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时曹操权书曰              遗:送给

B.今水军八十万众              治:部署

C.有其地                      奄:覆盖

D.愚谓大计不如              迎:迎接
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权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②具告

B.①不响震失色                愁前路无知己

C.①蒙冲斗舰以千数            遂私见樊於期

D.①向察众人                ②臣壮也。
3.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下战书号称率“水军八十万”“奉辞伐罪”,所向披靡,意图是威吓孙权。

B.曹操的战书起了一定作用,引起了东吴内部意见分歧,多数人赞成张昭的观点。

C.“鲁肃独不言”说明了投降派的意见占了上风,鲁肃虽主战,但未能当面发表意见。

D鲁肃认为自己可以投降曹操,但孙权不可,希望孙权与众人再商议,以便“早定大计”。
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2)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1.D 2.A 3.D 4. ①孙权拿曹操的信让群臣看,没有人不受到震动变了脸色。 ②仍然少不了在下级官署做个小官,乘坐牛车,使吏卒跟随着,与士大夫们交往。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D迎:投降。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均为介词“把”; B项,没有人/不要;C项,甚至,竟/于是,就;D项,助词,的/取独。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D“再商议”之说有误。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撑一支长篙,             

(3)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4)失其所与,不知;                   

(5)风萧萧兮易水寒,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饮用菊花茶可以缓解头昏脑胀及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等症状,这是菊花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热的功效的原因。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学校政教处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学校通知说,让班长十一月十五日前去汇报班级情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土家族新娘出嫁前深情款款、长歌当哭的“哭嫁歌”是土家族神秘厚重的民族文化。

B.他信誓旦旦地对张三说,我向你保证,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和我的朋友一定鼎力相助,绝不袖手旁观。

C.最近家里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想到你们的贷款能及时到位,虽说只有几万元,可也是锦上添花

D.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1929年4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也被成为“雨巷诗人”。

B.《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编订而成。

C.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主要作品: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D.夏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电影剧本《春蚕》,话剧《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终已不顾       ③论天下事,致殷勤之意

④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⑤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⑥秦王目眩良久     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⑧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A.①③⑥          B.①④⑧          C.④⑤⑥          D.②⑤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