,我暗暗记住了这个地方。那时,我刚刚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我已经放任自己像植物一样去随意生长。我的胳膊太细,腿也不粗,胆子也不大,需要长的东西很多。多少年来我似乎忘记了生长。

⑹随着剩下的活儿一点一点地干完,莫名的空虚感开始笼罩着草棚。活儿干完了,镰刀和铁锨扔到一边。孤单成了一件事情。寂寞和恐惧成了一件大事情。

⑺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而它们——成群的、连片的、成堆的对着我。我的群落在几十里外的太平渠村里。此时此刻,我的村民帮不了我,朋友和亲人帮不了我。

⑻我的寂寞和恐惧是从村里带来的。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

⑼就像一粒虫、一棵草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其他的虫、草不知道。

⑽一棵树枯死了,提前进入了比生更漫长的无花无叶的枯木期。其他的树还活着,枝繁叶茂。阳光照在绿叶上,也照在一棵枯树上。我们看不见一棵枯树在阳光中生长着什么。它埋在地深处的根在向什么地方延伸。死亡以后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⑾一个人死了,我们把它搁过去——埋掉。我们在坟墓旁边往下活。活着活着,就会觉得不对劲。这条路是谁留下的,那件事谁做过了,这句话谁说过,那个女人谁爱过„„

⑿我在村人中生活了几十年,什么事都经过了,再呆下去,也不会有啥新鲜事。剩下的几十年,我想在花草中度过,在虫鸟水土中度过。我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或许村里人会把我喊回去,让我娶个女人生养孩子。让我翻地,种下一年的麦子。他们不会让我闲下来,他们必做的事情,也必然是我的事情。他们不会知道,在我心中,这些事情早就结束了。

⒀如果我还有什么剩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一棵草的事情,一粒虫的事情,一片云的事情。

⒁我在野地上还有十几天时间,也可能更长。我正好远离村人,做点自己的事情。
1.文中两次出现了 “一粒虫”“一棵草”,请分别谈谈这组意象在两处的含义。
2.请赏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
3.请概述本文的情感脉络。
4.有人称刘亮程的散文体现了“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请探究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⑷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郦道元《三峡》)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⑻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⑵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不以厄衰老改其度         穷:困窘。

C.余苦其多,其敏           畏:担忧。

D.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     衰:减退。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但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有否定之意,因而“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情酣畅。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②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4.请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畏服王定国?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的是人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总结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B人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快速增加。

C人与教师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多。

D人与父母、同伴、教师的交往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